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身體意識形態——論漢語長篇(1990-)中的力比多實踐及再現
- 作者 /
朱崇科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4-10
- ISBN /
9789863262701
- 定價 /
NT$
420
- 優惠價 / NT$
378
文學作品中對身體與欲望的描寫,
是作家對於社會欲望的觀察、剖析、與展示。
文學中的「身體書寫」,如何透過「力比多」(libido)的實踐與再現,
得到多樣貌的表現?
本書特色
一九九○年代是一個人欲橫流的年代,縱情聲色的生命狂歡與追逐財富、權力、感官享受的三大欲望噴勃而出。
這個時期備受道德批評的文學作品,卻是逼真地描繪了這個時期人們普遍的精神狀態。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文學中的「身體」象徵了什麼?
陳思和 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郁達夫先生有一句名言,說「五四」新文學運動最重要的成功就是「個人的發現」。可惜這一重要發現到了上世紀五○年代以後逐漸被人遺忘,否定甚至唾棄,一直到三十年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又重新被人提起,啟蒙,逐漸地恢復了「五四」時期對人的尊嚴的重視和自覺。從今天的立場反思這三十年的人文主義發展道路,大致也是可以分作兩步,一九八○年代思想解放運動到一九八九年可以算作一個階段,因為思想解放運動本身是上層政治權力鬥爭的產物,所以這一階段達到的人的自覺還是比較寬泛的、政治化的,如強調人應該有獨立的人格,有獨立思考的權力,不迷信,不盲從,同時也確認了人性中有美好的因素,對於個人的愛情生活、家庭生活、性格脾氣、個人志願等私人空間,應當給予尊重等等。這一階段的人的自覺與解放的命題,主要集中在人的公民權利的捍衛與重新認識,但是對於人作為一個個體的獨立生命的存在合理性―人的諸種欲望的發展、純粹感官的追求享受、人性中惡魔性因素的爆發、常態和變態的性取向、放棄一切意義的頹廢,酷兒與怪胎……還沒有進入人們自覺的視野。人們在追求社會公正和最起碼的人道原則和生存原則時,還顧不到人的個體生命成長的精微差別和需求。直到上世紀九○年代初,市場經濟大潮突發性的席捲中國社會,資本、商品、股市、房地產、交易、投機事業等自由經濟因素迅速改變了社會和人的面貌;中國向全球資本敞開了大門,城市經濟迅速發展,原來殖民地或半殖民國家地區積澱下來的腐爛的文化因素又重新發出腐臭味,當時人們對政治改革的熱情普遍低落和倦怠,取而代之,或者說,在所有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綜合環境的刺激下,人們被幾十年的禁錮而固若金湯的道德戒律決堤似地崩潰,縱情聲色的生命狂歡與追逐財富、權力、感官享受的三大欲望噴薄而出,只有到了這樣的時候,「個人」才在獨立的意義上獲得了自覺。
一九九○年代是一個人欲橫流的年代,考察這一時期的文學現象不能不研究人欲與「個人的發現」之間的關係問題。這一時期的文學受盡了批評家的道德責備,但是誰也不能否定正是這些非道德的文學創作,逼真地描繪了這一時期人們普遍的精神狀態,是否喜歡這種精神狀態是另外一回事,正是這種人欲橫流的時代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有時候我們從一九八○年代思想解放的立場來看一九九○年代的社會風氣,難免會有失望,人們似乎在政治熱情、人文精神以及追求公民權利方面反而不如一九八○年代。「這是一種倒退!」這樣的批評貫穿了整個九○年代;但是如果我們從另外一個向度來看:衡量人在社會道德束縛中的自由本能的體現,一九九○年代則顯然超過了一九八○年代,在非政治說教,非思想道德,以及人性在頹廢鬆弛的環境中享受到的個人自由,九○年代是二十世紀中國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比擬的。