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藏住持時代推理:當和尚買了髮簪》是本時代推理短篇小說集,作者以日治時期為背景,藉由專賣雜貨的羅漢腳秀仁之口,敘述松本寺清藏律師的辦案經過。 全書收錄了四個故事,分別改編自日治時期的「運河奇案」、「二林奇案」以及清末的「呂祖廟燒金」、「周成過臺灣」,在人名和地點上多有所沿用。話雖如此,因為改編的幅度很大,有的甚至成了完全不同的故事,故即使讀者事先知道這些案子的內容,仍可以從中得到閱讀樂趣。 作為一部時代推理小說,作者在故事的營造上是很成功的,字裡行間都能感覺到當時的時代氣息,加以清藏律師的身分,使得整本小說的風格獨樹一幟,紀華個人是蠻喜歡的。在描寫手法上,作者充分展現其剪裁的功力,描寫詳細卻又不拖沓,不僅用字遣詞上具有美感,讀者閱讀時也很容易進入劇情,可說是相當不錯的推理短篇集。 然而,或許是紀華自己個人閱讀的喜好+理解能力問題,書中各篇的解謎部分讓紀華稍感倉促。尤其是最後一篇〈和尚藏髮簪〉,更讓紀華陷入些許的混亂中:周大川欠的贖金費不是兩百圓嗎?為什麼到後面變成八十圓呢?清藏律師在命案發生後,向警方謊稱自己是目擊者,問題是他到達現場時,輕振錫杖,現場觀眾紛紛退開讓路的情形,應該讓現場所有人印象深刻,沒有人(除了後來才到的警察)不知道清藏是後來才到的吧……即便清藏律師敘述案發經過的說詞可以和老管家對得上,但是警察只要隨便問一下群眾就會知道清藏到達的確切時間點,這個說法還有辦法成立嗎……(抱歉紀華想不太通)。 最後,紀華覺得頗值得玩味的,是書名的副標題為什麼會取為「當和尚買了髮簪」?紀華原本以為這是出自最後一篇故事,但「藏」和「買」畢竟不一樣。書中唯一提到「和尚買髮簪」的一次,是全書最初秀仁在自述時說的那些讓他感到好奇的事情。由此來想,或許副標題所指的是當那些發生在府城,讓人覺得些許可疑的事情發生時(換句話說就是有事件發生?),秀仁/清藏將採取的種種行動吧!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非主題的流連忘返──關於蘇紹連與《時間的背景》
2015/07/14
秀威資訊
中樂透=幸福人生,還是?
2015/10/20
紫昀
達達戰爭 │ 兵不厭詐,不管在什麼位置,都有戰爭。
2016/12/09
Han
剛柔並濟令人欲罷不能
2017/08/17
Julin
《桃花源之謎/秀霖》問世間情(錢)是何物,直教人生死
2017/08/27
Elaine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