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

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

  • 作者 / 唐墨
  • 出版社 / 要有光(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7-04
  • ISBN / 9789869429856
  • 定價 / NT$ 260
  • 優惠價 / NT$ 234
  有19人評分    分享:
  按讚:


一九三四年.日治時代。在文明與黑暗的交界,以人心繁衍的妖魅湧現,引發驚世駭俗的台灣史「四大奇案」……


本書特色

重新建構您所遺忘的本土歷史、重返日據時期邁向文明的光明與黑暗交界之刻,以真實發生過的「台灣奇案」撰寫之正統台灣史推理小說探案系列隆重推出!媲美宮部美幸的時代小說翻案高潮、何敬堯《幻之港》的懷古幽情、約瑟芬.鐵伊《時間的女兒》的顛覆觀點!帶您認識台灣史不為人知的另一道陰暗面!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各界名家推薦】
  唐墨的《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是一本很臺灣的小說。
  這當然不只是因為它出版在臺灣、場景發生在臺灣,更是因為故事當中的種種鋪排都呈現了臺灣的特色。首先最明顯的,是在題材上,這些故事都是依據歷史素材改編而成:林投姐、二林奇案、呂祖廟燒金、周成過臺灣;這些民間耳熟能詳的鄉野傳說,時代雖然不一定都和《當和尚買了髮簪》一樣發生在日治時期,但經過作者巧妙地編織,其中幾篇就正好是對這些奇案的翻案,就連人物名稱都一模一樣,而有些,則是與奇案遙遙呼應,增添了閱讀的趣味。
  其次,故事主要場景都發生在臺灣最具歷史的府城臺南,而非殖民治理與現代化的首都臺北,這層設定,也使得小說可以更專注於描繪臺灣傳統庶民社會的景象。此外,《當和尚買了髮簪》採用的是推理小說常見的「偵探與助手」模式,而更有趣的也在這邊:我們的偵探主角清藏律師,不僅是臺南府城「松本寺」的住持——此「律」師非彼律師,是佛教「律」宗的律而不是法律的律——更是「半個日本人」;而他的好助手,賣雜貨的羅漢腳秀仁,才是臺灣人。先別急著批判這是媚日,因為這只是歷史的事實:日治時期,臺灣受到殖民,臺灣人本就無法太深入參與警察體系,難以加入刑案的偵辦;同時,也是在日治時期,經由殖民,才開始帶來了現代性與理性,而現代性與理性,也正與推理小說這種文類息息相關。正是由於這些時代的事實,曾擁有警界相關經歷的偵探主角,才必須設定為清藏這「半個日本人」。
  然而,助手的地位未必就比較低下,在這些案件中,也時常可以看到助手秀仁大顯身手的場面,缺了他的引導、探查、解說,這些發生在臺灣民間的謎團恐怕就無法解開。此外,案件的謎底,也十分具有臺灣庶民社會的集體特色,展現了一種雜揉現代與前現代的氛圍——不過,為避免暴雷,這裡就少說幾句,讀者不妨自行體會領略。
  在這本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現代推理的元素,可以看到歷史的元素,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看到許多宗教的元素,而宗教也是與傳統臺灣社會有緊密關聯的領域,只是一直以來,無論在臺灣的純文學或大眾文學的作品中,我們都很少能夠看到宗教的出現(或者大多都只是成為一種符號或營造氛圍的工具),而這本推理小說開創的此例,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關照切入點。
  故事需要一再被重述,才能獲得生命;這些過往的民間傳說,也是如此。作者藉由民間傳說提供的舞台,讓這些推理的想像得以上演;同時,也藉由推理小說的故事,營造出了一個切實的老臺灣空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彩蛋」,則是最後一篇〈和尚藏髮簪〉,這是全書最具轉折性的一篇壓軸作品,而當中一位名叫月里的女性(及其身世),則讓人強烈聯想到日治時期台灣文學名作、張文環的〈閹雞〉。這種多元元素的交雜、多重文本的互文,正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樂趣所在。
──盛浩偉(秘密讀者/文學評論家/創作者)