當然不是說,我們已經實現了真正的人的權利,我的前提是在非政治化、非道德化的環境之下的獲得的這種個人自由,但是應該承認,這是「人的自覺」的基礎。人的自由本能只有在擺脫了社會勞動的異化狀態,擺脫了道德政治的束縛以後,才可能產生真正的當家作主的公民意識,追求正當的公民權利。這是從個人向社會(從內在的需求到外在的追求)來實現人性完善的過程,而不是像一九八○年代那樣從長期禁錮中突然進入一種從上到下獲得恩准的政治熱情和公民權利。因此也很難否認,隨著經濟高度發展和人性欲望越來越強烈,甚至對社會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人們對公民意識和民主權利的理解也會出現新的更加深刻的認識高度。
如果我們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一九九○年代的人欲問題,我們的視野很可能被充斥眼球的大量醜陋的社會現象所遮蔽,而隱藏於民間日常生活的革命性因素,往往是以極為微弱的信息存在於聲色犬馬的欲望激情之中,很難被人感知;唯有敏感的文學創作,由於作家是整體性地逼真地描繪生活的原始狀態,他們在表現醜陋乖張的社會現象和人性因素的同時,細節中必然會真實地隱含了生命本能蓬勃欲求的合理性。作家和社會的關係,與一般人有根本的差異,一般人只是在自己的職業追求中實現自身的欲望,而作家則是全息性地感知社會,力求在社會的整體考察中發現某種傾向性,作家創造的欲望文本不能僅僅理解為作家個人的欲望宣洩,而是他們對社會欲望的觀察、剖析以及整體展示。正因為這樣,一九九○年代文學的欲望敘事就成為一個值得重視的學術動向。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現象:一九九○年代初,在人們的政治情緒普遍低落沮喪的狀況下,文學創作領域卻湧現出一批引人矚目的作品,他們是―王安憶的中篇小說《叔叔的故事》,作家用反思的筆調描寫了一九八○年代「叔叔」們縱情聲色的享樂主義,以及他們與自己血緣裡的醜陋因子發生了不相容的衝突―父與子的衝突;張煒的長篇小說《九月寓言》,作家站在民間大地的立場上,描寫了膠東平原上一群人奔啊跑啊,他們天生有兩條長腿,在奔跑中愛情、生存、寄託自己身體內的巨大熱情……;張承志的長篇宗教故事《心靈史》,作家用神祕主義筆調敘述了一個被稱做「血脖子教」的民間宗教的悲慘歷史,這一群人生活在極端貧困的山區裡,過著殘忍的禁欲的生活;賈平凹的長篇小說《廢都》,作家真實地寫出了當代文人在消沉頹廢中百無聊賴,唯有僅僅抓住自己的身體和性能力,淒苦地證明自己……還有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作家用抒情與哲理的文筆抒發一個殘疾人的沉思冥想。等等。我想指出的是,這些在一九九○年代文學史上不可繞過去的作品,它們的感情內容和文字風格雖然很不一樣,但有一個有趣的特點:他們不約而同地寫到了身體和欲望,這兩個因素都不僅僅屬於情色文學專有,而是一種連接主體欲望訴求和社會情緒表達之間的普遍的象徵物,身體有多種多樣的寓意:享樂的、自然的、禁欲的、放縱的、殘缺的……等等,欲望也是多方面多指向的,由身體象徵轉而力比多―人類生命欲望的巨大衝動,也不僅僅代表了性的發動能力,卻是顯現為人性中惡魔性因素的氾濫。我們把一九九○年代文學中的身體意象置放在這樣一個龐大的社會欲望基礎之上,可以獲得許許多多的時代信息。
文學創作中的身體意象,起源於西方的藝術,最初的創作資源來自古代希臘人對於展示健康肉體的酷愛,奧林匹克運動員就成了裸體雕塑藝術的最早模特。藝術門類直接訴諸於人的感官,最原始也是最貼近人的自然生命狀態,體育競技本身具有模仿性和展示性,它是通過最直接地展示強健肉體,來表達人們對自身健康和孔武有力的讚美。美與力,是身體藝術的最基本的兩大審美要素,由此伸延開去才漸漸有了舞蹈藝術,雕塑藝術和繪畫藝術,它們都是以身體為基本創作素材,進一步從歌頌人體美和人的力量出發,強化了人對自身的信念和力量。這種自信甚至超越了人的邊界―從古希臘諸神的雕像到基督教藝術,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對於「神」的理解基本上是以人自身為參照的,而且越來越世俗化和平凡化。在耶穌受難的十字架上,我們看到的「神之子」已經完全不需要用裝飾性的美和力來誇張神聖非凡的肉體,而是完全與普通人一樣的身體和表情:瘦弱,痛苦,鮮血淋淋,慘不忍睹。這時候的身體藝術,已經逐漸擺脫了純粹的審美意義,開始賦予道德和教育得涵義。
