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寡婦,大概會想到含辛茹苦、受盡辛酸血淚撫養幼子到大,終於在數十載後孩子大了可以有所回報,或者悲慘一點的版本,就是子不肖、獨老至死。死後獲得表揚,而為其設立了貞節牌坊。 劉佳、周晶晶所著《貞節只是個傳說:你不知道的明清寡婦故事》,卻完全顛覆了讀者對寡婦過往的刻板印象。 作者先從中國最早的群婚制(即俗稱的野合)談起,後來從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對於婚姻的要求也逐漸變成「偶婚」。加上東漢班昭《女誡》、唐代宋家姊妹的《女論語》、南宋袁采《袁氏世範》中對女子應有的儀態與德行做更進一步的描述,而成了所謂賢妻良母的主要規範。作者在這裡用一個很生動的比喻,假如婚姻是間公司,那麼丈夫就是老闆,妻子盡責做好工作是應當的。 整本著作爬梳了許多歷史典籍,最後特別針對明清時代旌表貞節的背景與風氣,做了很有系統與完整的分析與介紹。 旌表貞節的目的,除了表面上是為了表彰從一而終的寡婦外,更多的則是經濟層面,與讓男性能更勇於為國家效忠,而施行的一種政治正確的政策。 兩位作者以詼諧幽默的語氣,向讀者們介紹出現在典籍上的個案,看似每個個案都有他們的故事,或者也僅只代表著成千上萬中的一個範例,雖然如此,卻可以隱微地看見躲在其後的許多辛酸血淚。 女人到底是商品,還是個體?即使一直到現在,女性的社會地位仍未與男性有完全實質上的平等,甚至臺灣過去行之有年的婚姻仲介,也更鞏固傳統的性別歧視。然而,從近現代的發展卻可以看到,當女性與男性獲得同樣的機會時,其成就至少是不亞於男性的。 其次,女人是守寡或再嫁,牽涉到的利益錯綜複雜,但有誰願意聽聽她們的想法?也許這些對我們處於可自由戀愛、婚嫁可自主的時代難以想像,然而每段為了財利與美色的攻防戰,卻除了讓我們看到寡婦們的身不由己,更窺見人心極度醜惡的那一面,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上下交相賊。 守寡或再嫁,不論是基於情慾的流動所需,或者為了成全道德上的堅貞,都當只是一種個人的選擇與所需要面對的風險,旁人若無能提供協助,自也不當置喙過多,甚至超過界線的干涉與衝突,都可能將結果導致敗亡的局面。 作者栩栩如生的描述、以當代人的口吻描述古代的那些人事,如今雖可讓我們笑看這段過去數千年的血淚史,但也讓人更深切思索的是,這些年過去了,我們有沒有也讓那段歷史也成為過去?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貞節只是個傳說──女人一直以來,都是辛苦的
2016/10/24
Han
歷史學者劉季倫教授給蔡登山的信
2015/02/24
蔡登山
科學的極限,視界的開端
2016/07/09
李肯特
對於愛情的無盡想像延伸出的《大愛情家》
2015/11/26
Hana
試讀陰陽判官生死簿
2015/09/27
櫻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