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藝I:從王家衛、陳果、杜琪峯到麥浚龍、黃綺琳、陳健朗THE 7TH ART TREATISE I

第七藝I:從王家衛、陳果、杜琪峯到麥浚龍、黃綺琳、陳健朗THE 7TH ART TREATISE I

  • 作者 / 林慎
  • 出版社 / 新銳文創(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23-05
  • ISBN / 9786267128954
  • 定價 / NT$ 360
  • 優惠價 / NT$ 324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盛世開港,意在沉香;
剪影成光,就有未來。


本書特色

★深入淺出地以歷史、電影研究、都市文化、哲學等多角度探討香港電影,開闢新學。
★以資深與新晉導演寫出盛世與後世的狀況。
★從單純懷舊或欣賞的平面角度中超脫,對日常生活具啟發性。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二十世紀下半葉,大都會與電影史邁進五光十色的迷幻年代。觀影四海皆見,林慎卻審視港台金獎電影,發展出具意象的原創文化主體論述──有別一般影評,此書和觀賞的對象一樣,自成獨立看待的作品。
  迎送黃金時代是社會必修課,從王家衛、陳果、杜琪峯到麥浚龍、黃綺琳、陳健朗,不但是資深到新晉導演的過渡,也是香港盛世到後世的變遷。縱時性下,電影乃體現出在地光影與本地幻象、稍逝與捕捉、歷史與預言縱疊之物。
  古希臘七藝是現代人文基礎,而義大利理論作家Ricciotto Canudo稱為「第七藝」的「電影」,則在林慎的第七部長篇作品《第七藝I》中,成為歷史的痕跡和社會的內省,藉由影論直抵都市的文化核心。

「以他豐富的人文史哲知識及洞察力,建立出具原創性,兼具應用性的影論……不管你是電影觀眾、創作者,還是影評人,都可以在林博士這些直達電影內核的詮釋中得到啟發。」──黃綺琳(《金都》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得主)

「林慎給予了繁我一詞具有時間性的意涵……在各種七情六慾的執念,想解決某種集體的問題,在奇幻影片中也具備了反省性……我是把林慎的著作視作同為電影研究者同儕著作。」──劉永晧(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

「林慎遊走於文化理論、心理學和哲學……先聲奪人,令人注目,為香港電影文化論述引入新的話語。」──鄭政恆(影評人、書評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

  劍橋博士作家林慎的《第七藝》系列作相繼聚焦港台電影和社會文化,獲兩地的《金都》導演黃綺琳、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鄭政恆、影視教授劉永晧、《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作者陳光興教授、傳播學教授馮建三、電影研究者趙傑鋒博士等多個界別代表推薦,將陸續推出!

作者簡介

林慎(San Lam)是一名旅歐香港作家、理論犯罪學家、思想家、小說家。他生於香港,在劍橋大學法律學院博士畢業,歷任同校訪問學人、港大名譽研究員(honorary fellow)等。他的學說橫跨文史哲、社會學、美學等領域,提倡發展原生思想並提出「正統遊戲」、「偽真品」、「繁我」等原創概念,備受兩岸學院內外推薦。首作一躍成香港誠品及序言書室暢銷書,小說《巴別人》衍生概念短片,也寫散文集。洪流中棄理從文,以著書立說為志業,亦為顧問講者。聯絡:sanlam.secretarial@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我們是不是以後就這樣了?」/黃綺琳
推薦序 書寫著在歷史前進中的香港流金電光/劉永晧
推薦語/鄭政恆


前言 是回是囚?

【第一章 縱時性 TRANSIENCE】

第一節 
回憶世界 
王家衛及劉以鬯

第二節 
繁我自省
《殭屍》麥浚龍
同場加映:佛洛依德及電影史


【第二章 王與土 THRONE AND TERROIR】

第三節 
若缺大城
陳果

第四節 
迴圈出逃
《金都》黃綺琳


【第三章 破宿命 TUMBLING TURMOIL】

第五節 
(上)壓軸
杜琪峯
同場加映:
查爾斯‧泰勒及班納迪克‧安德森

第五節 
(下)重生
《手捲煙》陳健朗
同場加映:齊澤克


後語 山內立明
ABSTRACT(英語摘要)
參考文獻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