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上的狂歡──「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

廢墟上的狂歡──「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

  • 作者 / 黃擎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4-07
  • ISBN / 9789863262480
  • 定價 / NT$ 330
  • 優惠價 / NT$ 297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文革文學」之研究,不僅是對歷史的拷問,
也充滿了鮮活的現實意義。


本書特色

「文革」期間產出的文學作品,反映了怎樣的主流意識型態與文化生產模式?
在近半世紀後,對於這段歷史的產物,又該怎樣接近、怎樣理解?
本書提供了一個適切而及時的切入點。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舉筆為黃擎的這部《廢墟上的狂歡―「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作序,在感謝她的信任的同時,又一次為這些後起之秀的年輕學者的迅速成長感到由衷的欣慰。
  記得二○○一年春,她入學攻讀博士不久,在確定選題時,因為她當時參與由我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寫真》的編寫,任務之一是有關「文革」時期的「樣板戲」的,我就建議她是否可以搞「文革文學」研究,側重點是文學本體。她經過慎重考慮,便接受了我的建議,決定從敘事學角度契入進行研究。黃擎原來碩士讀的是文藝學,主要專攻小說的創作規律和敘述藝術,她的碩士學位論文的題目就叫《論當代小說的反諷藝術》。從文藝學專業轉到現當代文學領域,對她來說,無疑是有難度的。但她憑著一股韌性,在北上京城、往返滬杭,廣泛蒐集資料的基礎上,沉下心來認真細讀「文革」時期的大量文學文本,從中獲得了豐茂的學術資訊和藝術感受。這就不僅使她很快地完成了專業的轉換,而且使之迅速地進入到課題研究的角色之中。
  「文革文學」是中國特定社會、政治、文化和歷史等多重因素畸變合力作用的產物。它對當代的中國來講,雖已不再是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但由於其特殊、複雜和敏感,在「文革」結束至二十世紀八○年代的這期間,人們對此的評價頗為殊異,有關的研究也一直處於比較冷寂的境狀。各種版本的當代文學史中,「文革文學」所占的篇幅和比重十分輕微。有的人包括名人甚至將「文革」及其文學看成「只不過是一場最好儘快忘卻的惡夢」,從純感性的層面和純政治的角度進行反思。這樣的心態和思維不利於「文革文學」的研究。如果任其繼續發展,就會出現如人所指出的「『文革』在中國,『文革』學在外國」的尷尬局面。
  令人欣喜的是,上述情形至九○年代出現了較大改觀。楊健、楊鼎川、王堯等一批中青年學者開始把目光投向於此,並推出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學》、《一九六七:狂亂的文學年代》、《遲到的批判:當代作家與「文革文學」》等專門研究「文革文學」的理論專著;與此同時,這些年的碩博學位論文,以「文革文學」作為選題也日漸增多。這表明理論研究的不斷成熟,反思「文革」不僅成為或正在成為不少知識份子向社會、歷史和文化發問的一個新的起點;並且它已出現由泛政治文化向文學文本轉換,開拓新的研究空間的一個新的發展趨向。
  黃擎的博士論文寫作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顯然,這種「發問」和「轉換」在給她增設難度的同時,也給她的學術創新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她的睿智在於:不強己之所難,好高騖遠地設定過於宏觀的敘述目標,而是從自己固有的研究旨趣和學術積累的實際出發,把研究的目標鎖定在「文革文學」的敘述這一維度上。她立足敘事學理論,綜合結構主義美學研究方法,並借鑑馬克思主義異化理論、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和讀者反應批評理論等,深入文本,從文學敘事之「話語」(discourse)、「功能」(function)、「情境」(condition)和「策略」(strategy)四個方面,對「文革文學」在敘事層面上的各個特徵及其社會文化歷史內涵進行了深層解讀;具體研究和分析了這批數量相當龐雜的作品在生態資源極度貧乏的特殊時代境遇中,順應當時的政治文化和創作原則,是如何敘述的,且何以被這樣敘述出來,也即詹姆遜所談到的文學中的「政治無意識問題」。在文藝學方面,黃擎相對來說是比較知性的,她思維綿密而又充滿靈性,擅長對文本作結構主義的細緻分析。她的這一特點與她的選題無疑是吻合的。因此,整個寫作過程相當順利,主客之間形成了雙向互動的對話關係。論著除個別地方稍嫌瑣細之外,整體上顯得流暢裕如,分析和批判也是清晰有力、恰如其份的,從而有效地擺脫了那種看似宏觀思辨實則虛蹈凌空的尷尬,使文學研究真正成為與文學有關特別是與文本有關的一種研究。
