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弱國無外交--四○到八○年代台灣外交奮擊

誰說弱國無外交--四○到八○年代台灣外交奮擊

  • 作者 / 仉家彪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09
  • ISBN / 9789865729967
  • 定價 / NT$ 200
  • 優惠價 / NT$ 180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孫運璿英文顧問回憶錄


從一九四九年國軍撤退台灣,到一九七○年起擔任前經濟部長孫運璿英文秘書的卓殊經歷;

從一九七○年代台灣遭臨一波波的外交大地震,到一九八○年代台灣的外交拼搏艱苦歷程。

他,見證了不一樣的台灣外交奮鬥史


本書特色

作者見證台灣近五十年最艱困的外交歲月。寫出的不只是自身的回憶錄,更是台灣軍政外交的歷史紀錄。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血歷史》讀後感/前外交部長及監察院長 錢復

仉家彪兄以他的新書《血歷史》一書相贈。初看書的標題使人有不寒而慄的感覺。讀了全書的內容後的確感受到這本書所敘述的內容有血有淚。
家彪兄的成長過程有不少常人所難以想像的際遇:以十七歲的少年成為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員、來台之初在海軍官校經過肅殺的歲月、在海軍任少尉軍官考取留美,成為我國最早接受兩棲作戰訓練的一員、任海軍中尉教官為三軍將領講授兩棲戰術而備受好評、受長官信賴在兩棲作戰司令部負責撰擬最敏感機密的作戰及演習計劃;使他在不到三十歲經歷了許多難得的寶貴經驗。
這以後他擔任了六年外事連絡官,又在駐美採購團軍資組服務了三年,並且利用公餘時間在馬利蘭大學進修三年,不讀學位,只為充實知識。三年任滿回國,他軍職外調到經濟部為部長孫運璿先生撰擬英文稿件,同時也協助國際貿易局作相同的工作。到交通部觀光局成立,他又為曹嶽維局長禮聘為主任秘書。
民國六十年我在外交部北美司工作,鑒於美國對兩岸政策的逐漸變更,我向長官建議一項「良友計劃」,加強對美國國會的工作,除了邀訪兩院議員和主要助理來華訪問外,為了推動工作在駐美大使館內增設國會組,請當時在華府擔任國防採購組組長的胡旭光將軍擔任大使館公使,籌設國會組。
胡公使推展國會工作十分辛苦,因為沒有前例可循,在館內的職業外交官同仁中,也沒有很多人願意作這項必須全天候負責的工作。我記憶所及只有程建人兄從旁支援,其他的袁健生和馮寄台二位都是胡公使由海軍和留學生中找來。他想到了在國防部聯絡局追隨他的家彪兄,特別和我商量可否借重。我告訴胡公使,我和家彪兄不熟,但是對胡公使完全信任,只要他認為可以,同時本人也同意,我一定在行政方面全力支持。家彪兄有高度愛國情操,胡公使和他商量,他毫不遲疑的答應了。
外交部雖然聘家彪兄擔任專門委員,但是派赴華府大使館只能用一等秘書,這是所謂「高階低用」。家彪兄雖然已擔任簡任職多年,為了愛國,委曲的擔任薦任職;然而他毫不在意,欣然接受。我初次和他見面,就必須告知他這項不甚合理的安排,他說重視的是做事,作官不在他考量之內。他給我的印象是渾身是勁,講話充滿自信,我的直覺告訴我:駐美大使館就是需要這樣的人。
家彪兄赴任後果然沒使我希望,過去大使館在國會交往的是以保守派親我的議員為主;家彪兄則從自由派主張與中共建交者入手。他先和這些議員的助理們交朋友,逐漸讓他們瞭解我國。他一年來幾乎每個月都會帶團回國,在飛機上和助理們介紹我國,以他曾擔任觀光局主秘兩年的經驗,所說的都有充分的數據支持,使助理們很容易接受。到了台北,一週的節目排的滿滿的,幾乎沒有片刻的休息;這時候印證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渾身是勁。每次他要回到任所前來看我時,我總是勸他慢慢來,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家彪兄的表現的確是令人欽佩,但是很奇怪的是,這樣優秀的人,在我國官僚體系內並不太受歡迎。使館內有人說他的報銷有問題,有人說他不按時上下班簽到。這些人實在不瞭解國會工作的特質:有時聽證會早上舉行,同仁必須在九時前到國會山莊,根本不可能先簽到,有時下午聽證會或約會延長到六時或七時,也不可能簽退,因為那些批評的人早下班回家了。家彪兄的個性是做事,他一切不計較,上班時間長乃致自己掏腰包,他都不會有任何抱怨;但是對於被自己人背後插刀是他所不能忍受的。因此在中美斷交前他終於忍受不了而要求退休。我曾嘗試勸他留下,當他將真正的癥結告訴我,我只有同意了。
斷交後為了使美國國會能給予我們安全保障和各種關係的持續,政府又請家彪兄以私人身分去華府作兩次短期的義工,沒有名義,沒有報酬,只有具有高度愛國熱誠的人,才會如此獻身,他兩次都不辱使命。然而在官方記錄中,並沒有他的名字,因此他的回憶錄不僅是必要的,而且這兩段義工的貢獻是真實的。
這三十年來,雖然我們都在台北,但是見面的次數沒有超過十次。每次見到他都是和初次見面一樣充滿活力,無論如何無法相信他已年過八十,對這位為國家作重大貢獻的人,也許蒼天特別眷愛,賜他青春常駐。

