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吶喊前後──後現代詩選集
- 作者 /
碧果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7-05
- ISBN /
9789863264231
- 定價 /
NT$
300
- 優惠價 / NT$
270
本書特色
★超現實主義中碩果僅存孤獨的老狼、創世紀代表詩人之一碧果又一經典詩集!
★更趨向單刀直入的後現代主義創作!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生命物象的敘事美學 墨韻論碧果短詩一首〈人形美學〉/墨韻
在詩歌當中,帶著小說和戲劇入詩的作品,與一般的詩歌敘事、或單純的舖敘情節不同。詩人常因個人的生活、寫作喜好,以及慣於寫作的文體,而使得詩歌創作有了新的敘事層面。就以詩人碧果為例,來說明詩人如何以戲劇的筆法,在詩中表現生命敘事感。以及詩歌體物抒情的美學。
「人形美學」由人的外形外相相觸及了生命的本質。而這些外形外象又由觀照外物而內化為「物的生命」「我」的生命。人本是萬物中最靈動的感光體,如花如樹如果如葉之投影化身,是瞬間萬化的活動光體。
現在我們來看詩人如何以人與物之間的生命對照、互融、角色扮演、對話,在敘事結構觀點的變化中,如鏡如光,投影交疊。如風動葉,吹開了一片詩歌的沈思遐想。
在詩歌篇幅有限的方寸之地,詩人究竟如何海涵這些生命之情呢?
如鏡之詩──以「人形美學」為例:
人形美學
與我共謀
共謀我與我之孤獨
為瓷質亮白的一樹杏花
騷然 東牆
此刻正折磨已成魔性的晨光
美在無法遁形的美裡
我唱了兩句野曲
而 唱腔折返
一種感覺 醒了
唔
或許,就是這樣了
一條 未蛹 未蝶的直立的
乃
芽、
根、
莖、
花、
果的,
乃 好色乃焦慮乃瘋狂乃純真乃謙遜
乃 癲癇 乃自大乃艾怨乃淡漠乃膚淺乃
拜神乃可笑的
乃 滴淚的
乃 光體的
直立的
活著的
活的 自己。與
不必:
二○○八年夏季作品
〈人形美學〉這首詩有許多鏡光倒影,共謀當然是兩面的,我與我之孤獨是鏡中鏡,亮白的杏花東牆與晨光是騷然魔鏡。此段鏡影似光束,投影出視覺的亮白。
而「美」與「無法遁形的美」是互照的鏡子;「兩句野曲」,「唱腔折返」是聽覺的鏡子。惟有「耳鏡」具有重重包圍感,因此能在無所遁逃的回音壁中「醒了」。
然而鏡光是立體的,有變形可折射的。於是能容各種生命形相通過,在生命之先,在生命之後,在形形色色之前,在形形色色之後。未蛹、未蝶、在夢幻倒影之前、在具體實相之中,是矗立的樹影,是芽、根、莖、花、果、樹的生命表象一部份。「乃好色乃焦慮乃瘋狂乃純真乃謙遜」,「乃癲癇乃自大乃艾怨乃淡漠乃膚淺…」都是生命光體的特質與反映。是魔性的晨光、是自己與不必、都是也都不是。
詩人首先將「人形美學」聚焦在具生命特質的生命體上,然後又將鏡頭游移在最具生命感的生命花樹上。在陽光下,顯現著煥然的光體,也散發著與花樹同質的光鮮脆弱;當然也同具有盛衰興滅的更迭的特質。色澤質地如靜物之瓷,折射亮白的光體、生長過程、挺立之美,也隱含易碎易裂易墜的可能。然後鏡頭再回到生命現象的本體的人形,內在包裹著一個同樣千變萬化的情感與性靈的特質,而總歸不外「滴淚的易感」、「光體的虛幻」、直立的「未倒」、活著的「存在感」,人形美學的外象與內在情感不停止的呼應,如光影隨形興滅。
