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律師的文字戰場

一個律師的文字戰場

  • 作者 / 江秀雪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7-05
  • ISBN / 9789863264217
  • 定價 / NT$ 250
  • 優惠價 / NT$ 225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14個真實法律案件改編的故事,1位深信正義確實存在的律師。

一句「我要你當我的律師!」,
從此成為支撐威廉斯對法律保有熱情,對正義始終堅持的振奮劑。

為了司法公正,他毅然接手無人願意承接辯護的猥褻案件;
為了避免冤獄,他鍥而不捨地在火災報告中追尋線索;
為了追求正義,他就算一人對上大財團的律師群仍舊奮戰不懈。


本書特色

十四個真實法律案件改編的故事,真實呈現一位鄉下律師事務所的菜鳥律師,如何用生命證明他對於法律的熱愛,對正義的堅持。

一本無論是否法律相關人員都應該看的好書,讓法律人重新燃起當初對於法律的熱情,讓非法律人相信正義不是專屬有錢人的權利。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14個不凡的挑戰,創造一個傳奇人生
(忠誼法律事務所/駱忠誠律師)
  威廉斯
  是一個追求夢想的實踐者,不斷創造一篇篇不凡的故事。
  是一個不肯認輸的堅持者,持續挑戰一個個艱困的案件。
  書中的十四個案件,是十四個不同的故事。且看一個青澀稚嫩的小律師,在大環境之中翻滾、生存。每一個不同的經歷,是其成長路上的試金石,讓他看清這個社會的現實風貌,逐漸蛻變成為一名足以依賴的合夥人。他依靠自己的經驗與信念維持事務所的運營,儘管最後因幾近破產,他不得不走出聯合事務所改而單打獨鬥,但其依然堅持在自己道路上,毫無退卻。也因為他這番不輕易放棄的個性,才能造就出書中這十四個精彩的法律攻防戰。
  書中,我們看得出威廉斯作為一個律師他那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個性,就算眼前是看似毫無勝算的案件,他還是會在絕境之中絞盡腦汁,期望能找出翻盤的機會。很多例子也是因為這樣的堅持,才成功尋得勝利的一絲曙光。他堅信,唯有事實才是最細膩的,在所有情況下也唯有事實站得住腳。
  法庭上多次精彩的攻防戰,是威廉斯帶給讀者的震撼洗禮,也是書中最精彩的一部份。不管是要以小蝦米對上大鯨魚,抑或是面對種種不利的證據,他活用法律人的智慧與經驗,抽絲剝繭直至找出真相。這十四個案子個個令人拍案叫絕,看威廉斯在峰迴路轉的法庭攻防辯論之中如何佔得上風,肯定是讀此書的樂趣所在。
  透過書內的真實案件,讓我們看到美國審判實務真實的一面,包括了審判庭的組成、集中審理、證人詰問、證據能力、陪審制度、法官的選任等,讓人大開眼界,受益良多。首先是關於法官選任的部分,不是透過國家考試,而是從有經驗的律師中去挑選,以避免沒有實務經驗的人來決定審判的結果,此值得作為我國未來司法改革的借鏡。接著,本書也提到了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法律制度,例如:市府要求買房的人簽訂同意書(Annexation),無條件同意市府的徵地要求,在民主的美國竟也會有這樣的制度,實在令人吃驚。可惜威廉斯已辭世,已經無法向其請益相關知識,也就難以一窺上一制度的全貌。當然,透過一個個的案例,我們見到威廉斯如何實踐其對於律師職責的解答:確保客戶的權益與法律賜予的權利,這個解答也解開了我對於律師工作的疑惑,也是我閱讀本書最大的收獲。
  本文作者透過鉅細靡遺地描述,讓每一個案子都有各自的特色。類似傳記的描述手法讓讀者能夠跟著威廉斯一起成長,也讓此書更貼近讀者的視角,儼然讀者自己就陪著威廉斯闖過每一個困境。由於書中十分巧妙的布局,再加上活用對話的方式,使法律事件在閱讀過程中不再這麼枯燥乏味,不多不少的對話,也讓故事因為有了聲音而活過來。作者也不僅僅是描述各個案子的前因後果,更把通篇故事串聯在一起,讓此書有了更完整而耐讀的架構。
  此書,絕非一本無趣的法律專書,而是透過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一個個獨特的案件間之巧妙連結,帶領讀者看到一個偉大的律師威廉斯一生傳奇的過程。不僅是他那神奇的思辨過程,他追求正義的勇氣亦值得讀者為其喝采。《一個律師的文字戰場》,將用一個傳奇故事,引領讀者細細品味這十四個精采絕倫的案子。


