-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吹鼓吹詩論壇十七號‧聲音舞者
- 作者 /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編
- 出版社 /
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秀威代理)
- 出版日期 /
2013-09
- ISBN /
7102439330178
- 定價 /
NT$
300
- 優惠價 / NT$
270
名家作品
隱地/書的哭聲
李志銘/寫給留聲機的詩
駱以軍/比寂靜多一點
張啟疆/交想
陳黎/東方
陳義芝/寂靜聆聽
徐國能/聲音
劉克襄/小魚缸
零雨/聽她說話
陳育虹/無調性──給C
李進文/傾聽,聽無聲
敻虹/慟歌二○○五
白靈/多巴胺
李癸雲/後少女
本書特色
1.台灣詩學季刊固定每年三月、九月出刊,由一群台灣老中生代最有影響力的詩人、詩評家一起創刊。每期聚集的來稿都是目前最活耀的詩人,成為一個競相發表、互相觀摩的最佳場地(刊物)
2.每期詩刊都有一主題如這期的「聲音詩」,引領詩人發表,多達六十多位詩人共襄盛舉
3.本期有兩個特輯,其一是七年級詩人廖經元的懷念小輯,他是「吹鼓吹詩論壇」〈分行詩版〉的第一位版主,曾獲「第三屆宗教文學獎」新詩三獎,詩作〈水仙的凝望──致拉丹拉蕾連體姊妹〉入選於二魚版的年度詩選《2003臺灣詩選》,2009年2月因故墜台北華江橋而亡。其二是「文字畫‧詩」小輯,這個小輯的構想初始於青年設計家黃宏穎的圖繪作品,他將詩作文字改為圖繪形式,造成色澤豐富層次多重的視覺影像效果,有別於一般文字簡略排列的「圖象詩」。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現代詩的聲勢來了〉──《吹鼓吹詩論壇十七號》「聲音舞者」
袁哲生在他的一篇文章裡說:「聲音可以描寫嗎?聲音如果可以寫出來的話,這世上也就不會有鬧鐘了。」(見〈汪曾祺的鬧鐘〉一文)聲音當然可以被描寫,自古以來,聲音在詩人作家的筆下不斷的靈活靈現,藉由譬喻而形象萬千,不只聽覺,也轉化為視覺,直可謂詩人作家筆下的聲音描寫是「炫(眩)人耳目」了,也變成可供觀視的意象。
詩人嚴忠政說:「從專業錄音室的『聲波圖』來看波峰的振幅變化,抽象的『聲音』,充其量也只是時間軸上面的一位舞者,(而且)就只是掠影,它無以名狀,也難以比附,我們如何將它擺置於一定的空間,由它來承擔敘事呢?」
如何將「聲音舞者」擺置於一定的空間來承擔敘事,這豈不挑戰了詩人的詩藝能力?而塵世眾聲喧嘩,詩人又對何種聲音體驗最深,而願給予描形寫象敘之於事?我們要讀的詩,是聲音的意義、意象、意味,不是只有聲音的狀擬而已。商禽的〈咳嗽〉一詩裡,沒有狀聲詞,但其一聲咳嗽卻包含著歷史掉落、異國書籍圍堵…等等許多複雜要素,這樣的聲音詩意涵飽滿,自然憾動情緒而驚悸人心。