文學描寫的身體意象肯定要遲於雕塑藝術,但要比雕塑中的身體涵義複雜得多。在古希臘的詩歌與悲劇裡已經出現了身體的歌頌和描繪,薩福的著名的情詩,愛情像雷電一樣擊中了詩人,首先是身體的強烈反應:「聽見你笑聲,我心兒就會跳,/跳動得就像恐怖在心裡滋擾;/只要看你一眼,我立刻失掉/言語的能力;/舌頭變得不靈;噬人的感情/像火焰一樣燒遍了我的全身,/我周圍一片漆黑;耳朵裡雷鳴;/頭腦轟轟。/我周身淌著冷汗;一陣陣微顫/透過我的四肢;我的容顏/比冬天草兒還白;眼睛裡只看見/死和發瘋」(根據周煦良的中譯本)。這大約是早期的身體寫作文本了。文學是用語言文字來描寫和表達情緒的,比起藝術直接訴諸於觀賞者的感官有很大的不同,它全息性地訴諸於對象,要求讀者(觀賞者)通過眼睛的「看」,或者耳朵的「聽」,或者發出聲音的「讀」等感官管道,把語言文字描述的內容輸送到大腦進入思考、感受、聯想、分析的過程,然後才能獲得歡悅和精神享受。文學魅力的人體接受過程要比藝術魅力的人體接受過程複雜得多,文字本身不具有審美性(書法藝術除外),只有當文字所含有的內容調動了人的知識儲備庫,才能激發起人的感情力量,所以文學創作需要故事、情節、描寫、經驗等等與社會性相關的因素作為仲介,身體意象在文學創作中也就不能不轉化成具體的與人的經驗有關的內容:單純的美隱含了性、欲望和力比多,單純的力隱含了暴力、懲罰或者酷刑。身體的意義就不像在體育競技和雕塑藝術裡那樣純粹了。埃斯庫羅斯的悲劇《普羅米修士》就是以渲染酷刑的描寫文字取代了身體的直接感受,主人公一直是被高高地掛在舞臺中央,沒有任何動作(我看到的劇照中,主人公是穿著紅色的袍子),也不需要展示身體的美和力量。悲劇是通過圍著主人公的歌隊歌唱或者他人對話來體現,宙斯派鷹啄普羅米修士的胸膛,完全沒有被表演,而是通過赫爾墨斯臺詞來表達的。根據羅念生先生的中文翻譯是:「那時候,宙斯的有翅膀的狗,那兇猛的鷹,會貪婪地把你的肉撕成一長條、一長條的,它是不速之客,整天地吃,會把你的肝啄得血淋淋。」這樣的慘狀也許在雕塑藝術中可以直接表現,卻很難在舞臺上表現,甚至舞臺上出現的也不是普羅米修士的裸體,身體的痛感和慘烈的效果,只能是通過「肉撕成……」、「肝啄得……」、「血淋淋……」這樣的語言文字提供人們想像,鼓勵人們利用自身的經驗想像來感受其強烈痛感。再通過人們對身體楚痛的感受,聯繫到對人的感受以及人性的感受,由此產生人的自覺的力量。
我們從萊辛的美學著作《拉奧孔》裡獲知一則有趣的例子:在古代詩人維吉爾在《埃涅阿斯紀》第二卷中的描繪中,拉奧孔與毒蛇搏鬥時是穿著祭司的道袍和帶著頭巾,詩人毫無障礙地描寫了毒蛇如何緊緊纏住了拉奧孔的身體,用毒液噴到他的頭巾上,可是在著名雕塑拉奧孔中,雕塑家是無法表現穿衣服的受難者,於是拉奧孔就成了裸體者,通過肌肉的誇張和掙扎的動作來體現其痛苦的強烈性。我們對拉奧孔的印象,正是這樣一個裸體的痛苦嚎叫的雕塑形象,雕塑無聲,但是身體的誇張造型構成了一個強烈的張力,讓我們似乎聽到了拉奧孔的嚎叫。這個例子並不能夠說明維吉爾不會描寫裸體,因為詩歌是訴諸於讀者(或者聽者)的想像,不需要用痛苦的肌肉來塞滿人們的腦海―「牠們(毒蛇)的頭和頸在空中昂然高舉。/拉奧孔想用雙手拉開牠們的束縛,/但他的頭巾已浸透毒液和淤血,/這時他向著天發出可怕的哀號,/正像一頭公牛受了傷,要逃開祭壇,/掙脫頸上的利斧,放聲狂叫。……」(根據朱光潛的中譯本)。我們注意到,詩人通篇描寫的是對比、動作、傷口、聲音、比喻,其中最關鍵的是傷口(他的頭巾已浸透毒液和淤血)和比喻(公牛),詩人不直接寫拉奧孔的頭顱受傷,而是用一條頭巾作為象徵,暗示了拉奧孔已經中毒致命。接下來用祭祀上掙扎的公牛來比喻拉奧孔的絕望和痛苦(拉奧孔是祭司,當時正在擺弄祭祀)。祭祀用的公牛當然是赤裸裸的、巨大而雄壯的,面對刀斧的掙扎和狂叫,讓人產生聯想到的垂死掙扎的拉奧孔形象,絕對不會是穿著道袍和戴著頭巾的拉奧孔,因為其身體的雄壯、奮力掙扎以及痛苦狀態,都在這條被屠宰的公牛的意象上體現出來了。由此可見,文學不僅賦予了身體各種經驗和社會意義,而且表現手法也變得多種多樣,有了大量隱喻、暗示、象徵、聯想等修辭的加入,身體意象變得更加含蓄了。
