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初回憶錄--孫中山與陸榮廷的護法暗鬥

黃旭初回憶錄--孫中山與陸榮廷的護法暗鬥

  • 作者 / 黃旭初原著、蔡登山主編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1
  • ISBN / 9789869270410
  • 定價 / NT$ 360
  • 優惠價 / NT$ 324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新桂系大管家黃旭初親歷詳載,第一手見證!
揭露民初政壇的權謀鬥爭秘辛!

√ 陸榮廷因《三國演義》而反對袁世凱稱帝?

√ 護法大暗鬥!陸榮廷如何剷除孫的擁護者?

√ 陳炯明背叛孫中山逼退中華民國政府始末!


本書特色

★完整收錄新桂系大管家黃旭初民國記憶的回憶錄。

★以黃旭初的日記加上歷史文獻,重揭孫中山與陸榮廷的六年護法鬥爭全記錄!

★針對護法戰爭時期的諸多會晤談話記錄進行補遺,據實重現護法鬥爭與粵桂戰爭的全貌,讓整個珍貴史料更加完整重現。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黃旭初和他的回憶錄/蔡登山

黃旭初(1892~1975),廣西容縣人。係廣西省政府主席,主政廣西近廿年。黃旭初年十六入容縣師範,二十歲肄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步兵科,與李宗仁有同學之誼。一九一四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中國陸軍大學學習。一九一七年,任廣西陸軍模範營連長,保定軍校畢業的黃紹竑、白崇禧任副連長。一九一九年由湘歸任廣西陸軍第一師步二團團附。一九二一年六月,調任廣西督軍署中校參謀。一九二三年擔任李宗仁的「廣西定桂軍總司令部」參謀長。一九二六年北伐軍興,廣西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任軍長,白崇禧任參謀長,黃旭初任第四旅旅長,後升任第七軍第六師師長,屢建奇功。一九二八年升任第十五軍副軍長兼第二師師長,一九三○年任護黨救國軍第十五軍軍長。

一九三一年七月一日,黃旭初在南寧就任廣西省政府主席。一當就是十九年,直到一九四九年止。與山西的閻錫山同以模範省著稱中外,有聲於時。黃旭初積極配合李宗仁、白崇禧進行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四大建設」,在幾年的時間裏,桂系一躍成為中國西南的一大地方實力派。李宗仁後來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黃君(指黃旭初)老成練達,與我有同窗之雅,並曾入陸軍大學深造,謹小慎微,應對如流,全軍賴其輔導,上下歸心。嗣後我軍竟能戡平八桂,問鼎中原,渠早年主持戎幕,為本軍打下良好基礎之功,實不可沒。黃君其後主持廣西省政達十九年,澤被桑梓,亦非幸致。」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黃旭初離開南寧,因為軍事情勢上南寧已不可守。十二月三日他和白崇禧同時飛抵海南島的海口,他們在海南十九天。白崇禧乘艦出海指揮作戰曾小別一週,其餘每天都有會議或晤談,商討的都屬當前軍國要事,全不及私。又因由桂入越的敗殘部隊,為數尚不少,白崇禧乃囑黃旭初赴越南籌謀部隊生活的照顧和善後安排。法國駐邕龍領事田友仁那時也遷到海口,黃旭初請他辦理入越護照,但他轉報法方得不到答覆,無法辦通赴越南手續。十二月二十一日黃旭初和白氏握手分袂,飛往香港,白氏南飛榆林視察。不料此別竟成永訣!自此,黃旭初寓居香港,後來國府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但他一直沒有到職。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他因心臟病發作,病逝香港九龍浸會醫院,享年八十四歲。