「不必」之後的結構,以冒號回到起始的原點,與我共謀,如鏡鏡之相映無窮之相。建構了虛實相映,起末相連,即起即末的循環相扣聯結。
全詩開展,如底片,如X光,如超音波,音頻如一株樹可觸可感,又難以描摹殆盡。
一人獨處的時候,希望透過雙向「成對」關係來印證此時此刻的感受,或者彌補此時此刻的欠缺和不足感。彷彿在底片上觀察過程影像。在形式生活的背後,總希望能活得像自己真正生命。作品表現對實質生命內容的憧憬:
與我共謀
共謀我與我之孤獨
為瓷質亮白的一樹杏花
騷然 東牆
此刻正折磨已成魔性的晨光
齊美爾在論倫布蘭(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 1606-1669)(一九一六年)的開篇,在關於「生命的持續性和表現活動」的論述中說:「生命不是依次出現和消失瞬間的總和。」「生命是絕對的持續,在這樣持續中可合成的片斷或部份都已不存在,持續本身就絕對一如,而且是在所有瞬間作為全體以不同形式表現自身的絕對一如」。是的,生命的每一瞬間都是生命全體,生命不間斷的流動,本身是生命所具有的唯一形式,說亮白的一樹杏花也好,說魔性的晨光也好,說唱腔折返,一種感覺醒了也好,是千姿萬態的流動感浮現,視覺、聽覺、感覺。而未段說:
唔
或許,就是這樣了
一條 未蛹、未蝶的
直立的
乃
芽、
根、
莖、
花、
果的。
如果把樹的生長比作生命的話,每刻都看到不同的外形、生命生長章節,即使消失的過程,也是生命的起落構成形式:
乃 好色乃焦慮乃瘋狂乃純真乃謙遜
乃 癲癇 乃自大乃艾怨乃淡漠乃膚淺乃拜神乃可笑的
乃 滴淚的
乃 光體的
直立的
活著的
透過外化的形式,於是內在的心靈乃被呼喚出來,然後,就立刻作客觀的存在,與引發者處於相同的獨立和自主,而要點仍在
活的 自己。與
不必:
詩末的標點,不僅顯現了生命一連串的外象顯現過程,在結構上回到首段的
與我共謀……。
現實的生命是渾沌的,具有不定的形式,不停留於某些確定的輪廓,但在外於形象,與內於形相之中,總對照了那些存在的種種。
全詩雖以人形為題,但映照了生命的內質生態的流動的過程,以光感,以音聲,以無形無象徵(未蛹末蝶)以有形有象(芽、根、莖、花、果)的紛然之情,歸結於「直立的\活著的\與不必:」
在細節的設計上,末段「直立的」與首段「瓷質亮白」的繫聯,先有「東牆」才可有唱腔的折返。而「非花非樹」的光體是笑與淚並存的生命一體兩面的存在。
詩人碧果詩章,常在抒情中展開敘事結構,發展戲劇情節。不但曲賓白、科介俱全,並且人物扮演上場、走位,獨白對話,若一小型獨幕劇。此詩景移物換後竟令觀者不知我為景,抑景為我。走位的杏花、魔性的晨光,野曲唱腔的音效,共對照「花之騷然」,與「我之孤獨」情境。
簡介
碧果單刀直入的後現代主義創作──
詩的語言,甦醒於直覺的潛意識之中,而後,蛻變為意象詞語。
「碧果的詩是『獨一無二』,別人絕對模仿不了的詩人,他的詩在意象的塑造上,真正的做到令人出其不意,防其不備的驚人效果!