【推薦序】理性與感性的對話
(群益聯合律師事務所/陳君聖律師)
  這是一次次行駛在公路上理性與感性的對話,往返小城漫長四小時接送孩子車程中,Schubel律師對未來成為妻子兼助理的秀雪暢談律師生涯的點點滴滴,匯集整理出美國十四個真實生活中的法律案例,有勝有敗,有錯失良機的扼腕,也有千鈞一髮救援成功的痛快。
  十四個案例,件件蘊藏著執業三十一年來對法律的熱情和秉持對司法正義的堅持,終究一生捍衛正當法律程序、無罪推定原則,這也是他不顧一切地橫衝直撞的奮鬥史,其間甚至因小城合夥律師事務所不堪虧損幾近破產,即使出走聯合律師事務所當起一人律師的「單幹戶」,也絕不放棄對法律的愛好。在執業生涯裡,這些案例或許只是小小的浪花,卻是一個法律人對信仰價值的堅持與體現。
  因為服輸,追求委任人最佳利益,還僅是小跟班的他,多方推求最佳方案,讓旅館老闆在拾金案中獲得最大利益,贏取當事人對他的信任成為執業後第一個客戶。
  因為不服輸,堅持司法公正,毅然幫暴露狂疑犯辯護;於萬千不利證據中抽絲剝繭,發現被警方故意銷滅的有利證據,一件沒人敢接看來穩輸的猥褻案峰迴路轉,讓正義終於彰顯。
  因為洞見,鍥而不捨找出所謂專家報告中起火源的謬誤,替苦蹲八個月苦牢的兩名工人,洗刷縱火罪名。
  因為執著,揪出旅館公共設施的缺失,幫葬身旅館大火的單親媽多爭得一百八十萬美元的理賠金。
  也因為大無畏的正義感,不惜為工殤司機槓上×其林公司,在劣勢中奮戰不懈,法庭上一人大戰財團大公司所委任大城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及九位輪胎專家,毫無懼色,雖因資源懸殊,最後未獲陪審團認同而敗訴,但,卻是精彩一役。
  《一個律師的文字戰場》用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突顯十四個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其中或容讓人生疑,律師是否會因蒙昧或利益使然硬拗誤判;但在是非對錯、成敗得失之間,律師無法判定有罪無罪,縱使與民粹道德評價有衝突,依然本著對法律的信仰,依循專業找出真相,維護司法公正性,保障法律賦予人民的權利。
  Schubel律師一本初衷堅守的信念,直到生命最後歲月裡,仍念茲在茲全力捍衛客戶權益,像個實踐者般守護堅持的普世道德與生命價值,不顧一切像大衛王奮勇擊敗巨人、像唐吉訶德執著衝向風車,這一生懸命堅持的「法律之愛」,令人動容;作者秀雪有幸旁觀參與,記錄下第一手最真實的面貌,留了後人評點。