簡介

作者在1946參加海軍,並被派赴至英國皇家海軍受訓。自一九七○年代起,先後擔任過駐美大使館一等秘書及參事,退休後亦出任中歐貿易促進會秘書長與顧問等職,見證了台灣近五十年在外交上的興衰。

本書內容記錄作者如何為台灣在外交困境上尋思突圍之路,是作者自身的回憶錄,更是台灣軍政外交的一段歷史紀錄。附錄更收錄許多當時的珍貴書信資料。

作者簡介

仉家彪

1929年在上海出生及求學。

1946年參加海軍派赴英國皇家海軍受訓。

1948年接收重慶號巡洋艦歸國後考取海軍軍官學校赴青島入學。

1949年隨海軍官校撤退至廈門及台灣左營海軍基地。

1952年自海軍官校畢業,在海軍服役17年。嗣後轉經濟部任孫運璿部長的英文秘書。

1971年擔任新創立的觀光局主任秘書。

1974年應外交部之邀擔任駐美大使館一等秘書及參事。

1978年自請退休,爾後出任中(台)歐貿易促進會副秘書長及秘書長。

目錄

獨立蒼茫─代序
《血歷史》讀後感/錢復


第一輯  追思來時路

追憶「重慶艦」的伙伴們
追憶逝水年華
一九四九國軍撤退台灣經歷的回顧
那些年我們一起泡蜜絲
追憶八二三金門砲戰
動盪的一九六○年代
謀國老臣孫運璿院長
英倫憶舊(一)
英倫憶舊(二)


第二輯  回述外交過往

亞細亞的孤兒
回望華府(一)
回望華府(二)
回望華府(三)
一九七八年中(台)美斷交前夕─風雲變色中的台灣
國民外交─白宮之行
往事不堪回首
《台灣關係法》三十五週年
歐洲之旅─誰說弱國無外交(一)
歐洲之旅─誰說弱國無外交(二)
附表一  歐洲主要國家與我斷交日期、在臺設立機構日期及名稱一覽表
附表二 我與歐洲國家雙邊相互設處一覽表


第三輯  中國近現代的變革

文化大革命(一)
文化大革命(二)
讀中國近現代史書藉的一點心得
中國共產黨的改革
跨國公司對中國大陸投資的趨勢
海峽兩岸演講之旅


欲買桂花重載酒─讀後感/劉瑛
附錄  珍貴文件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