本期「聲音詩」刊稿多達六十多位詩人作家,其中有對書籍的存在感受最深刻的出版家詩人隱地的詩〈書的哭聲〉,寫下二十一世紀書籍沒落的心聲;連續兩屆金鼎獎得主作家李志銘出版《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後,給本刊的詩作〈寫給留聲機的詩〉,意象鮮明的寫出聲音在留聲機上的樣貌:「那一圈又一圈、一層又一層的波紋浮凸/是空氣的浮雕,蓄積著聲音的原始樣貌」;出版了詩集《棄的故事》的詩人也是小說家駱以軍,他的詩作〈比寂靜多一點〉寫滿了眾多上天入地的聲音,卻給人猛然省悟到「一根冰棍躺著融化的聲音」,竟比「全然無聲」更寂靜;獲獎無數的散文家也是小說家張啟疆,詩作〈交想〉,用超古典且極盡曲折的語言寫了「此生最纏綿的響螺」;另外有由二魚文化出版不少詩集的詩人陳黎的詩作〈東方〉,散文家徐國能的詩作〈聲音〉,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的詩作〈聲音二行詩〉,詩人陳義芝的詩作〈寂靜聆聽〉,詩人劉克襄的詩作〈小魚缸〉,詩人林央敏的台語詩作〈深更歸客〉,詩人李進文的詩作〈門戶家聲〉,詩人朵思的詩作〈沙漠列車〉,詩人陳育虹的詩作〈無調性──給C〉,詩人零雨的詩作〈聽她說話〉……等等,還有不少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詩作,齊在聲波圖裡舞出了最動人的詩篇。
除了詩作外,本期也有聲音詩評賞專輯,刊登了如下文章:李進文的〈傾聽,聽無聲〉──陳庭詩〈迴聲〉鐵雕,陳鴻逸的〈音詩Rule〉──兼談林亨泰的〈輪子〉、〈夜曲〉,嚴忠政的〈寫給聲音〉──「聲音詩」的形象閱讀,王厚森的〈交響歲月悲喜的音符〉──陳謙及其〈上昇之歌〉,劉正偉的〈蕓朵詩中雨的聲音意象〉,印卡的〈準時寄達的流浪隊伍〉──讀孫梓評〈Glósóli〉,陳建男的〈低落的聲響〉──巫時〈你聽見汗水低落的聲音了嗎〉,楊寒的〈季節的聲音〉──楊牧〈秋探〉,梁匡哲的〈火星沉靜,月出撤離〉──熒惑聲音短詩閱讀,陳子謙的〈必要的幻聽〉──以鴻鴻〈請聽〉為例,哲明的〈尋找詩的聲音〉─楊牧〈最憂鬱的事〉,神神的〈如果你也聽說〉等,對於詩人書寫聲音有深入淺出的探索,將作品中的奧妙之處揭示出來,幫助了愛詩人進入好詩的殿堂。
本期另有兩個特輯,其一是七年級詩人廖經元的懷念小輯,他是「吹鼓吹詩論壇」〈分行詩版〉的第一位版主,曾獲「第三屆宗教文學獎」新詩三獎,詩作〈水仙的凝望─致拉丹拉蕾連體姊妹〉入選於二魚版的年度詩選《2003臺灣詩選》,2009年2月因故墜台北華江橋而亡。他擅於詩、散文、小說等創作,未結集出書。這次特選刊他的詩作十首,詩話十八則,以及詩友鄭聿、莊仁傑、蘇紹連的懷念詩文。對於廖經元這位最早與六年級詩人們一同在網路的投稿機制裡相互競技終而頭角崢嶸的詩人,本刊除了感到惋惜外,並致予無限的懷念,願這個小輯能喚醒大家注目到他在同年級的詩人中突出的創作面貌。
