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逐鹿──止微室談詩

畫龍逐鹿──止微室談詩

  • 作者 / 秀實
  • 出版社 / 秀威經典(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7-12
  • ISBN / 9789869499866
  • 定價 / NT$ 200
  • 優惠價 / NT$ 180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從臺灣的方思、鄭愁予、葉莎,到中國大陸的布布、曾滔、陳芳、萊耳,再到新加坡的舒然等詩人作品,將之一一細緻剖析,慢慢道出每一位詩人作品的優雅之處。


本書特色

香港詩歌協會會長秀實又一次與新詩的深度對話。從語言出發,探討新詩的內在意蘊,和形式的藝術特質。引用作品豐富,以文本為評論的基礎,不空談理想,各篇詩話的內容和寫法,則不拘一格。對初學者和詩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啟發和幫助。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序】孤寂貓秀實詩話──《畫龍逐鹿──止微室談詩》序
黃維樑

  最近這幾個月,秀實的書寫又累積多了,其兄欣榮教授更翻譯其詩篇。譯事完成,他編好了中英對照的集子,在高雄拜訪一位88高齡的前輩。前輩題了字,把集子印得淡雅精緻。為集子開了個發布會,群賢畢至。之後皆友枉駕來訪,與我晤談,並送來一本評論集書稿。他的一個個作為,寫作的、編輯的、出版的、發布的、朗誦的、談說的、評論的、交遊的,都是詩。從2016過渡到2017,從丙辛過渡到丁酉,秀實都屬於詩;從1996過渡到1997也都屬於詩。
  數十年來每一年過渡到下一年,以至每一地轉移到另一地,比方說從香港到深圳又到珠海又到澳門,或者到廣州到南京到臺北以至到海南的天涯海角,秀實也都屬於詩。上述的種種活動之外,還有一項:領受詩獎。他與詩為友,與詩友為詩,他活動、活躍於詩。詩學有「純詩」(pure poetry)一詞,我很想引申之,把秀實稱為「純詩人」(pure poet)。金無足金,人無純人;我仿照金的純度,或可稱他為「999純詩人」。
  秀實是個美名。草木之花曰秀,花的色,人的色,秀色可餐, 「蘭有秀兮菊有芳」;春華秋實,有秀且有實,碩果累累。他數十年來已出版了多本詩集、散文集、小說集、評論集,還編輯詩刊和詩選。秀實兄本名梁新榮,「新榮」原來已嘉好,「秀實」這個筆名取得實在優秀。秀實還可以說是詩歌藝術的代名詞。詩歌是形象的思維,強調具體的、形象性語言的運用,所謂用concrete language。秀這個字可用作名詞:《楚辭•山鬼》有「采三秀兮於山間」之句; 可用作動詞:《廣雅》曰「秀,出也」;如今秀字更是英文show的音譯,好像「秀恩愛」、「秀學問」之類;還可用作形容詞,如秀麗、秀雅、秀才。在各種文類中,詩最重視語言的精煉;以少言多,一語多義,或謂plurisignation,正是詩的藝術。秀哉,藝也。
  秀實的詩常常寫孤寂情懷,1月22日發布會那本中英對照的集子,書名正是《與貓一樣的孤寂》。時時處處活躍於詩的秀實,卻常寫孤寂,真是一大反諷。難道孤寂的貓只是他的一個「藝術人格面具」(persona)?這裡且不作答,先看看他在《畫龍逐鹿―止微室談詩》怎樣談詩。
  此書分為「臺灣篇」、「大陸篇」、「新加坡篇」和「雙城詩選序與跋」四個部分。秀實所談的詩人,僅是前三部分,就最少有十七位;根據我帶猜測的數算,這些詩人老中青都有。談及的詩, 以情詩最多;這四部分的題目中有「愛情」二字的就有兩篇:〈淺說萊耳的愛情詩〉、〈讀昕余愛情詩〉。秀實善於擬訂題目,使其字句形象化,如〈不沉的舴艋舟〉、〈流水線上的詩意〉、〈行走並刻意孤獨者〉、〈把時間看成一個句號〉、〈螢火蟲的亮點〉、〈風過松濤與麥浪〉、〈顛倒雙城〉等。各篇詩話的內容和寫法, 則是不拘一格了。秀實喜歡摘句,「臺灣篇」的首篇,他摘方思的句子,就摘得不亦樂乎。摘而後評,有時點到即止,有古代很多詩話的遺風。「臺灣篇」的次篇談鄭愁予的〈雨巷〉,指出此詩主題的複義性,則剖析較為細緻,和他的「止微」室名相應。
  新詩(也可稱為現代詩),不像傳統詩詞的講究平仄、押韻、句式等格律。秀實講詩,又不必像某些大學教師那樣操持一套現代術語,用新批評或後現代之類理論來解析。秀實畢業於臺灣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根底扎實,加上數十年來讀書無數卷,包括古今西洋文學著述,是以下筆為文,有學問,加上有性情,或率意為之, 或謹慎為之,語言靈活,談詩遂談出很多意趣。現在人們常說「現代詩的作者,多於其讀者」,這話誇張得真實。秀實是個好讀者, 言談褒貶之間,多樂道人善。我下面只舉〈淺說萊耳的愛情詩〉一文為例。