碧果的不變與堅持,早在孟樊與沈奇的評文中說過。孟樊說碧果是超現實主義中碩果僅存『孤獨的老狼』,沈奇則說當年加盟超現實主義的詩人,大多是借道而行,一種策略性運作,只有碧果是從生命內裡作了認同,是終成為自己的藝術歸趨。縱然孤獨成曠野中千山我獨行的一匹狼,他依然是堅持到底。——這就是他的風格。
他自己也說『我的執著如一,清醒如一,使我在黑中看見黑之光亮,看見碩大無朋的黑之花朵。』我們會發現在詩表現上的這種獨特性格正是他被人尊敬與被人敬佩的一面。
而碧果近年作品,且更趨向『單刀直入』的『後現代主義』的創作。碧果的作品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宏觀的』,融入宇宙大千。只是他不太情願活在眾人的掌聲中而已。」──詩人.詩論(評)家 向明
作者簡介
碧果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河北省永清縣,城關南門外。著有詩集《秋‧看這個人》、《碧果自選集》、《碧果人生》、《一個心跳的午後》、《愛的語碼》、《碧果中英短詩選》、《說戲》、《一隻變與不變的金絲雀》、《肉身意識》、《詩是屬於夏娃》等。及編撰中國大歌劇《雙城復國記》、《萬里長城》、《驀然發現──碧果詩集》、《吶喊前後──後現代詩選集》以及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之《碧果的詩》詩選集等。現居於台北市北投區。曾任《創世紀詩雜誌》編委、社務委員、副社長、社長等職。現任《兩岸詩》資訊委員。平日專事寫作。
目錄
■序 鏡內一株甦醒之樹──摘自碧式語錄
■卷一 已然發生
吶喊前後
又是超前傳奇的一天
你享用的無疑就是你自己
誘因在化學變化中
時間‧並非偶然
在一面反芻的鏡景中餵養自己
美在落葉被遞解中
線條抽象一點也好
已然發生
八段後現代活人一個
八段後後現代活人一個
無盡無止的波動是時間
不停旋動的空間
也許
生之翅的巧妙
與孕生心中反覆捕捉的美相遇
櫻與我之在場
邊角上的眉批
街景行腳
引發一切的一切是我
等待轉世的柏拉圖回來
請勿嘲弄影像中的我沒瘋
■卷二 等待未死的等待
風景瘋了
並非結局
子非魚‧汝也非魚
鏡之體
看見
島‧時間之貌
暗喻與人的糾葛
岸
先知與白癡
糾纏我的一只梨子
魚我之我魚
挑戰素描的自己
神諭的舌體。春
我之樹與樹之我
二○一三,春‧我之路與路之我
意味深長的火
夏之午寐之魅
時間之惑
後魚時期
與氧同在
物的後設
門與窗的超現實
一只被素描的梨子
在場的直覺
這裡的咖啡可續杯
我‧小人物一日誌
我的心中有個我
在西門鬧區解構美
因為虹的誕生
等待未死的等待
■卷三 懸絲人的傳奇
懸絲偶人的故事
蛾的誕生
頃刻可解的故事
生之緣由
現代美學
在一句想飛的詩句中
一種傳遞的反思
一切均在進出的情節中相遇
夜是火的妻子
一株激情的豬籠草
瞥目之視江東已無父老
孤獨如我者──給五君子加一
超越滿足的體驗
也許是笛卡兒惹的禍
助動詞僅是時空的外衣
春景在量度我們凹陷的時空
你乃飛行在心中的火焰──弔至友辛鬱
時間之貌
請勿回答苦澀中的所有支點
我之體龐大了起來
無須藏匿與遁形
人本之演出
秋贈
詩人與瘋子的介面
生物空間
視覺生活
■卷四 裸體空間
裸體空間──空間之我與我之空間
法蘭茲‧卡夫卡是誰──焚祭逝世九十周年的卡夫卡
詹明信與喬哀思
鏡象之夜
風景
在等同於被噬為花的驅動中
緘默在清醒中納入美
讀夢與夢讀──記我左眼 失明的感覺
遺忘
渡口‧現在式
夢與櫻的位格
超二元對立熱淚餾釀的一元
以蒙太奇方式展演我與楓之角色
在世界幸福之銜咬中無言以對
■卷五 絕非布偶
A的方程式
絕非布偶
■附錄:生命物象的敘事美學 墨韻論碧果短詩一首〈人形美學〉
■後記:詩我之我詩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