  有如周杰倫翻唱《雨夜花》一般,當代又充滿懷舊的傳統派推理小說。
  在當代百家爭鳴的推理小說潮流之中,很難得可以見到台灣七年級的小說家,以非常本格派的寫作方式,再次讓我懷念起初次閱讀推理小說的情感與熱血。尤其在這個推理小說百百種,各式文風與主題推陳出新的年代中,這樣帶有相當傳統、且題材緊緊貼近台灣日治時期歷史背景的小說,實在不多見。《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一書,不但有推理迷們最熟悉的懸案事件,其中的〈二林金錶案〉更讓我想到《犬神家一族》或《異人館村》的村莊奇案,在現代社會中都市較冷漠且講求法治的年代,確實村民間以情感、錢財為維繫的案件讓人有點不可思議,但因為寫作的年代感以及人物的描述,卻又讓這種荒誕的事件好似真有可能發生。
  我覺得刻畫最成功的,一定是唐墨在各人物講話的語氣跟詞彙上的選用,充分反映了當時日本統治台灣時的台南風景,日語、中文、台語交雜,每個人的出身與背景造就了他們的語言習慣與口音;還有就是當時社會階層的寫實,讓人好像真的走進了當時的府城,尤其我在閱讀這篇原稿時,人正好在台南度假,當時走在巷弄間的風景,好似也因為本書而回到了七、八十年前一般。
  在唐墨的字裡行間中,可以看到與他年紀相當不同的、超齡的文筆與題材,就好像是一台最新的iPhone播放著留聲機唱片的雨夜花一般,在這個新的時代中,有一種全新詮釋的懷舊氣息。我想,這可能就跟他本人一般,在這紛擾的社會中是那麼的心安自得,以跟同齡友人不同的、有點帶有些年紀氣味的興趣,在我們這群朋友間是個有些安定又泰然,似乎平凡,但在又是這麼不平凡的存在。
──馬偉軒(Escapeholics 密室逃脫執行長)

  台灣寫推理小說的人,很少有唐墨這樣對時代描繪如此多細節的作者。
  我每次看到唐墨,他都穿著日本和服,在台北大街上,長年穿著和服活生生走在路上的,應該不會超三個人吧?他是極為聰明,極為友善的一個人。以為只是特異獨行,但他真正的特異獨行是在他的推理小說實踐上,在他的文字裡,我看到了他用日本鎏金、蒔繪那樣的質地在描繪屬於我們自己的社會。
  唐墨喜歡歷史,喜歡佛法,喜歡推理故事,所以他創造了奇特的清藏和尚探案這樣的角色。唐墨的獨行還在於他把推理的背景設立在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以及藉用韓子雲《海上花列傳》描繪滬江妓院的概念,用命案描繪了台北大稻埕青樓,同時也用了韓子雲、曹雪芹運用方言寫對白的方式,以台語語感書寫推理小說的對白,這是戰後台灣推理小說一直較欠缺的嚐試。唐墨的特異獨行,沒有讓他走上絕路,但一定豐富了台灣偵探推理文學的形式。
──譚端(偵探書屋店長)

聽到唐墨《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即將要出版的消息,很是開心。
知道唐墨,是在二○一二年的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獎。那年我和冷言、謎熊、冬陽、胡杰幾位先進一同擔任準決選的評審。複選入圍的作品有十三篇,唐墨這一篇在第一輪投票中即獲得四票推薦,確定入圍,可以說是相當優秀的作品。作者對於小說語言與時代背景的考究,是作品中最為人驚豔的一點。而這個優點,在此次出版的短篇集中,也一覽無遺。唐墨當時說他要用歷史案件、傳說等素材來寫小說,而這本短篇集,就是他努力的成果之一。在虛構的小說中加入許多真實的細節作為素材,使得整本小說裡處處洋溢著虛實交錯的趣味。在閱讀娛樂的固有價值之外,也開啟了探索臺灣歷史的大門。作者雖然未必有寓教於樂的意圖,但我想結果可以說會是殊途同歸吧!
──路那(台灣大學台文所博士候選人/推理研究者)