討論了身體的文學意象的淵源,我們再回到一九九○年代以來文學創作的現場中來考察身體意象的解讀,其重點當然不在身體意象是否允許出現在反映當下社會生活的文學創作中,也不在當代文學寫作中的身體意象究竟寫得好不好,而在於對身體意象文本作如何理解和闡述,如何擺脫中國傳統文學中對身體比較狹隘的理解―僅僅視為男性對於女性身體的賞玩;把身體意象從傳統觀念中解放出來,成為這個人欲橫流時代的符號,解讀其中巨大的時代信息。一九九○年代對身體意象的關注已經成為評論界相當普遍的話題,從身體寫作到身體政治學再到身體意識形態,形成了不小的聲勢。在這個意義上,朱崇科博士的這部書稿是值得重視的。這部書稿已經在我的書桌上放了一年以上的時間,我早就答應為它寫序,順便談談我對身體意象的看法。這部書稿的優點是作者緊緊抓住了文本,通過對一九九○年代以來十部較為知名的長篇小說的文本解讀,深入探討了身體意象所含有的各種時代信息。這十部小說,大部分我都是讀過的,還為其中個別作品寫過書評,朱崇科博士的解讀,我還是比較熟悉的。朱博士在文本解讀中用了不少西方流行的理論,顯示了他在當代西方文論領域的廣博涉獵,書稿中分析每一部作品都涉及一個領域,從性(力比多)理論為出發點,分別討論了性別、政治、消費、都市、欲望、後現代、後殖民等問題,有些理論我比較瞭解的,有些理論是我所陌生的,不過我讀起來都覺得很有意思,身體意象雖然是一個比較小的入口處,但是朱崇科博士所論述的方方面面匯總起來,當是一九九○年代以來的一個時代的縮影。
朱崇科博士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王潤華教授,對於中國現當代文學和馬華文學都有精彩的想法和論述。這部新著又提出了對於一九九○年代以來當代文學的新認識,當然也是會引起爭議的,因為他在書中解讀的十部作品,大都引起過爭議。我想這都是很正常的。當代文學的許多認識都是需要經過認真討論,甚至據理力爭,才可能突破傳統的流行見解,獲得新的提高。為此,我就一九九○年代文學特徵和文學創作中的身體意象說一些自己的想法,為崇科博士的這部新著的問世,先說幾句開場白。
簡介
「身體」和「欲望」不是情色文學的專利,而是一種連接主體欲望訴求和社會情緒表達之間的普遍的象徵物。本書共分十章,通過對一九九○年代以來十部較為知名的長篇小說的文本解讀,深入探討了身體意象所含有的各種時代資訊。書中論述的對象包括:賈平凹的《廢都》、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阿來的《塵埃落定》、高行健的《一個人的聖經》、陳染的《私人生活》、九丹的《烏鴉》;衛慧的《上海寶貝》、《我的禪》;木子美的《遺情書》;葛紅兵的《沙床》、余華的《兄弟》等。從「力比多」(libido)理論為出發點,討論了性別、政治、消費、都市、欲望、後現代、後殖民等問題,提供了對這些文本,以至於對這個時代,新的解讀與新的反思。
作者簡介
朱崇科,1975年生。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20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學、華語語系文學、文學理論等。著有:《本土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土迷思》、《張力的狂歡——論魯迅及其來者之故事新編小說中的主體介入》、《考古文學「南洋」——新馬華文文學與本土性》、《身體意識形態——論漢語長篇(1990-)中的力比多實踐及再現》、《魯迅小說中的話語形構:「實人生」的梟鳴》、《華語比較文學:問題意識及批評實踐》、《廣州魯迅》。並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等刊物上發表單篇論文百餘篇。
目錄
新版自序
文學中的「身體」象徵了什麼?