其二是「文字畫‧詩」小輯,這個小輯的構想初始於青年設計家黃宏穎的圖繪作品,他將詩作文字改為圖繪形式,造成色澤豐富層次多重的視覺影像效果,有別於一般文字簡略排列的「圖象詩」,他認為這些視覺設計可稱為「靜態影像詩」,呈現詩更多的方向。「文字畫‧詩」小輯裡一共刊登了八首詩八幅畫,即:李癸雲〈後少女〉、陳政彥〈那個男人〉、敻虹〈白〉、零雨〈他們叫他瀑布〉、陳育虹〈砌牆〉、蕭蕭〈分際〉、白靈〈多巴胺〉、鯨向海〈那個〉,每一首詩都是力作,每一幅畫都是美圖。這個小輯可謂是詩壇首次的展出。
另外,詩人尹玲、向明、渡也、方群、唐捐、方明、天洛、宋熹、蕓朵、張堃、離畢華、尹凡、蔡淇華、陳牧宏、然靈、林群盛、葉子鳥、肖水、劉哲廷、劉欣蕙、羅思容、陳思嫻、姚時晴、葉緹、葉語婷、藍丘、林姿伶、蘇善、曾元耀、陳建男、王羅蜜多、劉金雄、楊寒、印卡、沈眠、曹尼、哲明、謝明成、岳岳、謝予騰、古塵、果香梔、俞昌雄、熒惑、麥菲、猖狷、靈歌、柯彥瑩、任明信、百良、黃里、冰夕、王磑、櫺曦、希瑪、若斯諾.孟、王建宇、蘇家立、崔寧、峽鷗、喵球、康倩瑜、瀞桐、白惠、李衡昕、余境熹、朔星、黑眼睛、大丘……等等香港、美加、大陸與台灣等地的華文詩人,均拿出優異的詩作或評論參與本期刊出。
總計288頁,精心編排,內容豐富、紮實,作者高達一百位以上,老中青少不分地域派別盛妝登場,讀一本《吹鼓吹詩論壇》詩刊,等於見識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詩壇場域,若您未親睹這盛況甚是可惜,期盼您來探訪深讀。
作者簡介
‧發行人/鄭碧容
‧發 行 者/台灣詩學季刊雜誌社
‧社 長/蕭水順
‧編輯顧問/封德屏
‧社務委員/丁旭輝、尹玲、方群、白靈、向明、李癸雲、李翠瑛、唐捐、渡也、陳政彥、解昆樺、鄭慧如、蕭蕭、蘇紹連(按姓氏筆劃)
‧論壇主編/蘇紹連
‧編輯小組/陳牧宏、黃羊川、莊仁傑、葉子鳥、然靈、柯彥瑩、黃宏穎、王磑
目錄
【卷首語】
陳牧宏/No sound No fury
【卷一‧文字畫:後少女】
李癸雲/後少女
陳政彥/那個男人
敻 虹/白
零 雨/他們叫他瀑布
陳育虹/砌牆
蕭 蕭/分際
白 靈/多巴胺
鯨向海/那個
黃宏穎/「文字畫‧詩」的設計理念
【卷二‧聲音詩:留聲機】
隱 地/書的哭聲
李志銘/寫給留聲機的詩
向 明/聞笛
駱以軍/比寂靜多一點
張啟疆/交想
陳 黎/東方
徐國能/聲音
瓦歷斯‧諾幹/聲音二行詩
陳義芝/寂靜聆聽
劉克襄/小魚缸
林央敏/深更歸客
李進文/門戶家聲
汪啟疆/水手之歌 生活之歌
蘇紹連/八音 幸福不進行
鯨向海/假想病
天 洛/腹語術
尹 凡/聽見
離畢華/斷頭紅樁
蔡淇華/2013仲夏,中正紀念堂廊下聞定軍山
陳牧宏/音樂會禮儀
林群盛/在瓦普飛行中的小房間裡
【卷三‧聲音詩:耳朵都醉了】
朵 思/沙漠列車
陳育虹/無調性──給C
葉子鳥/進行式
零 雨/聽她說話 盆栽
劉欣蕙/清明節
蕓 朵/嚶嚶樹鳴 午夜驚聞隔壁傾盆大雨
羅思容/身體有歌聲,如水
陳思嫻/耳朵都醉了
林姿伶/生活在他方的時間軸
姚時晴/二葉松
葉 緹/末日漂浮
葉語婷/你是那種可以通過耳朵的奈及利亞
藍 丘/記醫院一角
蘇 善/木耳
【卷四‧聲音詩:明蛤低訴】
曾元耀/晚安的聲音
陳建男/錯轂