  秀實引萊耳的一首詩,說:「極少新詩帶給我如此強烈的震撼」,說「萊耳擁有迷人的慵懶,這種慵懶使得她的詩有著獨特的風格」。舉另一首詩,說「詩人在病中懷念她的舊情,淒美無比」; 其「第三、四節真好到不得了」。就秀實所引的詩句「梅花回望/ 一隻鳥擦過另一隻鳥//然後就碰到山後的流雲,梅花/就碰到一生的墓碑」來看,萊耳這裡確然意象精準而情景淒美。秀實又寫道:「萊耳有一首短詩叫〈寶貝靜物〉,那種筆法叫愛詩的人沒法不陶醉的。」這些語句使人聯想到印象式的簡括批評。
  再引這篇詩話的一個片段如下:「在上下班的地鐵列車廂裡, 拿著她的一束詩稿來細讀,我寫詩評,也總愛挑剔別人的詩作,並常暗自為自己的作品傲慢起來,但翻來覆去,竟尋不出萊耳詩作的敗筆。」讀這段話,我的心得有三:秀實樂道人善,正如上面已說過的;在香港經常十分擁擠的地鐵裡仍然讀詩,秀實真是愛惜詩友的心血結晶;「傲慢」一詞顯示秀實對其作品的自信。
  秀實是應該自信的。1月22日的發布會上,我應邀致辭,稱述秀實的作品。他的〈聽任賢齊〉一詩有以下的片段:
  「我仍是一個漂流的詩人而妳成了一頭/棕灰色的卷耳花貓躺在我的懷裡避風雨/……/整個房間如漂流著的盒子給風吹蕩/把你的相片輕輕的柔柔的,放進碎紙機裡/一切便化成一縷縷的曇花瓣,昔日的繁華無由再續/我把燈熄滅,曇花隨黑夜凋零/整個城市更遙遠了,貶謫了的詩人在孤寂的地下鐵道/聽著MP3裡暗暗流動的歌聲」
  片段中異常淒美的動作,是「把你的相片輕輕的柔柔的,放進碎紙機裡」。這裡的毀滅是輕柔的,跟著是美麗的,因為「碎紙」有了「曇花」的變形記(metamorphosis)。曇花是詩中美麗的「妳」的象徵;俄而「曇花隨黑夜凋零」,這個美麗這段情緣在矛盾跌宕中歸於寂滅。秀實靈巧經營神思,「設情以位體」(《文心雕龍》語),滿有曇花和櫻花一類的情結。他詩作裡面持續出現的意象(所謂recurring imagery)和氣氛,如「漂流的詩人」、「孤寂」和「貓」,就在這片段中亮相。
  不再引彌漫的「孤寂」,引常在的「貓」:上述之外,還有「覆亡如一頭光滑的野貓壓在我的身上」(〈昭陽殿記事〉); 「和著一頭花貓,立了一個夜晚」(〈地方誌〉);如此等等。讀秀實的詩和詩話愈多,我愈有為他添個雅稱的衝動。這個雅稱可說是我取的,也可以說是他自取的,即「孤寂貓秀實」。他的最新集子,如上面所說,就題為《與貓一樣的孤寂》。古代英國有國王號稱「獅心王李察」(Richard the Lion Heart)。我國宋代有詩人梅堯臣號稱「梅河豚」,清代有詩人祈珊洲號稱「祈魚蝦」;還有詩人「賀梅子」、「吳好山」、「王黃葉」以至「山抹微雲秦學士」, 皆因為其詩篇中有「魚蝦」、「黃葉」之類雋句而為時人所傳誦。
  至於「孤寂」,這是人之為人常有的心理狀態。幽怨如李清照感到孤寂,豪放如蘇東坡感到孤寂,南美洲的一個族群甚至有「百年孤寂」。英國的文學批評家瑞查茲(I.A. Richards)認為文學所寫的人生,離不開五種悲情,排第一的就是「人的孤寂」(man’s loneliness)。時時有詩之情、處處有詩之事的秀實,常常有孤寂之感,這是真實的?是「藝術人格面具化」的敘述?88高齡的詩翁余光中,為秀實中英對照詩集題詞曰「孤寂如貓,熱烈如詩歌」,窺探深切啊,把矛盾統一起來了。
  剛才我提到「吳好山」,這是清代袁子才《隨園詩話》所說詩人吳修齡獲贈的嘉名。我想到才子袁子才和他的眾多女弟子,更因此想到秀實和他的女弟子。秀實的女弟子或者說女詩友,其人數多寡我不得而知。他有女弟子或者說女詩友,秀雅大方,卻是我親睹且喜見的。然而,在兩性交往方面,看來溫文多情的秀實,卻有這樣的自述:「其實我是粗魯嗜血、不解柔情的。」(見其評論集《文本透視》的序言)這是孤寂和熱烈之外的另一個矛盾了。我還發現另一個矛盾:時時寫新詩、處處讀新詩的秀實,其2006年出版的詩集《昭陽殿記事》自序卻這樣「反口」:「這幾年我……幾乎已經完全不讀新詩了。」(人寫新詩而不讀新詩,這現象似乎有相當的普遍性,甚可議論,此處且按下不表。)陶淵明愛讀書而不求甚解,我讀秀實的詩(包括其神祕隱約的〈昭陽殿記事〉等詩),讀秀實其人,也應該不求甚解。詩本來就有李義山詩那樣迷離彷彿糾纏複雜解索唯艱的,對秀實其詩其人, 也可作如是觀。我讀秀實的詩,往往有怦然心動之時,有摘其佳句佳篇而藏之之時,畢竟不夠全面;我認識秀實雖然很多年,畢竟不夠深刻。
  常聽人說貓有九條命。九是一個神祕的數字;貓有強韌的生命力,而且總被神祕和魔法似的氣氛所籠罩。九條命的神話性說法就是這樣來的吧。秀實這一隻「詩貓」大概也有九條命。余光中有散文題為〈假如我有九條命〉,說他果真有的話,其中有一條「應該完全用來寫作」,包括寫詩。秀實這隻貓,在我看來,其九條命完全用來為詩效力盡忠。他寫作的、編輯的、出版的、發布的、朗誦的、談說的、評論的、交遊的,都是詩,一共八條命了;餘下一條,可用來做藝術面具和真實人生的矛盾統一。我為這本《畫龍逐鹿―止微室談詩》寫序,深感榮幸,想到秀實的寫詩和談詩,本為一體,所以對他的詩和詩話,也一體而解說之。是謂九命貓也是「孤寂貓秀實詩話」。

