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文革風暴中的九位大學校長
- 作者 /
汪春劼
- 出版社 /
新銳文創(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6
- ISBN /
9789865716783
- 定價 /
NT$
450
- 優惠價 / NT$
405
文革巨浪之下,無人得以倖免!
北京大學校長陸平、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
蘭州大學校長江隆基、武漢大學校長李達、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彭康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無錫輕工學院院長陳德鈞
在政治與知識的衝突中心,他們無從躲避,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本書特色
文化大革命對教育界和知識界帶來怎麼樣的影響?這些政治與知識的衝突,現在是否仍然存在?
本書帶領讀者從教育者和知識份子的角度,全面性的瞭解文化大革命帶來的影響。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 碾為春泥的芬芳/中共中央黨校黨史部教授 王海光
汪春劼的這部著作,講的是九位大學校長的文革遭遇,囑我作序,卻之不恭,勉為其難。其難一,按文革時期的話說,大學是所謂「知識份子成堆」的地方,是非本來就多,為歷次政治運動的重災區,文革中更是成為各種矛盾衝突的漩渦中心,許多事情錯綜複雜,難以論說清楚。其難二,中共的大學校長,其職業角色存在不可調和的內在衝突,既要作為中共的教育工作領導者的角色,在學校中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又要扮演知識和知識份子守護者的角色,從事培養專業人才的工作。在歷次政治運動中,他們都是處在風口浪尖上,躲不開,避不了,「既剃過別人的頭,也被別人剃過頭」。評說起來,這也是不好一概而論的。
本書講述了九位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長陸平、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蘭州大學校長江隆基、武漢大學校長李達、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彭康、中央音樂學院的校長馬思聰、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無錫輕工學院院長陳德鈞。其中,李達、馬思聰二位為知識家,其他七位都是革命家。政治與知識的衝突,在他們身上有很多細節的反映。
能夠在一九四九年之後出任大學校長的知識家,基本都是民國時期成名成家的專家學者,是以專業知識出道的社會名流。他們在政治上膺服於新政權的領導,經濟待遇上屬於令人眼紅的高薪階層,性質上是有職無權的「政治花瓶」。其中,一些專業知識與政治關係疏遠的專門家校長,在這個過程中是自我邊緣化。如書中所說的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音樂家馬思聰,對學校管理是無權置喙的,只能識趣地去搞自己的音樂。他們是幸運的,專業給了他們疏遠政治的機會,只是到文革才遭到了滅頂之災。一些專業知識與政治關聯比較密切的專門家校長,則很快由於他們的知識不合時宜,而遭到政治打壓,被邊緣化了。如北京大學校長馬寅初,因「新人口論」與毛澤東的觀點不合而被打壓,遭到有組織的全國規模的聲討。
更要命的是,政治上的這個「適宜」是不斷變動的。這個時期的「適宜」,可能就是下個時期的「不合時宜」。書中講的武漢大學校長李達的事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李達是中共創建者之一,與毛澤東交誼深厚,脫黨後以教書為生。一九四九年後出任武漢大學校長,致力於宣傳毛澤東思想,所論為毛澤東首肯。上有最高領袖的護佑,下有學界理論權威的身份,這是得天獨厚的殊榮。但李達在兩件事上犯了大忌,一是公然反對大躍進的「扯大炮」和胡作非為,二是不慎說出了毛澤東參加中共一大時並非黨員的實情。特別是李達與地方黨政領導的矛盾,關係越來越緊張。當地最高黨政首腦王任重,藉文革發動之機,把他作為「牛鬼蛇神」拋了出來,批鬪致死。李達之死,本質上還是知識與政治的矛盾。李達是努力要跟上政治的變化,但政治卻越變越不上軌道,最後要了他的老命。
如果說政治與知識的衝突,在專業知識分子身上有其必然性,那麼,在革命家出任的大學校長中,這個衝突不僅同樣存在,而且其角色衝突的矛盾更為複雜。這些出任大學校長的中共幹部,能夠系統地接受完高等教育的其實不多,有留學背景的很少。很多人沒有完成大學學業,不少人還是中學文化程度。他們是作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執行者,去擔任高等院校掌門人角色的,一開始就是「外行領導內行」。另一方面講,這些革命家校長雖然大都缺乏系統的專業化知識訓練,搞教育更是半路出家,但在中共黨內都是一時之選的知識人才。經過十幾年教育工作的實踐薰陶,已是專業化或半專業化了,同時政治邏輯和教育邏輯的衝突,在他們身上有更為複雜的體現。