王羅蜜多/父親的聲音 咻咻
劉金雄/蠶
楊 寒/聲音
印 卡/조류のカタログ
沈 眠/傾聽火焰
游鍫良/明蛤低訴
曹 尼/不解釋之歌
謝明成/聽寫
神 神/寒蟬效應
岳 岳/某日台南驟雨
謝予騰/木板床
古 塵/聲音
果香梔/一束回憶
大 丘/聽
俞昌雄/朗誦 足音
熒 惑/只聞皮革裂開有聲
麥 菲/輕唇音
猖 狷/來電答鈴/worry shoes
靈 歌/被喚醒的
柯彥瑩/蛻變中的所有聲響
黑眼睛/聵
獵 火/我們睡著了 千百個小水滴來到戰場
趙文豪/可愛
【卷五‧論聲音:尋找詩的聲音】
李進文/傾聽,聽無聲─陳庭詩〈迴聲〉鐵雕
陳鴻逸/音詩Rule──兼談林亨泰的〈輪子〉、〈夜曲〉
嚴忠政/寫給聲音─「聲音詩」的形象閱讀
向 明/沒有聲音、一條冒火的喉嚨
王厚森/交響歲月悲喜的音符─陳謙及其〈上昇之歌〉
劉正偉/蕓朵詩中雨的聲音意象
印 卡/準時寄達的流浪隊伍─讀孫梓評〈Glósóli〉
陳建男/低落的聲響─巫時〈你聽見汗水低落的聲音了嗎〉
楊 寒/季節的聲音─楊牧〈秋探〉
梁匡哲/火星沉靜,月出撤離─熒惑聲音短詩閱讀
陳子謙/必要的幻聽─以鴻鴻〈請聽〉 為例
哲 明/尋找詩的聲音─楊牧〈最憂鬱的事〉
神 神/如果你也聽說
【卷六‧詩創作:蘇東坡在苗栗】
敻 虹/慟歌二○○五
方 明/交會
唐 捐/大安
渡 也/蘇東坡在苗栗 薰衣草森林明德店
方 群/遠離北京 霾 遺失了一本護照
宋 熹/詩心 初航
蕓 朵/三個字
尹 玲/料理中的料理 再分子或不再分子 終於
張 堃/涵江水鄉初晤三首
哲 明/失去
陳政彥/初夏
然 靈/觀想
劉金雄/媽媽寫的詩
肖 水/絲綢列車
劉哲廷/消失革命
任明信/還俗 如來
百 良/我們核解吧
【卷七‧詩創作:樂夜神曲】
謝予騰/那是個靜靜垂釣,卻一無所獲的下午
茗 墨/紙蓮花
阿 步/我的兵器 婚宴之上
果香梔/富貴手 棉花
影子鳥/磚頭
黃 里/母親的房間
柯彥瑩/艾琳妠
冰 夕/樂夜神曲 無伴奏之蛹
王 磑/淡水忘了海
櫺 曦/等你 存在
王羅蜜多/五月節慶台上致詞範例(非廣告) 只要一些好咖啡
希 瑪/無鐵不成心─悼柴契爾夫人 玩剩節劇場:巧克力與雪人
若斯諾.孟/上學的事
岳 岳/雨景
熒 惑/樂器店
王建宇/有時 冬日降下的最後一片霜雪
靈 歌/斗笠 分裂
蘇家立/囈語
崔 寧/妳們啊
峽 鷗/初醒
喵 球/散文詩 有價
莊仁傑/真崎航
康倩瑜/我愛你如愛我的腎
清爭桐/夏季百般無賴我正想你
大 丘/產檢
白 惠/遇見神
李衡昕/我想我能理解你為何和他上床
【卷八‧廖經元懷念小輯】
蘇紹連/極端妖冶,極端魅惑
廖經元/五美圖
廖經元/黑
廖經元/游泳池畔的石磚
廖經元/腐朽之木
廖經元/附身
廖經元/抽屜
廖經元/在吹鼓吹詩論壇評詩擷句
鄭 聿/身旁花蝶卻如落葉
莊仁傑/還在華江橋上徘徊
【卷九‧詩的品味、挑戰、傳媒】
余境熹/歷史的峰巒間,哪片雲不染點滄桑?
朔 星/春深幾許,看老樹奇花
本 刊/贊助吹鼓吹詩論壇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