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紅太陽沒有照到我身上
- 作者 /
黃冠英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07
- ISBN /
9789865729790
- 定價 /
NT$
200
- 優惠價 / NT$
180
與丈夫結縭六十四天,跨海峽分別三十一年;
走過不見陽光的春夏秋冬,是否仍有撥開烏雲的一天?
本書特色
●夫妻結縭兩個月,分離三十一年,見證烽火下的姻緣。
●作者於抗戰後期參加「收復台灣義勇隊」而在台灣結緣,返回大陸後卻被視為右派份子打壓。
●大時代下的一小段歷史,小家庭裡的一甲子故事。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貴在真實,重於人性
吾友黃冠英先生將其《紅太陽沒有照到我身上》的稿本傳發給我,要我幫助「審閱」並寫篇小序。他說這是從正在寫作中的幾十萬字的親人回憶錄——《草根人家》中摘選出來的,寫的是其姑媽黃羽美女士的真實故事。書之資料,大多來自於姑媽的日記、信札與口述。姑媽現在已年高九十五歲,期望能看到成品。於是想獨立出本小冊子,以便作為生日禮物獻給老人家。老友眷眷孝心感人肺腑,我不好意思回絕,但說「審閱」卻不敢,勉為其難,就試寫點讀後感吧。
粗粗瀏覽一遍,看得出本書不是虛構的,但作過剪接,寫的全是主人公親身經歷的大事小事,好事壞事,順事逆事,件件具體,細節生動,頗為親切可信。所寫雖係一人的經歷,但能折射當時的社會形態。作者的文筆流暢而且準確,情感飽滿卻不泛濫,可讀性較強,是能吸引讀者的。老黃告訴過我一個笑話:他是經過整整二十年的爭取,才成為中國共產黨員的。而在黨支部進行討論表決時,有老黨員在會上當面表揚他「經得起我黨的長期考驗」,「其實早就應該是個黨員啦」。他當時只是靜聽,可心裏卻想,如果早些入黨,豈非連這個優點也沒啦?……可知他是歷經特別的磨練,其所謂的黨性修養我不會懷疑。然而在寫這本書時,卻能擺脫政治集團偏激觀念的約束,站到人性的高度上,作了實事求是的記述,而實事本身便充滿政治色彩。正確與謬誤,都從主人公所經歷的事實中自然顯現。
比如,二戰將近結束時,黃羽美踴躍投身於抗日救國陣線,參加開赴臺灣收復國土的義勇隊。只因日本投降,義勇隊其實尚未開展工作即被解散了。可是這一難得的義舉,在大陸卻被說成是加入「反動派的外圍組織」,她因此而遭受歧視與打壓。一個曾經的中學教師下教小學,卻領取最低工資。一九五七年鳴放時她寫大字報「毛澤東的陽光沒有照到我身上」,也是切實感受,訴說真話,從此卻被「內定中右」,打入另冊,變成歷次政治運動的「死老虎」,或直接受批,或當挨鬥「陪伴」,層層加壓,使之三次瀕臨死亡的邊界。夫妻分離三十來年之後,文革期間,夫君抵達香港卻不敢走過羅湖橋,因為他剛從被稱為「紙老虎」的美帝國主義那邊過來,也許聽過太多的反面宣傳,這時害怕回國碰上「會吃人的真老虎」。這是真實的心理負擔,大概在國外的不少華人學者、專家,當時未能回歸祖國,這也是原因之一……作者就是這樣只擺基本事實,未加評說,但極左政治之危害不言而喻。
當然,作者極重親情,寫到忍不住時候,也會或借主人公之口,或自己出面,發表一通議論。比如在險惡的政治運動中,黃羽美掙扎在生死線上,三次幾近自盡。其中的第三次,就在安排好後事,準備跳河自沉之際,文革之風突轉,群眾鬥爭矛頭指向當權派,她才躲過一劫。這時,作者借主人公之口寫道:「想來也怪,所謂的文化大革命不知害死了多少人,連開國元勛、國家主席都未能幸免,但我這條不值錢的小命,卻真是被它所救下的,是那張《炮打司令部》的大字報,轟走了我的死神!」《炮打司令部》是毛澤東為打倒劉少奇而親手寫的大字報。這是在讚揚毛澤東嗎?是對禍害全民的「文革」作了「一分為二」的評斷嗎?如真這樣,便是違逆了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主旋律,當屬不可容忍之錯誤。事實當然不是。這只是特殊個人的特殊體驗,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慨。我敢斷定:只要明白當時的具體情景,無人不信那就是真情實事!
