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在雲的背脊上

騎在雲的背脊上

  • 作者 / 洪淑苓
  • 出版社 / 釀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12
  • ISBN / 9789864451487
  • 定價 / NT$ 240
  • 優惠價 / NT$ 216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我喜歡看雲,飛機上的雲海令我驚豔,
日常仰望的藍天白雲也令我幻想那裡是不是有個天外天的秘境。

懷抱著平凡日子裡的新鮮記憶,
讓我們一起騎在雲的背脊上,遨遊天際……


本書特色

以閒適之筆寫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
本書特別搭配攝影作品,圖文並茂地呈現出洪淑苓散文筆下的世界。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感恩分享是一種福份--洪淑苓散文集《騎在雲的背脊上》序】⓪封德屏(文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這些年,每隔一小段時間總和淑苓在一些場合見面。每一次,心情都很愉悅,不曾感覺彼此有什麼改變。雖然時光不免在身上烙下痕跡,我們見面卻是自在恬適、雲淡風輕,不會像多年不見的同窗舊識,一臉驚訝緬懷的表情。
  進入《文訊》才幾個月,就認識淑苓。她那時剛自台大中文系畢業,考進母校中文碩士班。忘記是哪位台大師長介紹的,先是寫了兩篇指定對象的書評,接著是擔任多次專書討論會的紀錄。別小看這個任務,要把一場各家各持高見漫長的討論會,在有效時間內如實記錄下來,並得到每一位與會者的讚賞與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記得她為《文訊》做紀錄的第一場是〈文學批評的時代來臨了?「龍應台評小說」討論會〉,與會者有:顏崑陽、高天生、龔鵬程、詹宏志、馬森、黃慶萱,座談記錄整整兩萬餘字;第二場是〈開放地走向文學之路―龔鵬程「文學散步」討論會〉,與會者有:龔鵬程、余玉照、蔡英俊、張健、林明德、高大鵬、王德威,座談記錄也接近兩萬五千字。現在重讀這些內容仍覺得十分精彩,除了與會者的高見外,淑苓記錄的流暢文字亦功不可沒!
  之後淑苓考上博士班,繼續追尋學問。在學術研究忙碌之餘,仍未忘記她喜愛的創作,詩、散文,依然篇章不斷。通常走上學者之路,許多人就放棄或收斂起自己的文學創作,把大部分時間獻給教學及學術研究,淑苓應該是少數的例外。
  這本書的文章大部分發表在《國語日報》少年文藝版的「愉快人間」專欄,當初是由曾永義教授領銜演出,再由不同的學者專家接續,希望透過簡潔的文字,傳達一些愉快美好的人生經驗。許多人都知道,「人間愉快」是曾永義老師豁達的人生觀。當然,從「人間愉快」的美好祝願,到真正體悟「愉快人間」,是要有一些條件及修為。
  一般都認為中文系的女孩比較多愁善感,那是因為讀多了古人的詩詞歌賦,自然就擬人擬境的把情感投射進去了。其實這是刻板的印象。除了要對生活的細微處,有所感動、感悟,而展現為文字,就更要看個性及才情了。
  從書名《騎在雲的背脊上》,就可感受到淑苓的詩人本質。從飛機窗口看雲,想像雲是一列雄赳赳氣昂昂的戰馬,等待主人校閱;太陽照射下的雲朵,又像極了一匹匹鑲著金邊的五彩絲綢,她想跨上雲峰上的馬背,遨遊天際;阻止先生將撲滿車蓋的粉紫落花拂去,她要再看一眼……。儘管書中的詩人情懷,以及臆想的詩句偶而會跑出來,然而從其他篇章的脈絡及感懷,還是可以看出淑苓從歲月中歷練出的成熟:從十五六歲反覆吟誦〈葬花詞〉,著迷水一樣的林黛玉的「擁林派」,曾幾何時開始欣賞薛寶釵的溫柔敦厚,體會《紅樓夢》不只是兒女情長,更有大家族的興衰滄桑;嫌「俗」不願戴金手鐲,而每逢年節則必慎重的戴上飽含母愛的金鐲子。淑苓跟著歲月前行,依然易感,但明顯多了觀照世事的冷靜與寬厚。
  通常撰寫學術論文要掌握完整資料,理論要清晰,要有創見;而文藝散文要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美,產生趣味的文字,不一定要有事先規劃的題目及綱要,只因感動,牽動了某條神經,或悟出了一些道理,而發之為文。淑苓雖已邁入中年,難得仍保有善感純樸的本性,以及寬厚惜福之心,才會對生活中相遇的人事物,持續保有細微的觀察,逐一採擷醞釀,成為生命中美好的回味。
  作家會隨著年齡及生活經驗,逐漸改變寫作風格。尤其是迥異的生活、環境刺激下,一定會有新的感覺及領悟。本書第四卷,淑苓寫她兩次赴美講學旅遊的點滴鴻爪。遇到新穎的事物,無論是波士頓的松鼠、楓葉,熱情的異國友人,或是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霧中的校園、復活節的烤肉、農夫市場,在丹麥城遇到安徒生……,淑苓記下了她的好奇、探索與感思,讓讀者也跟著她作了一次域外文化之旅。
  在教學研究與家庭主婦之間穿梭忙碌,淑苓仍堅持她的文學創作,勿寧也是一種生活寄託,一種生命情境,既能抒解心情,又能散播喜樂。感恩分享更是一種福份,希望淑苓不斷享福、造福,繼續寫下去。