簡介

《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周成過台灣》、《瘋女十八年》……這些歷經大小銀幕改編,民間老少耳熟能詳的「台灣奇案」,終以「歷史本格推理」的樣貌面世!國藝會補助、國內各大文學獎/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決選入圍‧新生代多棲全才作家唐墨,華文推理史首見的劃時代傑作──傳奇上映!
台灣早年傳說,有所謂的四大或十大奇案。這些聳動奇案,並非虛構的鄉野怪談,而是真實的社會案件,曾經發生在台灣這座島上的故事,經由傳承而有了豐富的變貌。在這座我們的故鄉上,的確發生過人體被肢解分屍、剁成肉醬,填入桶中沉到大海裡的驚悚案件。也真的曾有女子挨家沿戶,半夜敲門,只為了買一顆肉粽。奇案眾說紛紜,在民智未開階段,卻不出鬼神作怪之論。
時間就在1934年……
府城.松本寺的清藏住持,和拉著雜貨車賣什細的秀仁,就在那個妖氛湧起的年代,各自憑靠著職場經驗和人情世故,聯手挖掘出不容半點虛假玄怪的重大犯罪事實,揭開社會陰暗角落中的人心妖魔之謎!

〈洗手巾之歌〉:本來是大喜的府城運河開鑿周年紀念日,河面上意外浮出了一對殉情男女。而他們卻是四天前才剛認識的嫖客與藝旦的關係,是殉情,還是他殺?都得要清藏律師說了才算數。▲改編自日治時期運河奇案▲

〈二林金錶案〉:高千穗丸被美軍擊沉,本來該上船的石阿房卻沒出現在存亡名單上,妻子為了追尋丈夫的下落,來到田園遍布的二林鄉下,路上的村民卻紛紛用異樣眼光看著她。是誰,是誰敲響了門呢?▲改編自日治時期二林奇案▲

〈蕃婆假燒金〉:山地嫁來的頭目女兒怎麼可能會去拜呂洞賓?摜籃假燒金,這句台語俗諺背後,藏著一個下嫁女子的辛酸血淚故事。▲改編自清末呂祖廟燒金▲

〈和尚藏髮簪〉:道會禪師吊死在鐘樓,禪房搜出女人的髮簪,寺譽絕體絕命之際,從府城請動了清藏律師北上來破案。舞台來到東和禪寺與大稻埕,曾一度驚動天地鬼神的兇殺案,原來是件沒有兇手的懸案?▲改編自清末周成過台灣▲

作者簡介

唐墨
本名林恕全,正在世新大學教小說創作。一手寫歷史小說,兩度獲得全球星雲文學獎歷史小說獎;另一隻手正染指推理小說。
同時還在寫專欄「京都千面相」,兼職咖啡講師。一個閒不下來的懶惰蟲。請隨時關注粉專「唐墨」、「京都千面相」。

目錄

【各界名家推薦】
洗手巾之歌
蕃婆假燒金
二林金錶案
和尚藏髮簪
【後記】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夏夏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5/04  此會員所有評鑑

  充滿日治時期氛圍的作品( ◕‿‿◕ )   第一次閱讀參雜閩南語(台語)寫作的作品,即便我只會簡單的台語但至少看懂劇情不成問題,且這樣的描述方式讓時代感更加濃厚,讀起來頗有趣味XD ...更多

漫天雪舞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24  此會員所有評鑑

濃濃的日本江戶時代氛圍,加上閩南語特有的語調,勾勒出一個充滿異國風采的日據時代的府城時空,雖然文中到處出現閩南語語調卻沒有讓這些以市井小民為背景的故事,沾染上市井村夫的粗俗粗曠,反而讓人倍感親切與新奇 ...更多

李肯特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23  此會員所有評鑑

想像著一百年前的臺灣風情,作為臺灣南部的經濟重鎮府城(即今臺南),五條港地區是通商貿易最發達的地方,附近的運河肩負起來臺物資的出入口,應當是熱鬧非凡的。 如果以這個人來人往、臺灣的門戶、人文與經 ...更多

絡紀華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23  此會員所有評鑑

《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是本時代推理短篇小說集,作者以日治時期為背景,藉由專賣雜貨的羅漢腳秀仁之口,敘述松本寺清藏律師的辦案經過。 全書收錄了四個故事,分別改編自日治時期的「運河奇案」、 ...更多

月初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23  此會員所有評鑑

小時候每逢周三晚上九點以後就很喜歡跟著父母看《台灣奇案》,那時傻傻的不懂為什麼特別迷上這台灣早期民間的案件故事,但還是覺得每次看都很想知道前因後果,殺人放火又是為那樁?情殺究竟是為財起意還是因恨起殺機 ...更多

