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藝術設計
搖滾中國
- 作者 /
孫伊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2-06
- ISBN /
9789862219430
- 定價 /
NT$
360
- 優惠價 / NT$
324
張鐵志 馬世芳 聯合推薦
什麼是搖滾的精神意識?
為什麼搖滾有反文化之說?
中國搖滾誕生後,西化和傳統化之間的衝突又是如何?
「中國搖滾樂之父」崔健的《一無所有》開啟了中國搖滾
本書特色
1.討論1979-2010年,也就是「新時期以來中國搖滾音樂人的精神重建跟自我表達」,並以知名代表性的音樂人和其創作量豐富的作品作為研究標的,略分為崔健→魔岩三傑(何勇、張楚、竇唯)→後「魔岩時期」的「麥田守望者」、「新褲子」等樂團
2.本書以分析「文本」(歌詞)為主,分析搖滾人不同時期的自我追求。
3.探討中國搖滾樂的「反抗」精神,不同時期「反抗」、訴求的對象不同
4.「中國早期搖滾音樂人」相關狀況整理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不可不看的理由
1.了解中國搖滾的入門書,是中國搖滾的簡史(1979-2010)
2.中國搖滾樂產生之前,華語世界只有西方搖滾樂。可說是,中國搖滾樂引領了華語搖滾之先,中國搖滾樂代表人物如崔健、唐朝、魔岩三傑,對於台灣音樂人、樂評人造成的影響不言可喻。
3.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作者)、馬世芳(《再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作者)推薦
「這本帶點學術味的《搖滾中國》有系統地分析了中國搖滾的發展、社會意涵,以及後魔岩時期的轉型,為我們好好補了一門重要的課。」-張鐵志
中國搖滾樂是新時期以來重要的文化現象、精神現象與社會現象。從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搖滾樂的發生、發展脈絡構成了新時期精神史、社會文化史不可或缺的一個側面。本書通過對中國搖滾音樂人的具體創作及其與當時社會文化背景的關聯的分析和梳理,來呈現中國搖滾樂精神歷程的變遷,並試圖藉此把握當代青年群體的主體狀態、精神構造方式、文化認同的變化,以及新時期的文化場域在數十年間發生的結構性變化。
作者簡介
孫伊,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並獲文學博士學位。2010年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工作至今。
目錄
目次
推薦序/張鐵志
CHAPTER 1 緒論
1聲音的躍進
2在真空中書寫
3當我們談論搖滾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CHAPTER 2 搖滾來了!
1舶來的母語:西方搖滾樂對中國搖滾樂的影響
2混響的回聲:中國搖滾樂的登場與初期狀態
3當「西風」遇到「西北風」——中國搖滾樂與「尋根」思潮的關係
CHAPTER 3 像牛虻一樣飛——崔健
1踏上新長征路
2破殼而出
3對質時代
CHAPTER 4 孤獨的集體——「魔岩三傑」
1何勇:受傷的麒麟
2張楚:飛往內心之旅
3竇唯:浸漫的邊界
CHAPTER 5 新聲喧嘩——「後魔岩時期」的中國搖滾
1從魔岩到散沙——中國搖滾樂的分流
2青春的烏托邦——「北京新聲」一代的搖滾實踐
3市井之聲——子曰樂隊與二手玫瑰樂隊
4兩種表演者——蒼蠅樂隊與頂樓的馬戲團樂隊
結語
主要參考資料
附錄
附錄一 中國早期搖滾音樂人相關狀況
附錄二 八○年代在中國從事搖滾活動的外國音樂人相關狀況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