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沛之處,未必清濁」。 很多時候,眼見未必為憑,卻總是最為人所納,是與非,有些時候,百口莫辯,孰真孰假,蓋棺是否真的論定! 閱讀《奈費勒雕像》,有一種非常個人的舒適感,歷史是學生時候很有興趣的學科,中文是大學主修,讀著時而文言的章句段落,看著地方水利工程的稗官野史,箇中玄妙,還有種讀武俠小說的fu。只是,真相通往死亡之路的節奏,不斷交錯,執意追尋真實,卻發現虛妄的真相,讓人好生遺憾,尤其是其間隱隱都交織著功成名就的誘因,人性的迷失,往往是歷史中最深重的嘆息。 而人性的考驗投射出人格特質,書中最有意思的每個角色都有鮮明的代表性格,但是在乍看之下凸顯的性格背後,其實都還有著轉折的面向,靈巧的穿針引線搭起情節。 而最讓人再三深思的是,真相應該只有一個,但是,歷史往往是間接的傳遞,諸多版本不足奇。而怎樣才能幾近真實的還原,不帶有太多意識在其中,突然讓我想起從小念的本國歷史,遠而近,近而遠。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來一趟 魔幻旅程
2016/01/17
Daisy
台灣懸疑推理小說系列作首部曲-沙瑪基的惡靈
2016/05/25
P醬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首情感主題歌
2015/11/02
西北風大俠
菜鳥魔法師成長史──《東方魔法航路指南》
2018/01/10
秀威資訊
一代漂泊文人
2014/05/22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