  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當下學界是有偏頗的。特別是有些文化批評往往把文學當作單純的文化符號,而不注意其藝術或審美的本體屬性,這就有意無意地將文學簡單化了。事實上,作為一種審美的意識形態,或用經典的話來說,作為一種「更高地懸浮於空中的思想領域」,文學之中既有文化的內涵,同時更有藝術或審美的意蘊。因此,同樣一個題材,同樣一個主題,它既可寫得味同嚼蠟,也可寫得楚楚動人。「文革文學」也不例外。它們之中的確存在政治是非問題,並適合做政治或文化的批判和把握;但這僅僅是一種批評,它不能取代文學的批評。因為無論怎麼說,它的或拙劣或僵硬的政治理念是通過文學的形式和手段來敘述的。在這裏,它有時可能是非敘述或反敘述,但這畢竟也是一種敘述(嚴格地講,非敘述或反敘述也是一種敘述),是特定時期的一種文學或文字的變體。然而正是這些敘述,它蘊含著極為豐富深刻的經驗教訓,讓我們看到政治憑藉權力的支撐是怎樣對文學進行強制性的窒扼的。當然,也正是這種敘述,它讓我們看到「文革文學」儘管在總體上打上濃重的政治化的烙痕,但它們彼此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層次之差的。說實在的,對「文革文學」的研究,如果不從敘事學角度契入,它的許多問題是很難闡釋的,也闡釋不清;即使是批判,恐怕也只能停留在政治審度的淺顯層面。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認為黃擎上述有關建立在文本分析基礎上的敘事研究值得重視,它至少為我們解讀「文革文學」尋找到了一個頗為理想的契點和審視視角,提供了另一種研究思路和可能性;同時對當下批評研究中出現的以文化或意識形態代替文學的新的浮化、泛化現象,也具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當然,我深知,作為二十世紀七○年代出生的新的一代學人,黃擎在進行敘事研究時,與研究對象「文革文學」之間存在一道無法穿越的屏障。她不能像我們以及比我們更年長的一代人那樣,可以調動自己曾經有過的生活經歷和經驗情感,而只能靠第二手材料即大量通讀當時作品的方式進入到批評的話語體系之中,實行對「文革文學」的評價和把握。這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有損於研究的真切感和鮮活性,使它多少顯得有點「隔」;但另一方面,也由此給她的論文寫作平添了更多的客觀和理性的成分,使其能夠擺脫個人某種狹隘的經驗和體悟,從而實現對批評對象的超越。文學研究作為一種理性活動,固然需要感性經驗的傾力相助;但經驗過的並不等於理性認知,從前者到後者,需要有一個不斷增損剔汰的過程。因此,就像沒有歷史經歷的莫言、蘇童、格非、葉兆言能創作具有超越意義的新歷史小說一樣,沒有「文革」經歷的黃擎也完全可能寫出具有獨到創意的有關「文革文學」的研究論文。這裏關鍵是研究主體對文本和他人經驗有無再度重構的能力,以及能否不斷地開放自己的理論思維,與迅速發展的文學保持審美的同步性。顯然,黃擎也是努力這麼做的。因此,她對「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不僅在整體理論框架而且在具體態度和分析方面都有不少新穎獨到之處。如對「樣板戲」和《金光大道》採取理性的、辯證的學理分析,將它們與當時的「陰謀文藝」、「地下寫作」和大批流行作品放在同一平面上進行審視。這從一個側面向我們顯示了年輕一代學者的開放開闊的思維觀念,它真正體現了一種學術民主和平等的精神。學術薪火是需要代代相傳的,我們每一代學人都是這學術鏈條上的一個環節,彼此都在為學術鏈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當然也留下難以逾越的歷史局限。如此,學術在上下承續的同時也有新的超越和突破。從黃擎身上,我又一次感悟到了這樣的道理。
  「文革文學」研究是一個大題目,它涉及面廣,需要研究的問題也很多。黃擎於此所做的僅僅是個開始。其他如「文革文學」的反人類性、反人文性,「文革文學」與十七年文學及新時期文學之間的上下連接關係等均具有研究價值。黃擎在論著中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問題,只是受限於題旨和篇幅未及展開。黃擎從開始讀博到現在的短短幾年間,學業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不久,她又將赴復旦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深造。以她的沉潛、踏實以及對資料的豐富占有,我相信她今後的「文革文學」研究,一定會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新的突破,不斷結出更豐碩的成果。
二○○四年八月二日於浙江大學中文系