寫完黃羽美為了會夫,歷盡折磨,向主管的公安機關申請出境,次次遭到拒絕。作者也曾親自接觸過經辦的官員,明白了問題之所在,終於沉不住氣寫道:「『勸留』、『內控』、『政策』……幾組詞彙於是常在我眼前晃動、飛轉起來,忽然又織成一隻巨手,握住一張大網,撒向人間。那些被罩住的人,不得動彈,不得喘氣,也別想逃脫而去了。我感到恐懼,那編織與拋撒這張大網的人,都煉就了一套『寧錯殺千人,勿放走一人』心腸,人性固有的憐憫與慈悲已經銷蝕殆盡了!」作者的視野已很開闊,其同情、憐憫甚至為之激憤的對象,顯然不僅僅是親姑媽一人,而是包括已被極左政治殘害的「非正常死亡」與「非正常活著」的人們了。
改革開放以後,黃羽美出境到香港,申請入台卻被拒絕,怕她是共產黨的間諜,海峽兩邊都不歡迎。作者說她成了「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不用說,這就是無辜的普通老百姓成為政治鬥爭犧牲品的突出例證。黃羽美抵臺灣與當教授的丈夫會聚,心情自然歡愉,然而喜樂的日子其實沒有多久。丈夫因病逝世,她帶著兩個幼孫待在孤島,舉目無親,頓時陷入極大的困境,可是這時倒是得到了眾多認識與陌生,相關與無關的人們的有效的支援,得到從沒有過的友好、真誠的關愛,作者接著這樣寫:
「姑晚年皈依宗教,誦經禮佛,情緒較快安定、平和。每每回顧在大陸的遭遇,會想起壓制宗教信仰,強調階級鬥爭與路線鬥爭的社會環境。頂層的權力爭奪,以『政治』名義運動群眾,如洪水猛獸滲透社會各階層,泛濫成災。人人幾乎無不成為犧牲祭品。那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的有識之士首當其衝;而仁厚忠直,不會看風使舵的笨鵝如姑者,也成打壓重點。只因極左路線的統一調控,無處不是『精英骨幹』——黨團員、積極分子,在背地串聯,暗中策劃,羅織罪名,公開整人。說是打擊的僅僅百分之一二三,但因扭曲人性,搞得世態混亂,人人惶惶不可終日。同事傾軋,父子反目,夫妻離異成為見怪不怪的平常事。她自己被暗劃『中右』,公開處分、降職,長期如牛耕作卻只領超低薪水,被歧視、輕蔑,時時處於可能失業的陰影裏,生不如死……反觀小島臺灣,她不知何為『政治』,不知誰是『黨團員』,但也接觸到不少『積極分子』,那便是和藹可親的鄰里,是心腸熱切的同事師生,是初次謀面即鼎力相助的基督教徒與佛家蓮友。在身陷絕境的困窘中,舉目無親卻有源源不斷的關愛……偉大領袖毛澤東不是說過:『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姑在日記裏感嘆:『人間有溫暖,溫暖在臺灣!』」
這是一段嚴肅、沉重的文字,明知所言者為「個案」,並不能以偏概全,但從人性的正常需求無法得到起碼的滿足看,卻有相當的典型性。我相信作者書寫之時是經過慎重思考的。他原為忠誠的中國共產黨員、唯物主義者,這時卻完全著眼於對人性的關愛,對可怕可憎的極左意識形態與缺乏人性的政治制度,發出強烈的抗議。
