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
- 作者 /
楊劍龍
- 出版社 /
新銳文創(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2-04
- ISBN /
9789866094705
- 定價 /
NT$
540
- 優惠價 / NT$
486
本書全面梳理「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基督教文化的關聯,研究「五四」時期中國知識份子與基督教文化的複雜關係,分析教會人士對於非基督教運動的反駁與護教運動,研究「五四」時期基督教教會人士對於教會本色化的見解,深入評價「五四」時期知識份子與基督教文化的關係,研究「五四」時期文學創作與基督教文化的關係等。
本書特色
1.梳理五四時期基督教文化斯朝與新文化運動的關係。
2.研究五四時期中國隻事份子與基督教文化的關係。
3.分析教會人士對於非基督教運動的反駁與護教運動。
4.研究五四時期基督教教會人士對於教會本色化的見解。
5.深入評價五四時期知識份子與基督教文化的關係。
6.研究五四時期文學創作與基督教文化的關係。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作者對於基督教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關係的研究,源於二十世紀八○年代在揚州師範學院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時。當時,作者大量閱讀「五四」時期的文學作品,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文學現象,諸多現代作家與基督教有著某些關聯,或受洗入教,或親近基督教,在他們的創作中先後出現與基督教文化有關的題材,或描寫教會生活,或塑造教徒形象,或提倡博愛,或提倡寬恕。
「五四」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期,「五四」也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時期,僅對於基督教文化就有著許多不同的態度,讚賞者有之、批評者有之、反對者有之,就是陳獨秀在「五四」時期對於基督教文化就有比較複雜的姿態。研究「五四」新文化運動背景中的基督教文化思潮,對於梳理探究此時期基督教文化思潮與新文化運動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
楊劍龍
1952年生於上海市,博士、教授,現為中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點學科帶頭人,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紐約大學訪問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著有長篇小說《湯湯金牛河》、中篇小說《租賃男友》、短篇小說《消失了的朦朧》、散文《歲月與真情》等,學術著作《鄉土與悖論——魯迅研究新視閾》、《中國現代作家與基督教文化》、《中國現代鄉土文學論》、《上海文化與上海文學》、《文化批判與文化認同》等。
目錄
目 次
緒論:基督教文化思潮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上編 非基督教運動與五四知識分子
第一章 少年中國學會關於宗教問題的論爭
第二章 非基督教、非宗教運動的興起與發展
第三章 「五四」語境中的基督教新文化運動
第四章 陳獨秀的宗教觀與對基督教的複雜態度
第五章 真理社、生命社對「非基督教運動」的回應
第六章 《真光》雜誌對於非基督教言論的反駁
第七章 非基督教思潮與中國教會本色化運動
第八章 基督徒知識份子的思索與應對
第九章 「五四」知識份子與基督教文化
下編 基督教文化與中國新文學
第十章 教會學校文化教育與中國現代作家
第十一章 基督教文化與中國新文學的人道精神
第十二章 中國現代小說敘事模式與《聖經》文本
第十三章 基督教文化與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
第十四章 論郁達夫小說的宗教意味
第十五章 論冰心聖詩創作的基督教價值
第十六章 寫出文化衝突與融合中基督徒的複雜心態
第十七章 論基督教文化與冰心、許地山小說的敘事模式
第十八章 基督教文化影響與中國家族觀念的嬗變
附錄 在文化傳佈與影響下的深入研究與探索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