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我有罪‧我無罪》會是依據某件案子製造出兩難情況,來探討「犯罪」的正反面──例如「我有罪」可能是基於真正的犯罪事實,「我無罪」可能強調於犯罪者的無奈與被迫,像是正當防衛,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不過實際上,《我有罪‧我無罪》內含兩部中篇小說,相較之下「我有罪」、「我無罪」的宣言似乎沒有如題那麼強烈,而故事中,兩篇中篇小說讓我感覺比較有一致性的,是從中我感受到對於既定印象的翻轉,而這部份透過文字,我覺得感受到例如東野圭吾《惡意》的趣味性及衝擊性。 這麼說吧,人往往會隨著第一印象、或者從相處過程而判斷另一個人,讀者亦然,我們透過作者的文字建構去認識書中的角色,但是作者傳遞給讀者的,就是「真實」嗎?又或者說,其實作者給讀者的都是角色的「某一面向」──誠如人或許都只願意把自己的某一面公諸於世。而很有趣的是,當「第一印象」被建構之後,再慢慢的進行推翻,才發現很多其實都是「盲點」。 所以整部作品的抽絲剝繭,更為著重於對特定人士的全盤性推敲,從不同人口中去得到真實,進而推理出真相,以及受害者的「真實樣貌」。 第一部很典型的,就是透過警察去偵查、辦案的過程之中,推敲出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之真相;而第二部則是比較特別一點的寫法,警察除了辦案過程之外,還多了一個「死者的旁白」般穿插其中,其所言之那些「死無對證」、「無法為自己辯解」的真相,與警察所查到的,往往形成很強烈的對比衝擊。但實際上的真相是什麼?兩部作品同樣以「既定的犯罪事實」為先,進而去推敲「犯罪動機」,大概也剛好是我自己比較喜歡的類型,比起犯罪手法的難解,我一向會更關注的是動機本身,因為那些讓人費解的、撲朔迷離的情形,往往都與背後「動機」有很強烈的關係。相較之下,第一部很強調的就是「為什麼」、第二部除了從破裂的拼圖碎片中找尋真相之外,卻也同時要知道「是誰做的」。這部分就跟敘事手法的運用比較有關連了。 對於「警察辦案」的精確性與真實性,也是這本小說相對比較令人讚賞的部分──但坦白說我自己對台灣警界也真的沒那麼熟,導致這部分來說我是沒特別感受到;然而我入迷的,是故事本身的鋪陳跟張力。中篇小說的篇幅很適合一次性看完一部,而實際上,我也的確看得很上癮、很入迷,特別是針對「人性」,一直都是推理小說中我格外會注重的描寫。重點是,出乎我意料的好看、以及好入口。推薦給同樣喜歡推理作品的大家。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2012年《考場現形記》
2014/05/23
秀威資訊
有趣且充滿知識性的中國婦女簡史
2016/10/25
BY
功利名聲恍如隔夜夢
2016/01/07
李肯特
世代的純粹 來自靈魂與熱血
2015/11/20
Julin
透露著一點BL感的帥哥推理小說
2016/05/16
MRW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