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我非我:卻顧所來徑
- 作者 /
林淑貞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8-01
- ISBN /
9789863265023
- 定價 /
NT$
470
- 優惠價 / NT$
423
忙碌,終會成塵,終是陳塵,只有書寫才能留存,
我寫故我在,才是存在的意義。
本書特色
●作者曾獲台灣師範大學人文研究獎、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獎
●作者真切記錄擔任行政職務的聞、見、思,內容雋永,文字樸實,值得品味。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
管理者,手中握有權柄,內部的人皆會服從,自然能隨心所欲;服務者,以客人至上,為求內部的和諧,只能委屈自己。林淑貞博士選擇後者,以服務的態度,出掌系主任,加上本身對行政工作並不熟悉,只憑「人間道場」的信念,接下重擔,尤其是今日少子化衝擊下的招生難題,其艱辛可想而知。卿本佳人,才學俱佳,本應姿態優雅,縱情墨海山林;奈何!置身紅塵,行政俗事,不得彎腰示好,以求系務順暢,難怪乎拜讀其大作,惻隱之心,會油然而生。雖是如此,然當應為系上爭取權益時,卻毫不退縮,縱得罪長官也在所不惜,她為現代女性「外柔內剛」的形象,樹立了標竿。
文學作品,可以是事實,也可以是虛構,更可以取一點因緣而加以鋪敘誇張。林主任採用直抒胸臆的白描手法,將三年來的行政經驗,以及內心感觸,據實描繪,讓人讀來心有戚焉!文章雖顯得繁瑣,但它除了發揮文學的功用外,卻也是一種經驗的傳承,給新手一個很好的參考範例,進而能得心應手,這應是林主任巨細靡遺書寫的原因,其用心良苦,令人敬佩。
魯迅說:「蓋凡有人類,能具二性:一曰受,二曰作。受者譬如曙日出海,瑤草作華,若非白痴,莫不領會感動;既有領會感動,則一二才士,能使再現,以成新品,是謂之作。」可見,我們的創作,來自於對天地萬物的感受,沒有感受也就不會產生創作,有了感受便會藉由一定的形式來表達,如音樂家用的是樂符,美術家用的是色彩,而文學家則用文字。這一些形式,無非是創作者要傳達給讀者的人生感觸,就像一首輕快的歌,能讓我們沉悶的心情變得愉快,就像一幅佛像,能讓我們浮躁的心情變得安定。而林作家的文章,能讓讀者隨之起舞,說到辛酸處,一把鼻涕,一把淚,喜怒哀樂,盡在表情中,尤其是她對學生的舐犢之情,更讓人感動不已,進而能引起潛移默化,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林作家是魯迅所說的一二才士,她不僅是學者,也是作家,這在當今的學術界中,並不多見。
曹丕也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不若文章之無窮。」人生百年,飛逝而過,不管像是王永慶的財富,或是林志玲的美麗,一生榮辱,最後僅剩一堆黃土。生命的短暫,總讓我們有著無限感慨,唯有我們的作品才能千秋萬載的流傳下去,讓後世所景仰,林教授即是從事這麼一個千載流傳的功業。
今有幸,在林博士的大作出版前,即能先睹為快。共鳴、不捨、溫馨,以及喜悅,是本人心靈的閱歷。共鳴來自於相同的境遇;不捨來自於英雄主義的作祟;溫馨來自於學生的互動;喜悅來自於有這樣的朋友。該書確有收藏的價值,故本人樂於為該書作序。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研究所教授兼典藏中心主任
蔡輝振 謹識於雲林聽風軒
二○一七年十月十九日
簡介
曾榮獲台灣師範大學人文研究獎、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獎的作者林淑貞,以直抒胸臆的文字,記錄了在中興大學擔任行政三年之所遇所見,所思所感。
全書共分為五輯:〈浮漚過影〉,藉由各種會議,記述教育體制內外的討論與思維;〈雪泥鴻爪〉,書寫行政事件之感思;〈人間情緣〉,描寫與學生、教師等交接往來的過程;〈心情記事〉,銘記作者在執掌過程中的心情流轉;〈雜筆流文〉,以文章為主,展望學界美好的未來。
通篇可見其豐厚的文學底蘊外,亦給教育界帶來具有意義的經驗傳承記錄,其用心良苦,令人敬佩。
「林博士是魯迅所說的一二才士,不僅是學者,也是作家,這在當今的學術界中,並不多見。」──雲科大學漢學研究所教授兼典藏中心主任 蔡輝振
作者簡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現職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中興中文系主任、中央研究院訪問學人、台灣中文學會常務監事、教育部十二年國民教育國語文領綱副召集人、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研究以文學、美學為進路。著有學術專書:《尚實與務虛:六朝志怪書寫範式與意蘊》、《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詩話的別響與新調:晚清林昌彝詩論抉微》、《詩話論風格》、《台灣文學》(合著)、《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等書。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輯一 浮漚過影】
人間道場
到職
公文系統
人文大樓初驗
尚方寶劍與員額小組
員額小組會議
張羅系務會議
定錨課程之議
第一次系務會議
中文系定錨課程設計
活化課程
實務課程
與校長對話
與校長有約
打造一個有傳統的系所
文學夢
校慶與系友大會
一趕四
學術沼澤地
看的角度
自家人的立場
大學國文閱卷
忙碌的一天
責任、熱誠與承擔
十二年國教大會
牛馬走
【輯二 雪泥鴻爪】
職務甲章
頭銜
治事與治人
助教的電話
身在福中須惜福
立場與對話
頂尖大學
切換模式
深知身在情長在
中國唐代學會的承接
學術團隊與社會服務
珠算檢定
無尤無悔
青海大昆崙之約的忙碌
當我們同在一起
新加坡視訊
今夜燈海
傳承與顛覆
無垢
胡椒鹽
簡單的幸福
【輯三 人間情緣】
看見青春:校園巡禮的創意
交換生相見歡
回首向來蕭瑟處
碩博生迎新會
世代的流轉
走過從前
逝水流年
青春無敵:為瓊儀加油打氣
深情不悔
博士生
有法與無法
研究生的心情
社會邊緣人事件
紅孩兒事件
憂悒的歲月
驚聞
會面
悼:魏徹德
死生情切
人間情緣
魏徹德餘思
擺盪在新生說明會與追思會的交叉口
學霸
素昧平生
問世間情是何物
情與理
村長選舉
流逝的生命
生命的轉彎
生命線的邊緣
龜兔賽跑
長風破浪會有時
花落春猶在:悼念一代儒者江乾益教授
【輯四 心情記事】
我非我
交接
數蘋果的滋味
九轉大還丹
那一個是真實的我
矛盾的擁抱
無事一身輕
陷落
減法人生
庸庸碌碌與勞勞草草
乾眼症
紅樓夢中夢
他鄉故知
應制文章
隱形人的自白
隱身的詩人
我在做什麼呢
忙碌 ,是生命中無可迴避的圖像
歲時匆匆
跳接的生活模式
躲避球
追趕睡神
晨光中的微吟
捨
小敘
【輯五 雜筆流文】
青春不留白
青春,真好:新生手冊序言
新鮮人的展望
學習之旅:研究所新生致詞
生命的學問:給研究生的建議
中文學門之課程規劃與未來發展
食品工廠落成題詞
唐代學者羅聯添
閱讀詩歌:白萩研討會閉幕詞
《水 •思維》序:題王美玥畫展
在流光之河裡回眸
後記 回首闌珊處
跋 閱讀與書寫,是一件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