黃旭初在五○年代末在香港雜誌上開始寫回憶的文章,前後有十來年,據香港傳記作家胡志偉先生估計,有二百一十五篇,共一百卅萬言。其中成書出版的只有《我的母親》一書,另外還有《八桂憶往錄》(後名為《廣西懷鄉記》)、《廣西與中央廿餘年來悲歡離合憶述》,這兩部書稿篇幅頗大的,史料價值尤高。胡志偉的評價是「從地域來講,他寫了自一八九八年李立廷領導會黨起義至國軍由桂南退入越南期間的廣西內政、邊防、外交、建設、金融、民族、約法、議員、自治、鐵路、糧產、通志、民意機關、粵桂關係以及外界對廣西的評價,儼然一部廿世紀五十年代前的廣西省斷代史;從政事來看,他從同盟會滲入廣西、辛亥柳州獨立、陸榮廷討袁、廣西護法、桂軍參加北伐、粵桂之戰、龍潭大戰、粵桂合力敉平南昌暴動、西征唐生智、逐奉軍出關、用兵武漢、黃張攻粵、滇軍攻南寧、中原大戰、粵桂反蔣、寧桂復合、桂南會戰、大別山戰鬥、衡陽保衛戰、崑崙關血戰、常德會戰、南寧兩次陷日、反攻桂柳、廣西光復,一直寫到李宗仁當選副總統、李白求和失敗、李宗仁飛美、監察院彈劾李宗仁、李宗仁回歸大陸,活生生是一部桂系政治軍事活動史。」。此外還有《辛亥革命廣西援鄂北伐軍》、《辛亥革命造成廣西陸榮廷握政》、《辛亥革命時廣西省議會與臨時約法》、《抗戰前夕寧桂間的微妙關係》、《遷省史話》、《廣西回應雲南護國討袁始末》、《劉古香柳州獨居》等近代史料的文章,但可惜的是並沒有單獨結集出版。

胡志偉還特別指出黃旭初寫近代史,資料主要取自他自己的日記,部份依據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部中校參謀盧玉衡的口述和第五軍司令部編印處李誠毅等人的手記;敵方的行動,則依據日本人鈴木醇美的《廣西會戰紀事》等書。這也是他回憶錄史料之價值較高的所在。一般我們看到的回憶錄都是作者晚年的回憶之作,由於是數十年的往事,即使有驚人的記憶力,許多細節還是無法回溯的。而黃旭初寫這些戰役,有時間,有路線,何日何地被攻陷,戰役的整個路線圖,一清二楚。苟非靠當時的日記所載,是難以做到的。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巫惠民說他幾經周折後,在自治區文化廳、區黨委統戰部和廣西海外聯誼會的多方努力和協調下,終於二○○一年十二月十日將黃旭初的日記和信札徵集到,成為國家二級珍貴文物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日記是從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七五年間所寫的,除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六兩年共用一本外,其餘每年一本,共四十四本。徵集時,除一九三一~一九三四年及一九三七、一九四○年這六年日記因外借未還而沒有徵集外,其餘三十八本全部徵集入藏。而信札部分黃旭初將之集成七冊,共208封,1079頁。有李宗仁給蔣介石、黃旭初和臺北張群(岳軍)的信,有白崇禧致黃旭初的信,也有黃旭初給李宗仁以及黃旭初與夏威、程思遠、徐梗生聯名給李宗仁的信等。

鑑於黃旭初回憶錄的史料價值,我聯絡上在香港的黃旭初的次子黃武良同意出版。我找齊了黃旭初在香港《春秋》(半月刊)連載的《廣西與中央廿餘年來悲歡離合憶述》四十四章節,他在書稿最後記了「一九六三、八、四初稿」,這書稿前後,寫了近兩年的時間。文章刊出後,李宗仁從美國來函,對第一篇的章節作了若干更正與補充。於是黃旭初又寫了補正之一〈李宗仁由美來函話當年〉、補正之二〈廣西人在浙皖兩省的地方政權〉、補正之三〈桂人主皖政―由李宗仁到夏威〉、補正之四〈國軍戰敗避入越南經過詳情〉,對原書稿做了更詳盡的補充,可見其精益求精的態度。

此書稿談及李宗仁、白崇禧和蔣介石的恩怨離合甚多,為此我又找到黃旭初所寫的四篇文章,分別是:〈白崇禧兩度任副總參謀長之憶〉、〈蔣李初次會晤經過詳情〉、〈蔣李第二次會晤經過詳情〉、〈我記憶中的早年李宗仁〉,當作此書稿的附錄,如此對李宗仁、白崇禧和蔣介石之間的關係,當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書名也改為《黃旭初回憶錄―李宗仁、白崇禧與蔣介石的離合》(簡稱《黃旭初回憶錄》系列一)。

黃旭初回憶錄中,他生前親自訂定章節的《八桂憶往錄》(又名《廣西還鄉記》),篇幅較大。為便於閱讀今將其分為兩部,分別是:《黃旭初回憶錄──孫中山與陸榮廷的護法暗鬥》及《黃旭初回憶錄──抗戰前、中、後的廣西變革》。另他原先唯一結集出版過的《我的母親》一書,此次亦予收錄。如此他的回憶錄一共五本,有一百二十餘萬字,可謂齊備矣。黃旭初晚年在香江一隅,用了十餘年的時光,來寫回憶錄,不為名也不為利,但卻為歷史做了見證,其精神無疑地是令人敬佩的。
感謝黃武良先生他無私而且信任我,是我在整理出版一系列《黃旭初回憶錄》的最大動力,雖然前路漫漫,但不寂寞!

