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旁必有大城——現代思潮與人物

大河之旁必有大城——現代思潮與人物

  • 作者 / 沈衛威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1-05
  • ISBN / 9789862217238
  • 定價 / NT$ 350
  • 優惠價 / NT$ 315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本書特色

紅螞蟻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為了使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革,需要群英薈萃,連接不斷。這就是偉大時代如此稀少的原因——這也是希臘、早期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突然繁榮顯得如此神秘的原因。疾風必須一陣一陣的勁吹才不至於平息。然後,國家大多數成員的激情持續高漲達到它的極盛時期,並且在國家內部的原動力消失之後,仍可通過純粹的慣性而保持長時期的繁榮。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驚嘆,即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高潮階段,不僅民眾充滿活力,而且天才層出不窮。此中奧秘就像長期以來存在的難解之謎一樣——為何大河之旁必有大城。——威廉.詹姆斯:〈偉大人物、偉大思想與環境〉

作者簡介

沈衛威
1962年2月7日生,河南省內鄉縣人,文學博士,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主要著作有:
《胡適傳》、《茅盾傳》、《吳宓傳》、《東北流亡文學史論》、《升起與失落——胡適派文人集團引論》、《胡適周圍》、《大學之大》、《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

目錄

影響力的兩個極端─從毛澤東看胡適
胡適的小兒子思杜之死
傅斯年致《中央日報》函
〈對我父親─胡適的批判〉
〈河北高等學校教授針對教育領導工作提出批評〉
民主力量與極權專制的較量─從蔣介石看胡適
死火出冰谷─從魯迅看胡適
叛逆的復仇與自卑超越的趨同
「賽先生」的嘉年華─胡適與第一屆院士選舉
作為文化保守主義批評家的胡先驌
─科學與人文的雙重企求
茅盾的晚年─歷史及其限制
影響與接受的中國語境
─林語堂、梁實秋與「學衡派」的疏離
新文學運動的發生─文學變革的原動力
現代大學的兩大學統
─以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央大學為主線考察
「國語統一」、「文學革命」與中文系課程的建制
─早期國立大學的課程建設
兩代人的集體記憶與反芻─評劉再復《現代文學諸子論》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