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慧能的柴刀--靈術師偵探系列
- 作者 /
舟動
- 出版社 /
要有光(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7
- ISBN /
9789869165587
- 定價 /
NT$
320
- 優惠價 / NT$
288
「只要挪動光線的角度,你眼見的物體面貌——甚至是世界的面貌——便會跟著全然改觀。」
本書特色
1.「台灣京極夏彥」登場!作者本人已為有知名度的推理評論家,學識更是相當豐富,筆下靈術師偵探宋劍軒在全台灣別無分號,並融合民俗「收驚」儀式,以一連串扣人心弦的鄉土奇譚、秘辛,以及現代中、西醫學的知識結合發展出精彩刺激的「靈異推理」故事。民間傳說中的「鬼」,其實是──
2.作品類型是跳脫傳統的「變格推理」,並融合「心理驚悚」、「懸疑恐怖」等現在廣受台灣讀者歡迎的元素,乃其他作家無法複製的獨家品牌。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導讀】亡靈騷動,人心成魔:臺灣推理的繼承與開展
文/何敬堯
作為一名治學嚴謹的推理評論家,舟動的閱讀範圍廣泛,不論是日本、臺灣、歐美的作品皆多有涉獵,學識豐碩,不只常於個人臉書評介、推廣推理文化,更在各種出版品發表推理小說的評論。而長篇推理小說《慧能的柴刀》,便是舟動從一名讀者、評論者的角度,跨足到創作者的身分,所創作出來的第一部作品。
推理的歷史,是從歐美的小說家開始起步,而日本從明治維新之後,接收到了現代化的薰陶,小說家也試圖創造出屬於日本的「偵探小說」,在岡本綺堂、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松本清張的努力之下,日式推理開創出五花八門的種類,例如本格推理、社會派、變格派、幽默派、新本格……等等風格。
根據高幸玉在《日本小說在臺灣的翻譯史》研究,日本翻譯文學始於五○年代,但因為戰後初期,日本文學多被貶抑,所以評論家較不重視日本小說。而在七○年代開始,日本純文學小說如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被引進臺灣,同時,許多娛樂文學也一同進入臺灣書市,開展了臺灣讀者對於日本推理世界的眼光。
在1992年之後,新著作權法施行,讓臺灣許多出版社展開了翻譯權的大戰,出版社也開始有意識的系統化日本推理小說的閱讀脈絡,推出日本各種推理名家的叢書,臺灣讀者也開始大量的接收日本推理文化的薰陶。
因此,台灣的推理創作,受到了日本推理文學極大的影響,相較於淵源更深的歐美推理路線,日式推理反而帶給台灣推理更大的刺激。
由此脈絡來觀察舟動的《慧能的柴刀》,或能發現箇中玄機。
《慧能的柴刀》以雙線敘述的角度,講述著不同的兩個家庭的小女孩與小男孩(瓊玉/俊毅),分別遇上了「離魂」、「著魔」的恐怖事件。
究竟魂飛何方、魔從何來?在小說中,擔任靈術師的宋劍軒颯然登場,以民俗學、醫學、神祕學、甚至是現代科學的角度,勘破人心底層的謬誤與荒誕。
這樣的故事脈絡,想必讀者會聯想到京極夏彥創作的「京極堂」除魅破魔的一貫路線,而更遠的脈絡,甚至也能追溯到橫溝正史在推理小說中塑造的「家族詛咒」的元素,或許有人會將之歸類為「變格派」(著重描寫陰森恐怖)的作品。但這時也有問題產生:經由台灣作者書寫的推理作品,以日本推理的風格來分門別類,是適當的嗎?
日本推理種類繁多,各有各的特色,也是因為「推理」這個文類在日本進行了「在地化」,才能夠創造出有別於歐美推理的嶄新風格。
臺灣的推理創作,確實受到了日本推理文化的巨大影響,但我卻認為,在劃歸臺灣推理作品的類別時,能否有更與眾不同的觀點?譬如,《慧能的柴刀》之所以獨樹一格,也絕非僅僅是承接了日本推理的精神。
在小說中提及的禪宗問答、鬼魂的民俗學,甚至是融合了道教與佛教所創立的「靈術師」這樣的奇異職業,都指涉了臺灣本身文化的豐富性。諸如此類,推理的「在地化」,在陳嘉振的《布袋戲殺人事件》、孫武宏《蛇嬰石》也多有奇觀。
也因此,臺灣讀者也能在《慧能的柴刀》中,感受到更加真實的鬼祟體驗,例如女孩與男孩的病癥,不就是台語所謂的「著青驚」?鄉俗傳言,小孩之所以會「著青驚」,很大的原因是撞鬼,碰上了「不乾淨的東西」,小說中的靈術師則為「著魔者」進行收驚驅邪。讀者也能發現,小說既繼承了日式推理的恐怖感,更開創出屬於臺灣文化與民俗的獨特性格。
而宋劍軒的靈術師故事,也非偶一為之,在《慧能的柴刀》中已能察覺作者有發展多篇系列作的企圖心,在臺灣推理作家協會舉辦的第十四屆推理徵文獎,舟動的小說〈進化的引信〉便隆重入圍最終決審(名次尚未公布)。在這篇故事中,宋劍軒與女助手婕妤在山中意外遭逢一名遇難的女子,此女子是專攻歷史文化研究的博士,未料竟被另名教授欺騙上山,原來教授想自焚於神秘洞窟裡,想拉女子作為陪葬。
故事中,宋劍軒便談論起臺灣排灣族、魯凱族的神靈信仰、自燃現象、部落祭典文化、洞窟的文明意涵,藉由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面向的觀察角度,一步步逼近人心最陰闇的縫隙,直搗黃龍,勘破真相。
同時,閱讀舟動的小說,也能享受一種博學式的「知識體驗」。宋劍軒的偵探性格,是傾向於「半安樂椅神探」的特性,因為宋劍軒觀察萬事萬物,習慣以一種「全息圖」的全景知識,以多角度的形式,構建出事件的多面體,每一面相都是不同的觀點,再從中擷取最貼近真相的詮釋,直指事件核心。之所以說「半安樂椅」,是因為宋劍軒除了能以冷靜的思路推理案件之外,他的能動性也是超乎讀者預料的,當宋劍軒身著白衣黑褲的馬乘袴,猶如古裝劍士,腳踩木屐,頭戴黑色安全帽,跨騎著一輛BMW K1300GT重型機車,颯然現身眼前,讀者想必都驚獃了;藉由舟動的巧思,賦予了現代世界的偵探主角更加神秘莫測的異質面貌,並且更加在地化。
我們能否擁有屬於我們自身文化的「福爾摩斯」?