【推薦序】忘年之交
(University of Baltimore School of Law/李岳樵,J.D.)
  「我很喜歡吃阿給,喔!!還有五更腸旺。」這是Scott跟我說的第一句話。
  二○一四年三月底,在一個亞洲律師的聯誼餐會上,看到了這個完全不亞洲的人,我猜想這人應該是來騙吃騙喝的吧,正巧他就排在我拿餐的隊伍前,還竟然開口就跟我說「愛吃阿給」,當下開了眼界,他也就這樣成為我在美國第一個法律界的好友。
  從小我就有個生意頭腦,但不知道怎樣,我還有個當律師的夢,希望有一天可以站在法庭裡為公平和正義去慷慨激昂地答辯;偏偏我又是個過動兒,根本沒辦法靜下來,所有事情裡唯獨念書我沒興趣,當兵期間,聽信了一個法律系的教授說美國律師一個月薪水有個三十萬,又告訴我想賺錢,又想當律師就去美國吧,怎知,這一離開就是十一年。
  我本來當J.D.只是唸唸書,交些朋友,考到牌以後就可以一起打拼事業,但事實根本來就不是我想的這樣。法學院一年級生,為了暑期實習的機會,同學間勾心鬥角互相陷害地追求個人成績;二年級的學生冷漠地暗幹所有的資訊,深怕實習的機會被搶走;三年級後卻變成上課散漫至極,連教授問話也懶得緊張更別說舉手回答。所以我這段時間除了能跟幾個一起水深火熱的同學抱怨,其他時間都是自己在緊張,自己想辦法撐下去。這樣無望的未來,加上每天上課得擔心答不出教授的問題,更得忍受一堆同學的白眼,我肚子裡總是覺得有股火沒處燒。打電話燒回臺灣,家人也不知道該說甚麼,因為根本沒人懂這鬼求學環境,就這樣日子漸漸地消磨掉我想出庭的狗屁夢想。遇到Scott後突然有個知己,兩個都愛車,愛酒,愛槍,愛交朋友。所以每次就算再忙,都很期待可以跟他鬼混,更期待他可以停藥跟我喝酒,或是有機會喝臺灣的金門高粱,自然也突然覺得這條法律之路又變得有趣起來。
  認識才滿兩年,他就畢業了!第一次失去朋友讓我頓時覺得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接踵而來的就業及生活壓力,逼著我把所有跟他有關的事情藏在腦後,不去回想。一直到Scott太太傳來這本書,跟他一起「攪屎」的時光突然又回到我的腦海,讓我因此找到當初的熱情。
  感謝Scott的太太把這些主要的案件集合起來,這十幾個案件除了可以幫助一個法學院的學生找回繼續完成學業的熱情,我相信也可以幫助有意把臺灣司法加入陪審制的前輩,簡單去了解陪審制實務上的難處。整本書的字裡行間裡,她成功地以Scott的口吻描述這些案件,拜讀的每一刻我都能感覺到我這酒肉朋友又跑回來跟我打屁,當第一次一口氣看到第五個案件時,我竟然情緒激動到需要躲進廁所裡整理自己的情緒。
  我老是覺得,我這樣一個連話都說不清楚,每次上課一被教授叫起來,就頭腦空空的學生,以後怎麼出庭?他卻一副無所謂地告訴我:小律師反而沒這個問題,出庭時,有沒有準備才是重點,他說他當年第一個庭他也是緊張地要命,那是個穩輸的案件,又是一個專電菜鳥,人人不敢不買帳的老法官在審理。偏偏就是被他找到法官的任命上出了問題,他也就這樣死也不低頭地硬衝,告訴法官他一定會上訴,就這樣,贏了這個案件,也同時這樣「勇」名遠播。他告訴我:「Young attorneys fight for pennies, but old attorneys fight for their reputation.」所以要勇敢做自己該做的,反正大家都是這樣開始的,這也正是本書的第一個故事「P法則先生」。
  「就地分贓」的案子我也親耳聽過,那是因為有一次我問他,年輕律師都是爛案子那不是很痛苦?他卻笑著告訴我:不一定的,有時候是看感覺,他說當客戶看中意時,就有機會。他有一次被老律師們拉去跟一個難溝通的客戶一起吃飯,席間,一堆律師都說服不了客戶跟對方和解……突然,這客戶轉頭看向他,要聽他的意見,他愣了一下,但立刻也大膽地說出他的想法,沒想到客戶就是喜歡他說的,就這樣被他說服了,案件因此順利和解,他也幫事務所賺進了一筆。可是,不改Scott的詼諧風趣,他說雖然圓滿結束案子,他依舊是菜鳥;雖然啥錢都沒拿到,但他就享受得到個爽快。當時我聽得十分入神,心裡想著如果以後有個伯樂讓我大顯身手,那會有多好,就算沒拿到錢,這樣吐口氣也不錯。
  除了打屁聊天,聊些男人間的話題,我們也曾經認真地討論過正經事,其實應該是說他拿著他那三十年前泛黃的筆記幫我準備考律師牌。只是,就像每次準備期末考的讀書會一樣,最後我們還是變成在閒聊,聊他怎麼選出他想選的陪審員、聊怎麼樣挑出有利於案件的陪審團、怎樣的證據能被法庭採用、他怎樣突破證人的心房去說出足以動搖陪審團思緒的關鍵證詞,也包含怎樣點破動機不單純而做偽證的證人。這些男人拿來臭屁閒聊的豐功偉績,對我當時在精神上是很有意義的。
  我倆沒聊過甚麼正經事,除了考牌,唯一的一件就是他答應幫我開我的律師事務所,雖然跳票了,但我會拿著這本書,也帶著我畢業時他送的預刻有「Esq.」頭銜的名片夾,繼續完成我的律師之路。