(2017年4月24日 世界閱讀日)

簡介

本書收錄十八篇關於新詩的評論文章,分為「臺灣篇」、「大陸篇」、「新加坡篇」和「雙城詩選序與跋」四個部分。內容談及葉莎詩歌的語言與技法,步緣詩歌的述說方式,鄭愁予〈雨巷〉主題的複義性,布布詩的白描與隱喻,舒然詩歌語言的賞讀等。

「詩學有『純詩』(pure poetry)一詞,我很想引申之,把秀實稱為『純詩人』(pure poet)。秀實畢業於臺灣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根底扎實,加上數十年來讀書無數卷,包括古今西洋文學著述,是以下筆為文,有學問,加上有性情,或率意為之,或謹慎為之,語言靈活,談詩遂談出很多意趣。」
──黃維樑

作者簡介

秀實

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詩學顧問,香港詩歌協會會長,《圓桌詩刊》主編。曾獲「香港中文文學獎詩歌獎」、「新北市文學獎新詩獎」、「昌耀詩歌獎入圍獎」等多個獎項。著有詩集《紙屑》(港版)、《昭陽殿記亊》(港版)、《台北翅膀》(臺版)、《像貓一樣孤寂(中英雙語詩集)》(港版),散文集《九個城塔》(港版)、《小鎮一夜蟲喧》(港版),小說集《某個休士頓女子》(港版)、《蝴蝶不做夢》(大陸版),評論集《劉半農詩歌研究》(港版)、《散文詩的蛹與蝶》(港版)、《我捉住飛翔的尾巴》(大陸版)、《為詩一辯──止微室談詩》(臺版)等。並編有《燈火隔河守望──深港詩選》(港版)、《無邊夜色──寧港詩選》(港版)、《大海在其南──潮港詩選》(港版)、《風過松濤與麥浪──台港愛情詩精粹》(臺版)等詩歌選本。於詩生活網站poemlife.com 開設有詩歌專欄「空洞盒子」。

目錄

【序】孤寂貓秀實詩話──《畫龍逐鹿──止微室談詩》序/黃維樑

【臺灣篇】
不沉的舴艋舟──談方思的詩
鄭愁予〈水巷〉兩解
從畫龍到逐鹿──葉莎詩歌的語言與技法
散文詩板塊的語言藝術與台灣五家

【大陸篇】
流水線上的詩意──步緣詩歌的述說方式
行走並刻意孤獨著──布布詩的白描與隱喻
陽光與陽光背後──―讀曾滔詩
把時間看成一個句式──陳芳詩歌的語言、空間與時間
螢火蟲的亮點──讀隨風飄詩歌筆記
檻外大雨,讀黃小芬近作
淺說萊耳的愛情詩

【新加坡篇】
賞詞及詞外──略談舒然詩裡的詞語
柔美的詠嘆調──讀昕余愛情詩

【雙城詩選序與跋】
風過松濤與麥浪──《風過松濤與麥浪――台港愛情詩精粹》後記
以觀滄海──《大海在其南──潮港詩選》序
無邊夜色──《無邊夜色──寧港詩選》序
顛倒雙城──《燈火隔河守望──深港詩選》序
談雙城及多城詩選

【後記】寫作十八日(代後記)/秀實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