緒論
一、緣起
二、 名詞解釋:身體寫作、下半身寫作、身體政治、力比多實踐、 身體意識形態
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力比多實踐歷史考古以及文獻綜述
四、問題意識與方法論
第一章 欲望的弔詭─賈平凹《廢都》情色書寫的悖論
一、書寫轉型的弔詭:都市性愛的鄉土迷戀
二、補償功能的弔詭:性愛敘事在場的缺席
三、表徵的弔詭:浮躁/失範社會語境的虛泛再現
第二章 規訓的悖謬與成長的激情─論王小波長篇中的性話語
一、性話語譜系:戲謔中的原生態連綴
二、直面規訓:戳穿道德的邏輯謬誤
三、稀釋規訓:反襯意識形態的偏執
第三章 身體漂移中的權力撒播及其後果─論阿來《塵埃落定》中的性話語
一、欲望變異插入後的焦慮身體
二、性交身份政治中的權力撒播
三、性商指數與集體潰敗:以傻子為中心
第四章 主義、用/被用在身體政治中的辯證─以《一個人的聖經》為中心
上篇:沒有主義還是主義的狂歡
一、沒有主義:界定與層次
二、「一個人的聖(性)經」:欲望的展覽
三、眾聲喧嘩:敘事的策略
下篇:身體政治:用與被用
一、一個人的「性」經:狂歡的力比多
二、(性)政治:享用(女)身體
三、被用的身體:敘述壓抑的弔詭
第五章 「家庭暴力」的隱喻及其後果─以《私人生活》中的力比多實踐為中心
一、性別政治常規:男權壓制女人
二、性屬規範譜系:從政治/經濟到欲望/意識
三、暴力因應後果:回歸、對抗與疏離
第六章 民族身體的跨國置換及歸屬的曖昧─論九丹《烏鴉》中的力比多實踐
一、再現力比多實踐:審醜及其悖論
二、交換與偏至:從民族身體到身份認同
三、虛弱的曖昧:物質性的權力邏輯重複
第七章 新東方主義:力比多實踐中的認同政治─從《上海寶貝》到《我的禪》
一、兜售上海:邊緣/另類的過度釋放
二、兜售自我:身體享用中的認同媚俗
三、精神調試:點綴與悖論
第八章 插入的退讓:從情/遺書到遺性/書─論木子美《遺情書》中的性愛關切
一、插入的姿態:形而下的愉悅
二、插入的敘述:淡化式煽情
三、插入的意義:自我日常、另類與大眾的邊界
第九章 身體意識形態:疊合的悖論─論《沙床》中的力比多實踐
一、知識身體的操守譜系
二、沉重的肉身:身體意識形態
三、功用的悖論:釋放、對抗抑或超越及其損傷
第十章 性‧人性‧兄弟性─論《兄弟》中的性話語
一、敘事的悖論:暴力的溫情與溫情的暴力
二、性話語譜系:成長、成熟抑或腐化
三、性話語指向:人性(兄弟性)及其他
結論及餘論
一、敘述發散與曖昧
二、整體性批判
三、餘論
附錄一:想像中國的弔詭:暴力再現與身份認同─以高行健、李碧華、張貴興的小說書寫為中心
一、高行健:故國離散與糾結
二、李碧華:祖國的批判與親近
三、張貴興:原鄉疏離與遊蕩
附錄二:魯迅小說中的身體話語
一、身體的局部哲學:以頭髮為中心
二、身體的話語轉換:生理與精神的回環
三、身體的狂歡:超越的毀滅或尷尬
附錄三:書評一 力比多實踐中的文化政治─《身體意識形態》評介
一、長篇小說中的力比多實踐及其話語分析
二、表述的技藝:理論與智性的威力
三、結論
附錄四:書評二 身體書寫的範式及其意義─評朱崇科《身體意識形態》
一、網羅知名作家知名文本
二、文化學角度與譜系學方法
三、時代語境與自我意識
四、跨學科視野與跨國界文論
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