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呈現以多線進行交錯的方式,三條主線情節分別為:其一以難度較高且少見的第二人稱敘述視角帶著讀者深入文章中那個「你」的世界,從序章仿若恐怖夢魘的挖土埋屍到之後不時穿插帶出的極度殺意,個人覺得這條故事線是全書最具特色氛圍且握有懸念關鍵的地方,神祕詭譎、魅影幢幢的渲染下驚悚靈異的陰森感四溢,在酷暑裡也難免令人興起一縷涼意;其次敘事雖以角色的行動描寫為主,但輔以記憶片段、私人信件與報章報導的多元形式表現,刻意隱蔽、曖昧不明的語言裡交織出充滿未知的謎團,無論是文本要角的「你」與欲殺掉的「他」所指涉的對象,模糊的事件樣貌或複雜的對應關係。 其次的主線則分別帶出兩組互不相識家庭同時發生的經歷,十年前曾目睹年輕女子上吊自殺的男子與擔任藥廠業務景仰科學價值的母親,他們的兒女皆染上病因不明、反覆發燒的怪病,醫學無法解決的狀況下不約而同求助找上了靈術師宋劍軒。看似無關的佈局、角色,在錯綜龐雜的情節裡逐步收攏與釐清,從佈線、推展到結合,帶出了常見的推理小說中詭計、架構、氣氛、鋪陳等魅力特色,也藉此引出「靈術師」這個在作品內擔綱偵探解決謎團的靈魂人物。 在靈術師宋劍軒這個角色塑造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靈異和推理兩者元素貌似衝突也可以融合的概念,從這號人物既能高談闊論西方科學觀,也具民俗宗教學、中醫學等專業知識,到安排個篤信理性科學的角色與之辯證思維的橋段,還有小說裡針對不同事件謎底不僅有依據理性邏輯解謎的部分,也有超自然無法解釋的神祕學融入等,可以覺察到作者舟動意圖帶入的作品內涵:台灣傳統文化的在地性與認知各自客觀的差異度,前者濃厚的地方色彩與專屬習俗很是貼近讀者的生活經驗,後者則帶出每個人視角所見不同,所以面對萬物現象可能產生的盲點,靈異鬼怪是否存在是亙古的疑問,不偏執、不說死,則是本書所欲傳達的立場。 然而以靈術師一角雖然看得出作者的企圖心,但也因此間接暴露些許缺失,個人對於其形象性格無太多喜惡,因為類似的反英雄、不討喜的人物缺陷形塑在近幾年的角色類型算是熱門,而幽暗不明的秘密過往則是系列作品常見的預埋伏筆也不算罕見,問題在於小說欲展現帶入的混融文化過多,不管是引經據典呈現下的知識性說明、或夾敘夾議手法中的說理性辯證,篇幅都過於冗長細瑣,導致有點偏離主線影響閱讀節奏,加上偏屬於安樂椅偵探的辦案方式,較有亮點突顯魅力的實際行動部分又僅有快結尾處,全書讀完老實說對於這位要角留下的深刻度稍嫌不足,較多的反而只剩其碎嘴的印象。 而回到書名可能會有不少讀者對「慧能的柴刀」一詞產生好奇,提到著名的得法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應該大部分就能連結起六祖慧能禪師這位一代大師,作者則以其懸掛於靈術師家中大幅的《六祖伐竹圖》禪畫帶出整起案件欲陳述的意念-鬼,是人心對過去的依戀所產生愛恨枷鎖,唯有揮刀斷離、活在當下,才有繼續前進的可能。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未盡的愛戀之歌
2015/10/29
蒼野之鷹
當童話遇上原罪
2017/05/28
李肯特
原來,推理小說也能有純文學的風采
2016/04/22
蕾塔
走出閨房上學校:日治時期臺灣雲嘉地區的女子教育與社會事業圖像
2017/12/20
秀威資訊
進化的科技,依舊測不透的人心
2016/02/14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