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的季節

回鄉的季節

  • 作者 / 牧林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7-07
  • ISBN / 9789863264316
  • 定價 / NT$ 280
  • 優惠價 / NT$ 252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作品面容樸素,想望詩情,真實風光,隱約而準確。逐篇閱讀,風格連貫,欲言即止。」──《從容文學》季刊主編 張紫蘭 推薦


本書特色

★簡單平易,卻字字動人
★隱約而準確,深深蘊含對遊子堆疊的思念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從容文學》季刊主編 張紫蘭

牧林的作品,在一個自然形成的世界移動、迴盪。漠漠心情,說明詩。作品面容樸素,想望詩情,真實風光,隱約而準確。逐篇閱讀,風格連貫,欲言即止。
詩裡舉手投足,頃力抵達一種語言的自足與和諧。他的夢國。文字語言的把握,簡易確實。他的詩意,在白話純粹中移動。
短短的詩,他寫得十分感覺。
牧林,給我的感覺,和善有禮,像他的文字。一種禮的節制。
牧林的文學創作觀如下:

細膩的觀察與領悟,是詩人的特質。詩人對周遭事物的感覺比較細膩,更能體會出旁人不易體會的,這種覺性加上感性,也許就是詩心。一般人提到詩,有時會把詩與歌連在一起,詩是可歌詠的。除了情感的表達與宣洩,詩更能作意境的詮釋。意境的詮釋常常是言短而味無窮,留下無盡的想像空間。詩之妙就在於如果都講白了,反而不好,能夠讓人玩味才有詩趣,創作的樂趣也在於此。
詩賦予我新的陽光與水分,在吟詠中得到樂趣;在創作的痛苦與愉悅中,我看到生命如泉湧般新生,忘了年華已慢慢老去……。

詩與詩人,泉湧與生命。詩創作,永遠如新的生命般,陽光與水分。詩人迷戀生命,迷戀詩。創作接近韻律、接近美。詩人煥然有了新生,即使年華老去。
牧林的技巧行雲流水,涓涓細細。他是印象的、輕細的。文字中一種單純。
這本詩集,詩人成熟的心境出版,恰好的時光。不太多,不太少的時光,珍視的時光。
一種「自在」、一種「秋風」「幽幽」。

二○一七年二月

◆大里杙的故事:我們家的詩人──林育民/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教授 林澤民

我的曾祖父林琢如是一位詩人,曾與從叔林耀亭參加日治時期台灣詩壇三大社團之一的櫟社。櫟社係霧峰林家林痴仙、林幼春等人在一九○二年創立。我們大里杙林家與霧峰林家都在十八世紀中期從漳州平和移居台灣,雖然同出一源,來台後也同在大里杙墾殖,卻只算同宗而不同族。林爽文事件後,霧峰林家受累遷徙霧峰,歷數代而家道漸漸恢復,子孫文武輩出。日治後,痴仙、幼春在台中詩壇引領風騷。痴仙的《無悶草堂詩存》及幼春的《南強詩集》流傳至今,耀亭亦有《松月書室吟草》知名,唯琢如並無詩集遺世。一直到最近拜台文界數位典藏計劃之賜,我才在《台灣文藝叢誌》裡找到他參加台灣文社徵詩獲選的這兩首〈秋霖〉七律:

   秋雲黯淡日韜光,霖雨霏霏下野塘。過雁無聲空際斷,寒鴉歛翼樹中藏。
   催殘梧葉山齋冷,滴落蓼花水國涼。簷溜蛩吟同瑟瑟,頓令久客盡思鄉。

   陰雲密密鎖江城,秋雨連宵又徹明。三日勢催梧葉落,滿天響雜草虫鳴。
   濕雲侵榻驚鄉夢,積潦防途滯客行。過雁無聲鴉不動,芸窗冷透讀書檠。

我祖父擔任日治時期大里杙庄庄長,英年早逝,未曾聽說他能詩。父親被迫幼年持家,便家道中落了。不過,我們家卻也未嘗不是詩香世家。小時候我所居住的三合院廳堂各有對聯,門額窗扉上也有曾祖父所題的雅句。記得客廳神桌上的對聯是:

   慧日天晶萬種曇花呈般若
   法雲地湧兩行寶樹引菩提

而總鋪窗戶的兩扇窗門則題著「蟬琴」、「蛙鼓」四字。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從小便喜歡作對句。小學時,因大姊在高中教國文,便纏著她教我作詩,有「蟬琴蛙鼓交響樂,獨坐院中觀曇花」之句。後來偶然在父親的書櫥裡翻出一本破舊的《唐詩三百首詩話薈編》,讀到李白〈將進酒〉、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等詩,喜悅不勝,背之又背,當時頗為自詡。不過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長大後雖寫了幾首半新不舊的詩,卻終究作不了詩人。
直到來美國讀政治學,當了教授,漸漸忘了詩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有一天才驀然發現:原來我們家畢竟又出了一位詩人:我的大哥林育民。
大哥長期在渡假村任職,工作繁忙,然而居於山水花草之間,不為俗務所累,很早就有〈油桐四韻〉的美麗詩作。我初以為那只是園中需要用文字來點綴景物,不以為意。但一九九六年,我接到他捎來的一首〈羈旅──寄給飄泊異鄉的兄弟〉:

   蒼默
   刻劃出遊子隱隱的鄉愁
   白髮無語
   訴說羈旅難遣的失落

我讀了低迴良久。翌年,我出國後首度回鄉過年,他又為我寫了〈故鄉的春酒〉:

   鄉愁是幼時底童玩與布偶
   在市區的老街裡
   遊子將去尋回記憶的春光

以景物寫親情,從親情到懷舊,意象鮮明,而又深情款款。我知道大哥久蟄的才華已經逐漸綻放,反思自己離詩越來越遠,一則以喜,一則以愧。
這以後的二十年之間,大哥寫詩的題材越來越廣,作品越來越多。除了繼續寫景、寫情,更擴及對周遭事物的關懷。近年來,在我建議之下,他以「牧林」為筆名在聯合部落格發表詩作,吸引了不少讀者。許是年歲漸老,覺悟遂深,詩作中禪意盎然,又是一番境界。
我讀大哥的詩,常注意到其中的色彩意象。隨手捻來幾個例子:

   鵝黃的花瓣在晨風中/如雨飄落/華麗雍容為這城市/散發金色的熱情〈阿勃勒詩語〉

   繽紛是多姿底裙彩/滿山的新芽與翠綠相繼失色〈鳳仙之戀〉

   金黃色的誘惑掛滿那片柿園/更在紅磚古厝三合院/層層橙橙〈柿子紅了〉

   九重葛不隔九重/紫紅花妝點了正月的殿堂〈朝山〉

我曾寫過一篇〈文學中的色彩與調子〉的文章,其中說道:
「色彩,如果不就它的隱喻意義而言,在繪畫中具有一種『感官惹引』的功能。……色彩可以用來逼近真實景物,可以藉其象徵意義來說明指示,也可以僅僅為了畫面的合諧而使用。不論如何它總是作用在我們的情緒上,勾惹著一些深沉的感情。它可以屬於自然的、現實的世界,也可以屬於那無意識的、幻想的、超現實的世界。」
不論對花草、懷親人、思舊時、感現世,大哥都是多情的。藉著詩,大哥呈現了他日常中較不為人知的一面,與我們溝通他多彩多姿的感情,引起我們的共鳴。色彩的意象早期較多而近期漸少,那應該是他對色、空辯證的了悟。這首在小孫女剛出生時寫的詩道出了大哥禪境的進展:

   望向蒼穹
   只見長天澄澈
   心塵雜念倏而無蹤
   我驀然醒覺──
   原來
   秋月已圓

讀大哥的詩,我常想到兒時家中曾祖父的對聯、題字。我曾問大哥,他說他並不記得那些字句,但他的詩明明就有許多「蟬琴」、「蛙鼓」、「曇花」、「寶樹」之類的意象,最後還有超越這些色相直指天心的般若與菩提。
如今大哥精選佳作百首出版詩集《回鄉的季節》,曾祖父有知,應該吟詩感慰吧?