簡介

「散文的書寫必然有其生活依據與心靈的寫意,既是在記錄世相,也是在書寫人情,而最終底則是一種姿態,一種安頓自我的姿態。」──洪淑苓
作者洪淑苓以閒適之筆,流暢書寫平凡生活中的吉光片羽,再現心靈的真實樣態。全書分為四卷:卷一收錄生活瑣事的臆想與異想,以及牽動心緒的小事件;卷二記錄有趣的事,多與飲食相關;卷三著重人與人交流的火花;卷四描寫居遊美國的異鄉經驗。

作者簡介

【作者/洪淑苓】
1962年生於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國語日報社《古今文選》特約主編、臺大藝文中心創制主任、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訪問教授、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暨合聘教授。研究專長為民俗學、臺灣民間文學、臺灣文學、現代詩。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臺大現代詩獎、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北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詩歌藝術創作獎等。
在教學與研究之外,並有散文與新詩創作。曾出版詩集《合婚》、《預約的幸福》、《洪淑苓短詩選》,散文集《深情記事》、《傅鐘下的歌唱》、《扛一棵樹回家》、《誰寵我,像十七歲的女生》,以及學術專著《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現代詩新版圖》等多部。2016年同步出版散文集《騎在雲的背脊上》、詩集《尋覓,在世界的裂縫》、童詩集《魚缸裡的貓》及詩論集《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攝影/李百珣】
1962年生於臺灣宜蘭,臺大圖書館學系畢業,現任職於臺大社會科學院圖書館。曾任職於藝術學院(現稱北藝大)圖書館、圖家圖書館、The Image Bank(已併入Getty Images)。
愛玩攝影光影遊戲,想要的就是個不一樣。

目錄

感恩分享是一種福份--洪淑苓散文集《騎在雲的背脊上》序/封德屏
自序/洪淑苓

【卷一 騎在雲的背脊上】
花事
茶事
船歌
記得
騎在雲的背脊上
紅樓‧青春‧夢 
春,寒 
海芋的歌唱  
小葉欖仁側寫
偽文青的下午 

【卷二 碧潭好心情】
拖吊車之旅 
山月伴我行 
遠望「一○一」
碧潭好心情 
醉月湖和Starbucks  
夏日小調 
晚風中的笛音 
早餐哲學 
糖果頌 
友情巧克力 
套圈圈 
五十元的禮物 
最後一塊蛋糕 

【卷三 夏日的喜劇】
某教授的感恩家宴 
阿足米粉湯 
夏日的喜劇 
一對金手鐲 
汽球伯 
真正的黃金女郎 
友誼希望工程 
舊雨‧新知 
超物質的友誼 
兩條平線的交集 
一串珍珠 
帶雨的玫瑰 
節日和假日的差別
希望遇見田螺先生
把天衣還給我 

【卷四 馬芬和貝果】
馬芬和貝果 
兩片楓葉 
東方式的心靈 
波士頓夜未眠 
波士頓的松鼠 
UCSB,天氣晴 
T教授研究室的燈光 
有霧的校園 
農夫市集 
在丹麥城遇見安徒生 
洋學校的第一堂課 
米國停電 
到海邊撿mussel 
復活節烤肉會 
Happy Hour 
瑞家的水果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