簡介

「Life knocks you down but you have to get up. This isn't the end.」──Scott L. Schubel

律師,並非全是冷血利益者,他們也僅是凡夫俗子。
律師,透過對文字的錙銖必較,竭力維護當事人的權益與司法的公正。
律師,需具有冷靜分析法理的專業,對文字的敏銳駕馭,還有對道德正義的高度標準。
律師的責任不在認定對錯,而是在確定司法是否公正、是否給予人民公平對待、程序是否合法?

威廉斯,一位剛從法學院畢業,連執照都還沒拿到的毛頭小子,開始他在鄉下律師事務所的工作。所裡分給他的第一個案件,是一件所裡同事公認穩輸的案件。不服輸的威廉斯想著「再怎麼樣沒希望的案子也要有用心處理過的樣子」。豈料,真讓他抓到法官的漏洞,要求重新指派法官審理,從此跟魔頭法官結下不結之緣……


律師無法判定有罪無罪,縱使與民粹道德評價有衝突,依然本著對法律的信仰,依循專業找出真相,維護司法公正性,保障法律賦予人民的權利。──群益聯合律師事務所/陳君聖律師

類似傳紀的描述手法讓讀者能夠跟著小說人物一起成長,也讓此書更貼近讀者的視角,儼然讀者自己就陪著闖過每一個困境。──忠誼法律事務所/駱忠誠律師

如果您不是律師或法律工作者,透過本書您可以了解律師的思維,而且,未來萬一需要聘僱律師時,您也可以將之作為選擇的參考!──怡睿國際法律事務所/林秀怡律師

這十幾個案件除了可以幫助一個法學院的學生找回繼續完成學業的熱情,也可以幫助有意把臺灣司法加入陪審制的前輩,簡單去了解陪審制實務上的難處。──University of Baltimore School of Law/李岳樵,J.D.

作者簡介

江秀雪

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特殊教育碩士,東吳大學歷史暨國貿系雙學士。

出版品有《牽牽小語1》、《牽牽小語2》、《美國學校是這樣教孩子的》、《美國中學的資優生教育》(新苗文化出版),《美國高中在教什麼?》(秀威資訊出版)

專欄有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雜誌「新知集錦」,《更生日報》法律專刊「小城鎮大律師」。
曾獲「鳳凰網路文學獎」入圍,「海星杯海外紀實文學獎」入選,「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體育教育類」入圍,中時部落格「嚴選優格」。

部落格:http://shoshay.pixnet.net/blog

目錄

【推薦序】14個不凡的挑戰,創造一個傳奇人生/駱忠誠
【推薦序】理性與感性的對話/陳君聖
【推薦序】忘年之交/李岳樵

【第一章、初生之犢】
1、P法則先生
2、就地分贓
3、法院外的階梯見!
4、幫性暴露狂辯護
5、突破偽證心防

【第二章、進入甬道之後】
6、事務所的暗黑面
7、輪胎與「鋅理論」
8、一百八十萬美金的賠償!
9、未成年者的法律保障權
10、怎樣算嚴重過失?
11、算不算人為縱火?

【第三章、法理與官場】
12、幫郡府告市府
13、院子裡的長城
14、槓上法官
15、我居然成了被告!

【尾聲】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