本書所講的七位由革命家出任大學校長的文革遭遇,不是單純地就文革講文革,而是把他們的文革遭遇放到了一個歷史的因果鏈上。文中用了「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的古語,以示因果還報;還用了「喝狼奶長大」的新詞,以示教育者的教育失誤,自食其果,遭到報應。這當然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實際情況可能還要複雜得多。這裏既有政治大氣候的共性因素,也有個人作為的特殊因素。大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會有一個層累的過程,很多事情只有前後對比著看,才能看出端倪。
比如北京大學聶元梓等七人的第一張大字報的出臺,搞垮了陸平為首的北大校黨委。過去的陳說是康生在背後搞的陰謀。這實在是太抬舉康生了。這張大字報的出臺,從背景原因說,是從一九六四年的北大社教運動來的。當時,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張磐石帶阮銘等人到北京大學搞社教,整陸平為首的北大黨委。聶元梓這些人都是北大社教運動中的積極分子。一九六五年「二十三條」下達後,彭真和北京市委支持了陸平一派,壓了聶元梓一派。「五一六通知」下發後,聶元梓他們意識到彭真出事了,就寫了這張攻擊北大黨委和北京市委的大字報。為毛澤東利用,作為了發動文革的旗號。而北大社教中的矛盾,又是與一九五九年的反右傾運動有關。當時,北大和人大組成「人民公社調查組」,由剛從人民大學調任北京大學副校長鄒魯風負責,實事求是地反映了一些情況。在廬山會議後,此事被追查,彭真推脫責任,鄒魯風被批,憤而自殺。這在北大教師幹部中引起了很大不滿。再往前溯,就說到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運動了。北大是反右派運動的重災區。前來接任北大校長的陸平,德才能力比不上前任江隆基,反右下手很重,許多人對陸平很不滿意。如果再往前追,還有北大教職工中的派系矛盾。北大當時的中青年教師和幹部,主要是兩類人:一是根據地來的和調幹生的幹部;再一是國統區搞學生運動和白區工作的幹部。這兩類幹部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都有很大差距。北大社教運動中,這些搞學運和白區工作的幹部,很多人都成了挨整的對象。僅就北大新歷史看,也足見大學校長的難當。
對於這些革命家出身的大學校長,他們既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教育者,又是在學校貫徹中共教育路線的掌門人,最糾結的問題可能就是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具有教育抱負的校長,在左右平衡中會更「右」些。具有政治抱負的校長,在左右平衡中會更「左」些。如江隆基在北大反右時總是下手太軟,蔣南翔在一九六四年高校抓「反動學生」中的故意放水等等,都屬於「右傾」的。在政治運動不斷席捲下的中國高校,政治性較強的左撇子幹部,總是比較得分的,包括校長在內,都是以左整右,長期以往也就不知其左了。反智主義發展到文革,「洪洞縣裏無好人」,大學校長群體幾乎全部都被拿下,雖罪名各異,但殊途同歸。
在我們感歎這九位校長的文革遭遇時,還要看到,他們經歷過的知識與政治的衝突,現在仍然還在繼續著。現在中國學界很有問鼎諾貝爾獎的宏願,但實際上的做法是事與願違。知識規律表明,知識與政治的衝突越小,產生的知識價值也就越大。如果大學校長都能夠為學術跑龍套,而不是為政治跑龍套,這也就是學界有望所在了。
至此,本該收筆,但書中所述又刺激起了我少年的往事記憶―我家在曲阜師範學院,親眼目睹了一個大學校長的文革之死,正好借這次寫序也記錄於此,以成十全之數。
簡介
文革風暴降臨時,他們首當其衝,坐在火山口上。
在視知識如糞土的極左時代,他們飽受肉體折磨與精神摧殘,更有人死於學生之手……
本書講述九位大學校長的文革遭遇,包括北京大學校長陸平、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蘭州大學校長江隆基、武漢大學校長李達、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彭康、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無錫輕工學院院長陳德鈞。除李達、馬思聰二位為知識家,其他七位都是革命家。受極左思潮的衝擊,大學校長的角色存在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既作為中共的教育工作領導者,在學校中必須落實共產黨的各項政策;又要扮演知識守護者的角色,從事培養專業人才的工作。政治與知識的衝突,在他們身上有很多細節的反映。本書帶領讀者從矛盾衝突的漩渦中心,瞭解知識份子處於文革重災區,那多舛命運、身不逢時的靈魂掙扎。
作者簡介
汪春劼
歷史碩士。曾任教於西北大學、山東大學,現為江南大學教授。出版的專著有《地方治理變遷——基於20世紀無錫的分析》、《校長風度》、《文革風暴中的九位大學校長》。
目錄
推薦序:碾為春泥的芬芳/王海光
引言
「全民聲討」的北京大學校長―陸平
政治掛帥時代的清華校長―蔣南翔
為文革祭旗的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
被貶出京城的蘭州大學校長―江隆基
未能善終的武漢大學校長―李達
死於學生之手的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彭康
離「家」出走的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
狂風大浪中捍衛良知的校長―賀綠汀
兩落兩起的無錫輕工學院院長―陳德鈞
後記/汪春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