或許,現今臺灣推理寫作者屬於小眾,甚至許多讀者根本不知道臺灣也有推理小說家的存在。但是藉由舟動這一本小說的出版,我們甚至開始有一種光明的期待:當臺灣的推理讀者越來越多,許多讀者將不再只滿足於處在「接受」的位置,甚至開始獨自「創造」屬於臺灣的推理故事──如此一來,台灣推理文學將有風潮掀起。
作者簡介/何敬堯:小說家,《怪物們的迷宮》作者,創作鎔鑄奇幻、推理、歷史,曾獲文化部藝術新秀文學獎、台大文學獎、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美國佛蒙特藝術中心駐村作家。
簡介
你──相信「鬼」的存在嗎?為什麼民間傳聞有那麼多禁忌,而撞邪、卡陰、遭遇「不乾淨」的東西、抓交替的詭異經歷從不間斷?《慧能的柴刀》故事中在高雄發生一連串毛骨悚然又不可思議的現象:殺人分屍後的搬運過程,為何男屍倏然轉變為女屍,更張眼瞪視兇手?即將擁有新爸爸的小女孩為何突生怪病,喊著喉嚨被「東西」卡住,卻沒半個醫生能診斷出明確的病因?藥廠女業務員的兒子為何每至半夜便發燒不止,更說看到一個「老伯伯」沾滿泥巴的髒汙雙手從屋外穿透玻璃窗掐住他的脖子……而他的房間卻位於大廈十一樓?
「所謂的『鬼』,是人經歷的『過去』所生出的產物啊!」
他──白衣黑褲、頭髮蓬亂、滿面鬍渣、總是臭臉迎人。但對月球形狀、火山細菌、物質粒子、天體軌跡、倫理學……各種炫學信手拈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位全世界絕無僅有、隱隱於市的「靈術師」宋劍軒,據說法力高超、智慧高深、具備專業中醫與藥材知識。而他最擅長的,是施行異於民俗傳統的「收驚」儀式,為陷於恐懼泥沼的常人消災解厄、破除迷障,揭開傳說中的「撞邪」之秘!「語言」,就是靈術師最致命的拳法。而劍軒家中的古畫:六祖禪師慧能與手上執拿的柴刀,又將揭曉意想不到的深遠寓意……!
千呼萬喚始出來!台灣民俗靈魅的鬼才舟動轟然崛世!本作為「靈術師推理系列」第一集,乃深具懸疑、恐怖風格的「變格派」本土推理重大創舉。作者繼承本土民俗傳統與歷史記憶,以真實文獻紀載、相關炫學知識、虛實難辨的迷霧場景,遊走於理性(科學)與非理性(超自然)的邊界線。恍若雜亂無章的重重疑點,在多線故事中逐漸拼湊成一張完整的奇異圖像,解謎過程如窒息般緊張萬分、真相亦在合乎邏輯的推演中暢快淋漓!
作者簡介
舟動
英語文研究者、教學者,超過十五年教學經驗,現任「路‧自學館」英語文學習顧問。平日喜讀各類懸疑、推理小說,特別針對台推與日推,不定時於個人臉書和部落格「舟動之穿林吟嘯行」發表小說評論,其推薦評析、短文等經常出現於各大出版品;自期能藉由推廣推理小說,帶動大眾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小說作品〈透納提烏的焰石〉、〈石竹的塵埃〉各別入圍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十三屆徵文獎初選及複選;〈進化的引信〉入圍第十四屆最終決選(即將出版)。《慧能的柴刀》是他的第一本長篇推理小說。
目錄
【導讀〕亡靈騷動,人心成魔:臺灣推理的繼承與開展
【各界名家好評】
序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終章
尾聲
【作者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