值得一提的是,《紅太陽沒有照到我身上》文成於二○一○年,到四年後的七月,作者收到表妹從臺灣發來簡訊,云乃母緣於當年是「抗日複土義勇隊」成員,剛得到「一點榮耀」,即臺灣抗日協會舉辦隆重的盧溝橋事變七十七周年的紀念活動,黃羽美榮幸受邀與會參宴,且獲紀念章一枚。作者於是補記一段《遲來的榮耀》,最後寫道:「這榮耀來得太遲了,假如老姑還留在大陸,怕還是得不到!」淡淡一筆,只道事實,未加評論,讀之不由又想起她正因加入這個所謂的「反動派的外圍組織」而陷入冤情,長期被社會遺棄到底層旮旯裏,當然也會為她能在九十四歲高齡有個「光明的尾巴」而欣慰。同時,又不能不聯想到海峽兩岸意識形態的差別,並為大陸糾正與克服極左政治錯誤的不徹底性而感慨唏噓!
本人不太懂得文學,但略知文學作品技巧固然重要,真實性才是其生命力與靈魂。此書也許技巧不足,但故事真實,話語真實,作者的心懷更是坦蕩真誠的。我問過吾友黃冠英,如果有人說你這篇文章是「反對共產黨」的,能同意嗎?他說誤會了,共產黨剛創立時是非常親民的,制訂「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發誓為苦難民眾謀福利、求解放,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很受廣大民眾的擁戴,否則不會取得後來的歷史地位。這個連上帝、佛陀也會認可的宗旨,至今仍明文寫在黨章之中。只是後來掌權者發生異化,走向反面了,在相當長的時期實行極左統治,於是造出太多的聳人聽聞的歷史悲劇。對這個就不能不反了……。很清楚,吾友現在反對的正是極左的政治錯誤。他反對背離了人民性的所謂黨性,抨擊滿腦極左思潮的黨內掌權人。毛澤東不也承認「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嗎?任何政黨都存在著左中右是客觀的事實。吾友歷經滄桑,見過怪事,實在厭惡、排斥和反對踐踏人性,殘害善良的極左政治,盼望愛護生命,尊重人權,充分民主與自由的社會早日形成,讓人人能過上平靜、正常的好日子。其老來仍辛勤筆耕,大約也僅為此。本書體量不大,但基本上能體現這種精神,值得一讀。
李德清 二○一四年八月十五日 於悉尼
簡介
姑與姑丈的戀情,是柏拉圖式的,固然可歌可泣,但若只說成「生命的讚歌」,那是本末倒置了。應該說,那是悲劇,是對時代的控告!我想起世人都讚歎的黃山松,說它神姿仙態,妙不可言。事實確實如此,可是須知,那是無土少水,風刀霜劍,雷擊電燒……殘酷懲罰的結果!吾姑的愛情與婚姻,猶如黃山松!
故事女主角的坎坷經歷及曲折愛情,揭露了兩岸烽火下的家國傷痛,
反映出大時代下獨特的歷史情境,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一道波光。
作者簡介
黃冠英,年近八十,生於印尼,在大陸渡過近一甲子的歲月,數年前追隨子女移居澳洲。退休後筆耕不輟,抱著懷舊的心情,為親人們著手完成回憶中的故事。
目錄
序 貴在真實,重於人性/李德清
送出又贖回的小丫頭
大嫂扶持 自己走路
一個大轉折
鴿為媒
初賞辛酸
柏葉與竹芯的故事
姑丈陳道奕堆
想在水中死――我三過鬼門關的內幕
無望的申請路
盤點來自於親人的傷害
甜蜜艱辛八年期
交響曲的小雜音
遲來的榮譽
「主角」的體味──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