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舊時王謝堂前燕──任真散文選
- 作者 /
任真
- 出版社 /
釀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12
- ISBN /
9789864451661
- 定價 /
NT$
340
- 優惠價 / NT$
306
「誰能彌縫天地人世間諸多憾恨呢?
不能;不能只有悲苦,悲苦產生詩篇文章,
讓後人悟出自憾恨中找到人生出路。」
──〈舊時王謝堂前燕〉
本書特色
● 國軍新文藝金像獎短篇小說佳作、文復會小說金筆獎得主──任真,最新力作!
● 集結多年筆耕精華,用詞典雅,富含哲理,忠忠實實寫出人性溫馨面!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
讀書識興替,為文話古今
文化靠累積,士農工商,百工雜藝,各朝自家行業頂峯求發展,點點滴滴累積後的成果,記載著步步艱辛,血汗斑斑的經過,那就是文化。
沒有文化的民族,如同不曾雕琢的麻石,只是一塊粗糙的麻石而已。經過藝術家的設計,一錘一鑿,雕琢成人體、獸類、宮殿、廟宇等等,層次分明,栩栩傳神。麻石不再粗糙,藝術提昇了麻石的精神價值,蘊藏著文化傳承,粗糙的麻石精緻而堪寶愛了。
全世界民族的文化發展大都如此。
中華民族在亞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時間五千餘年,地域一千一百二十萬平方公里,一代代重錘打造,精工雕琢,才累積成今日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先人的努力和成就,功不唐捐,後人陸續開創和發楊,讓文化更閃耀更絢麗。
文化不只一端,舉凡衣食住行育樂等等全屬文化範疇。讀書人苦心著述,除了開發自己的腦力外,更記載著當時的種種切切,那些遺留下來的文字記載,就是文化源流的脈息。沒有文字記載,代代先人苦心耕耘的成果便告滅絕,再也無法尋根覓源,探得文化祖源。
看看我國浩瀚的文化典籍,那不只是文字記載,而是作者的心血凝鑄,才讓我們後人思路和精神領域開闢另一扇廣大天空。他們在為名為利嗎?文人一生執著筆桿苦嘆無助,多數人是窮傖一生,甚至窮到老死,他們即使窮得三餐不繼,只要一息尚存,也要留下文字記載,為文化巨流注入水源。
傻不傻?該不該向他們表示一點敬意?該。沒有他們不計寒餒的付出,怎有今日文化的巨流滔滔?
※※※
侯老筆名任真,他不是這個時代的大人物,官不高而位不重,拼了一生,才拼得個三餐聊堪溫飽的局面,他不計寒苦,雖然近九秩高齡,他依然在努力創作。我問他為什麼如此自苦?
他回說:「多少為文化培壅一鏟土。」
他自二○一二年至今先後出版《寒夜挑燈讀》、《紅塵劫》、《春融融》、《一生都在跑龍套》四本書。今年他又推出《舊時王謝堂前燕》散文集出版。我想想,他還真有一股傻勁。
〈舊時王謝堂前燕〉原為唐朝劉禹錫〈烏衣巷〉七絕詩的一句,全詩為:「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自劉裕弒晉恭帝,南方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北方隋文帝受北周禪位而結束北方五胡亂華局面,其子煬帝嗣位驅兵南下,完成南北一統政局,隋歷三帝三九年而亡於唐,到劉禹錫南遊江表,佇立烏衣巷口斜陽下弔古傷舊時已歷百五十餘年時間。
東晉宰相世宦宅第連雲的烏衣巷,王謝兩家族尤為顯赫一時,如今世衰運轉都已沒落。舊日在富貴之家營巢孵雛的燕子,也隨主人家的衰敗,落魄飛入尋常寒薄百姓家棲居度日。
這說明人生一世,事事無常,富貴不永,權位偶然,今日鐘鳴鼎食之家,如不懂得持盈保泰,異日兒孫可能衣食不給。
爭什麼?較什麼?侯老著作的旨趣,也可能在這裡尋到注腳。
※※※
《舊時王謝堂前燕》共分三個篇目。
第一個篇目為親友篇。
在這個篇目裏,侯老寫他大哥就有三篇之多。
他大哥是位不識字的農夫,自春至冬與他二哥忙農事,無怨無尤養活一家人。
侯老感恩他大二哥,在他所有著作內都有他兩位哥哥的影子。由這裡可以看出侯老是位孝友滿懷的古板人物,
今日,台灣社會倫理道德有些墬緒,子弒父、女弒母,兄弟相殘、姊妹相弒,社會人群,凡事不能以理喻,靠著暴力詐騙爭輸贏;血腥場面令人心驚膽慄。為什麼良善人性淪喪如此?家人親情,人群溫暖全泯滅了?原因何在?我想癥結當然不止一端,在上位者,是者為非,非者為是,為了政治利益,不惜潰爛人性道德。一般人有樣學樣,那還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常的倫理秩序在?