簡介

一種盼望弟弟落葉歸根的心情,一縷怎堪兄弟久滯異國的思緒;
只能說,那是兄長的牽掛,是隨著時間而至的淡淡遺憾。

詩人牧林第一本詩集,本書共分四輯:

第一輯──阿勃勒詩語
以花木、抒情為主軸,有歌詠、有抒發。詩裡投射著真情,每一篇都是內心的吶喊。擬人化的筆調,讓無情之物賦予有情生命。

第二輯──回鄉的季節
〈羈旅〉、〈故鄉的春酒〉、〈回鄉的季節〉說出遊子蒼默的辛酸,也流露對兄弟的思念;母愛不只是春暉,更是花香與和風。

第三輯──流星雨
詩人的觸角是敏銳的,不侷限在風花雪月的幻想之中,作者以詩表達了對這塊土地的關懷與憂心。

第四輯──壺中歲月
詩中,對意境的闡述,不在長篇道盡,而在點到為止,讓人回味省思。以出世展現作者的菩提心,歷經滄桑歲月,也領悟生命真諦。

作者簡介

林育民,筆名牧林,台中人。國立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曾任職高速公路工程局中區工程處(三義工務段)、威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營造廠,也曾在職訓局中區職訓中心擔任訓練師。
民國76年,到三義鄉開發西湖渡假村。從購地、規劃到營運,全程參與。在渡假村期間,由於工作在油桐美景與湖光山色之境,自少年既有的詩情開始發酵,此後斷斷續續寫詩。退休後,對佛禪產生興趣,埋首於佛書,作品不乏佛禪意境心得。

目錄

◆推薦序一/張紫蘭 
◆大里杙的故事:我們家的詩人──林育民/林澤民 

◆第一輯──阿勃勒詩語
阿勃勒詩語 
黃金風鈴木 
鳳仙之戀 
春頌──油桐四韻之一 
夏蟬──油桐四韻之二 
秋風──油桐四韻之三 
冬霧──油桐四韻之四 
方寸花園 
情詩十行 
白玉壺 
相思 
惠蓀林場 
春聚 
樹魔 
秋意 
草悟道 
幽蘭 
香水百合 
午後陣雨 
柿子紅了 
仙丹花 
青春的痕跡 
友人送來蔥蘭與腎蕨小盆景 
螢火蟲與油桐花之約 
追螢 

◆第二輯──回鄉的季節
回鄉的季節 
羈旅──寄給飄泊異鄉的兄弟 
故鄉的春酒 
母親 
花嫁 
母女 
海風 
萬聖節 
夜訪南舊金山 
乾旱舊金山 
尼加拉瓜瀑布 
迫降夏威夷 
歸人 
思念 
禪天 
洪樓一夢 
禪語 
輓詩 
清明 
拜城隍 
祖母的新居 
父親的鐵馬歲月 
夢回中區舊街 
探五龍山渡臺祖墓 
弔屈原 

◆第三輯──流星雨
流星雨 
白海豚快捷 
國道的仲夏旋律 
晚宴 
夜鷺 
祖孫 
萬象表演秀 
蟬聲 
初秋的午後雨 
八仙彩色趴 
十字路口的守護神 
伴雲山莊 
白屋 
望梅 
發燒的地球 
魚之哀歌 
永安漁港 
協力車風情 
當黃旗不再飄揚 
藍綠之業 
虛驚 
寒潮 
情淚──龜山島八行詩之一 
萬家燈火──龜山島八行詩之二 
媽祖──龜山島八行詩之三 
連長的故事──龜山島八行詩之四 

◆第四輯──壺中歲月
壺中歲月 
蘭陽平原夜景 
探訪青龍瀑布 
遊梅花湖遙望三清宮 
禪味 
臘八之十一行 
行香 
登大坑玉佛寺 
善光寺 
響鐘 
玄奘寺 
靈巖山寺的小沙彌 
觀魚 
布施 
秋月已圓 
獨居的日子 
佛緣 
自傘自度 
入定 
朝山 
皈依 
佛陀紀念館行腳 
與慧倫法師茶禪 
皚皚惠中寺 
受戒 

◆後記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