簡介

本書為《黃旭初回憶錄》系列作,完整收錄孫中山與陸榮廷歷時六年的護法鬥爭與粵桂戰爭因果歷程。內容包含廣西戊戌變法維新期間的李立廷事變,陸榮廷護國討袁戰役的始末,梁啟超函陸榮廷敦促護國起義的珍貴信函,孫中山辭去軍政府總裁聲討陸榮廷與岑春煊的軍政府分裂經過,陸榮廷下野敗逃越南的肇因,黃紹竑主政廣西時期的各項重大變革等。
本書結合黃旭初的日記及多封珍貴書信與會晤對談記錄,據實重現護法鬥爭與粵桂戰爭的歷史真相,引領讀者了解這段紛亂歷史的來龍去脈。

作者簡介

黃旭初 原著

廣西容縣人(一八九二至一九七五)。為廣西省政府主席,主政廣西近廿年。
黃旭初二十歲肄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步兵科,與李宗仁有同學之誼。一九一七年,任廣西陸軍模範營連長,保定軍校畢業的黃紹竑、白崇禧任副連長。一九二三年擔任李宗仁的「廣西定桂軍總司令部」參謀長。一九二六年北伐軍興,廣西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任軍長,白崇禧任參謀長,黃旭初任第四旅旅長,後升任第七軍第六師師長,屢建奇功。一九三一年七月一日,黃旭初在南寧就任廣西省政府主席。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初,黃旭初乘飛機由南寧飛到海南島的海口,又轉赴香港。自此,黃旭初寓居香港,國府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但他一直沒有到職。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他因心臟病發作,病逝香港九龍浸會醫院,享年八十四歲。


蔡登山 主編

文史作家,現為秀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長期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等十數本著作。

目錄

目 次

黃旭初和他的回憶錄/蔡登山
引言 

一 、自報家門和李立廷事變 
二 、同盟會在廣西活動情形 
三 、梧桂柳邕獨立的經過 
四 、陸榮廷參加護國討袁記(上) 
五 、陸榮廷參加護國討袁記(下) 
六 、陸榮廷由督粵到巡閱使 
七 、護法運動中的孫陸暗鬥 
八 、護法運動中的孫陸暗鬥(續一) 
九 、護法運動中的孫陸暗鬥(續二) 
十 、護法運動中的孫陸暗鬥(續三) 
十一、護法運動中的孫陸暗鬥(續四) 
十二、護法運動中的孫陸暗鬥(續五) 
十三、護法運動中的孫陸暗鬥(續六) 
十四、護法運動中的孫陸暗鬥(續七) 
十五、護法運動中的孫陸暗鬥(續八) 
十六、模範營在護法中的演變(上) 
十七、模範營在護法中的演變(下) 
十八、新軍在舊軍分崩中合流 
十九、新軍接受了革命領導(一) 
二十、新軍接受了革命領導(二) 
二十一、新軍接受了革命領導(三) 135
二十二、新軍接受了革命領導(四) 139
二十三、兩廣革命的統一告成 144
二十四、廣西參加北伐貫徹始終 151
二十五、黃紹竑主桂的政治設施(上) 160
二十六、黃紹竑主桂的政治設施(下) 168
二十七、廣西黨務的初期現(上) 176
二十八、廣西黨務的初期現(下) 184
二十九、十六年粵桂戰爭的因果(上) 191
三 十、十六年粵桂戰爭的因果(下) 
三十一、記民十八年的武漢事變 
三十二、半年三變的廣西局面 
三十三、艱辛度過最驚險的一年 
三十四、廣西從殘破中努力復興 
三十五、韋拔群擾亂東蘭的始末 
三十六、廣西的邊防對汎與桂越鄰交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