欣聞黃擎此書即將在臺灣再版,謹此祝賀。
吳秀明
二○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於杭州

簡介

轟轟烈烈的「文革」雖漸被歷史塵封,但它的精神流毒卻仍像幽靈一樣以各種變體形式在今天中國的文學領域和現實生活中遊蕩,「文革」的主導性文化現象和精神景觀,也並未因時間的消逝而自動終結。
  本書分為「敍述話語與集體抒寫」、「敍述功能與理想人格」、「敍述情境與社會環境」、「敍述策略與政治需要」四個部分,從敍事學的視角,對「文革文學」中的重要現象以及「文革文學」研究中的重要命題,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探析。冀望通過上述對「文革文學」畸形發展的歷史拷問,為當代文學營造和諧共存、健康發展的生態環境。

作者簡介

黃擎,女,1975年出生於江西南昌,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浙江大學文學博士。曾赴劍橋大學英語系、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訪學。曾應邀赴韓國嶺南南大學校講學。個人專著有:《廢墟上的狂歡——「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2004)、《視野融合與批評話語》(2008)、《文藝批評話語研究:20世紀40-70年代》(2011),並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海內外學術期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

目錄


導論  政治凹凸鏡下的「文革文學」
一、「文革文學」的發展脈流:彰顯文學史的「反規律性」研究價值
二、「文革文學」的研究現狀:告別反思的靜默與研究的蒼白
三、「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時代政治規範極度迫近的敘述風貌
第一章 敘述話語與集體抒寫
第一節 中國製造:顯性與隱性集體創作方式的悄然合流
一、演繹輝煌歷程的集體抒寫
二、標彰主流話語的顯性集體創作
三、個性化稀薄的隱性集體創作
第二節 敘述視點:「我們」對「我」的全面置換
一、宏大敘述與全知視點
二、凸顯意識形態性的敘述立場
三、敘述眼光與敘述聲音的形異實同
第三節 集體語碼:敘述語言與人物語言的時代銘紋
一、迴響國家權力話語的時代強音
二、情感滲透與敘述干預
三、戰爭文化心理的深重烙印
第二章 敘述功能與理想人格
第一節 人物設置:成熟型與成長型理想形象的烘托映襯
一、「扁形人物」與「同向合成」
二、正面人物形象體系的建構
第二節 行進路徑:先行者與同行者理想化軌跡的形質同一
一、毛澤東思想的宣教:先進思想和正確路線的保障
二、歷史記憶的時代闡釋:痛說家史與戰鬥故事的激勵作用
第三節 理想人格:官方意識形態與民間審美憧憬的兩相契合
一、正面人物英雄化和英雄人物理想化的時代趨向
二、政治意圖與民間憬悟合力打造的理想人格
第三章 敘述情境與社會環境
第一節 意象構築:精心營造的革命氛圍
一、高度政治性提純的意象表現
二、映現話語權力等級秩序的意象設置
三、渲染基調昂揚明朗的積極情境
第二節 文本語境:簡約呈現的時代影像
一、與政治身份簡單對等的人物言行思想
二、時代氛圍畢現的文本場景
第三節 非此即彼:機械二元對立的「文革」思維
一、「文革文學」的社會學特徵解析
二、政治視角的恣意侵入
三、戰爭思維的不當延展
第四章 敘述策略與政治需要
第一節 塑造「輝煌」:「三突出」等依托衍化的敘述策略
一、至高無上的「文藝憲法」
二、政治典範與權欲跳板
第二節 建構「經典」:主流意識形態直接美學化的敘述模式
一、文化生產與政治權力聯姻的「樣板」
二、敘述模式與「形式的意識形態性」
第三節 圍剿「毒草」:敘述策略的「偏誤出軌」與時代印痕
一、遊弋於主流文藝規範邊緣的尷尬處境
二、帶著政治鐐銬的時代文藝之舞
結語  畸變與鏡鑑
一、內外交困的文藝生態窘況
二、多重語碼並存的複雜境狀
附錄  「文革文學」大事記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