我與侯老相處多年,他不會巧言令色討人歡喜,也不會逢迎巴結與人建立互動關係,凡事簡單得本性原就如此情況,行為簡樸,言行一致全部歸結在本性儉樸純良的這條根。但他卻是一個孝友不泯的老古板。他的言行學養是我仰慕學習的榜樣,他雖話不多卻是我忘年之交的一位朋友,我想,不管世道怎麼變?倫常應該無虧。所以他雖無趣,我仍然喜歡這樣一位朋友。
第二個篇目為文史篇。
中華五千年,二十五史只是正史的犖犖大端。史學錯綜複雜,經緯萬端,史學家多數只治一朝一代史,無法旁貫博通二十五史絲縷無遺。
這個篇目不是作者縷述歷史中政經、軍事、文化、交通等諸與治亂民生休戚相關的大事,他只是大略地作個概述,也可說是侯老的讀書心得,雖然簡略,仍然有他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我們平日忙於事業,無暇博覽群籍,仍可自作者的心得報告中搜尋得一些東西。
第三個篇目為雜說篇。
雖是雜說,卻是作者顛沛流離生活中,對富貴名利得失的參悟,以及人情溫暖的追憶。也許是他一生無力爭取,侯老也不汲汲爭取。命數這東西很難解釋,得失窮通好像不是強求可得。因為他懂得自我評估,也懂得放下,把胸襟放大接納大自然、大自在,不計較,不妄求,所以侯老活到近九秩高齡,依然思慮清晰、身心健朗還有腦力從容自在寫一本書問世。
我一生從事商業,自覺並未在做生意中失去德範分寸,禮儀規矩,平常我們一塊賞名句、談古今、道得失,研討書法,欣賞行草篆隸變化之美,歷代書法家造詣之妙,耳濡目染自己也覺得多少有點書香氣。侯老請我寫序,可能就是看中我這一點,我無法推辭,一則為侯老不服老給他一點掌聲,其次,也將本書推薦給讀者。作者的作品,不挑撥社會情感,不抹煞良善人性,不醜化人生世相,不挑起族群對立,他只忠忠實實寫出人性溫馨面。讀者買本書的消費,絕對有相等價值的回報,我保證。
李永章先生為台灣奇士美化妝品公司董事長
簡介
本書分為三大篇目:親友篇、文史篇、雜說篇。第一篇親友篇,記述作者自19歲離家,42年海天遙隔後的還鄉感悟;以及與家庭親人和朋友之間的交往情誼。第二篇文史篇,藉由〈岳陽樓記〉、〈三都賦〉、《戰國策》、《資治通鑑》、駢體文等主題出發,抒發獨特的歷史觀點。第三篇為雜說篇,內容包含對社會現象的觀察、作者的從軍過往,以及對富貴名利得失的參悟和人情溫暖的追憶。
作者簡介
任真
本名侯人俊,另有筆名鈍三、老芋頭、侯俊。籍貫湖南攸縣,一九三○年四月十七日生,一九四九年十月來臺迄今。國防醫學院軍醫正規班畢業,曾任軍醫、連長、參謀、秘書。作品曾獲國軍新文藝金像獎短篇小說佳作、文復會小說金筆獎。任真創作文類包括散文、小說。早期小說大都以農村生活、自然生活及家庭倫理為題材。後來則小說、散文並重,表現個人對政經變革的感觸;其散文用詞典雅,富含哲理,對人生頗具啟迪作用。曾出版《高山寒梅》、《秋收》、《慈藹》、《雲山蒼蒼》、《蕉鄉春融》、《一燈熒熒下》、《蟬蛻》、《鄉情》、《紅塵劫》、《寒夜挑燈讀》、《農家往事》、《春融融》、《一生都在跑龍套》等三十餘本著作。
目錄
推薦序/李永章
自序
親友篇
一、五次還鄉
二、我大哥
三、紅藷糙米飯
四、舊時王謝堂前燕
五、壩柳搖春
六、朋友這一倫
七、亂離親情綿綿長
文史篇
一、話說岳陽樓
二、駢體文
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四、讀史粗識說東道西
五、蕭家帝業兩王朝
六、尺幅之間
七、穿衣吃飯
雜說篇
一、晚熟果子甜
二、小地方人情濃
三、常常照心鏡
四、書卷裏洞天福地
五、當人真好
六、感恩台鐵
七、也是參悟
八、呆話
九、人生一場戲
十、新頁
十一、不要說再見
十二、正午的陽光,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