夜越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22  此會員所有評鑑

老實說是被書名釣到的,直覺以為除了推理應該會有姦情(這人在想什麼啊!想什麼都污污的)不然和尚買法簪幹什麼他又沒頭髮不是嗎? 在看之前林投姐,其他的故事認識程度是0,通通沒聽過所以先入為主的機 ...更多

H.Poirot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21  此會員所有評鑑

以日治時代的台南為背景,架構出四則短篇推理故事。主角秀仁是一個雜貨商人,其身分地位大概近似於國軍部隊演習時會出現的小蜜蜂攤販,雖然販售的物品種類有限,但基本上抱著跟小蜜蜂差不多的原則:客人需要什麼就賣 ...更多

Elaine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19  此會員所有評鑑

在運河發現屍體,怎麼辦?找清藏住持。 表妹夫失蹤,怎麼辦?找清藏住持。 在寺廟的供桌上發現斷掉的陽具,怎麼辦?找清藏住持。 ...更多

Neo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16  此會員所有評鑑

我曾經在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前駐足欣賞良久,而與友人談起一件事情:「要是可以回去當古人,你想到哪一個朝代?當哪一個角色?」 對於歷史,我們好像總是知道很多、查詢容易,但是真的要回到過去,一切又是那 ...更多

紫昀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09  此會員所有評鑑

   人心往往是最難預料的存在,什麼樣的成因會導致怎樣的結局呢?在府城有位松本寺的住持--清藏,過去曾是法醫界傳奇,曾舔骨灰讓嫌犯現出原形(當然有一些小技巧),清藏和賣什細的秀仁兄,一起破解了很多案件 ...更多

紫昀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09  此會員所有評鑑

   人心往往是最難預料的存在,什麼樣的成因會導致怎樣的結局呢?在府城有位松本寺的住持--清藏,過去曾是法醫界傳奇,曾舔骨灰讓嫌犯現出原形(當然有一些小技巧),清藏和賣什細的秀仁兄,一起破解了很多案件 ...更多

紫昀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09  此會員所有評鑑

   人心往往是最難預料的存在,什麼樣的成因會導致怎樣的結局呢?在府城有位松本寺的住持--清藏,過去曾是法醫界傳奇,曾舔骨灰讓嫌犯現出原形(當然有一些小技巧),清藏和賣什細的秀仁兄,一起破解了很多案件 ...更多

ㄚ芬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09  此會員所有評鑑

故事背景是日據時期的台灣,所以用詞帶點台語詞彙(例如「番仔火」、「呷茶」、「黑頭車」等等),很有鄉土感又不致妨礙閱讀的程度,我很喜歡。 故事基本架構有《福爾摩斯探案》的影子。「福爾摩斯」是一位曾任法 ...更多

Sherry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05  此會員所有評鑑

和尚沒頭髮為甚麼要買髮簪??看到如此可愛的書名廢話不多說立馬按下參加。 是我最愛的推理小說呢!!兩人一組-松本寺的清藏住持,和拉著雜貨車賣什細的秀仁,如同福爾摩斯與華生般的神幻拍檔!故事裡面的人 ...更多

Sherry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05  此會員所有評鑑

和尚沒頭髮為甚麼要買髮簪??看到如此可愛的書名廢話不多說立馬按下參加。 是我最愛的推理小說呢!!兩人一組-松本寺的清藏住持,和拉著雜貨車賣什細的秀仁,如同福爾摩斯與華生般的神幻拍檔!故事裡面的人 ...更多

momoge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3/31  此會員所有評鑑

最近幾年台灣推理創作人才輩出,開始讓人看到希望,然後現在有了本時代推理,有趣啊! 故事背景擺在日本時代,20世紀初年,日本統治剛安定下來,新的戰爭還沒蔓延那段日子。那時候的台灣正在邁向現代化的路 ...更多

jrue

會員評鑑等級  2017/04/05  此會員所有評鑑

還未進入書籍閱讀前,概略瀏覽內容簡介,看著以林投姐、呂祖廟燒金或周成過台灣等所謂的台灣鄉土奇案為宣傳,令人想起早期電視劇那個以聊齋神鬼、鄉野奇談為題材流行的年代,從「中國民間故事」、「民間劇場-台灣奇 ...更多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