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 第28期
- 作者 /
劉秀美、宋如珊主編
- 出版社 /
中國現代文學學會
- 出版日期 /
2015-12
- ISBN /
7164842380287
- 定價 /
NT$
300
- 優惠價 / NT$
270
本書特色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左翼文學的傳統與後傳統】
莊華興(馬來西亞國立博特拉大學外文系高級講師)
徐秀慧(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經蘇聯解體、冷戰落幕與中國改革開放系列事件之後,左翼思想在上世紀末漸趨退潮,左翼文學逐漸被淡忘。2009 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馬克思主義的幽靈再度被喚起,重新激起第三世界知識界對左翼思想與文藝生產的探討。各地左翼思潮與文學的生產雖受其內部因素制約,卻無法否認左翼本身的國際主義思想的世界性擴散與跨區域蔓延。在亞洲,東北亞的左翼書寫即和周邊地區如臺灣和東南亞馬華左翼書寫形成某種程度的關係,從戰前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七○年代末方逐漸退潮。大陸文革對臺灣鄉土文學論爭與七○年代馬華極左文學文化場的沖擊令人記憶猶新。這種關係在冷戰初始英美帝國主義橫行亞洲之際並未中輟,1955 年萬隆會議是它的觸發媒介,亦由此促成了左翼陣營所理解的第三世界理念。從國際主義到第三世界,其中的內在聯繫經常被忽視。然而,它在文藝生產與文藝場域之間的互動卻非常顯著。
蘇敏逸與吳舒潔的論文,各自探討了冷戰結構下分斷的海峽兩岸關於革命與烏托邦的敘事。蘇敏逸爬梳了《三里灣》、《山鄉巨變》、《創業史》這三本代表「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長篇小說,如何遵循毛澤東提出從「新民主主義」進入「社會主義」的建國歷史進程,逐步完成「廢除土地私有制」、「農業集體化」的社會主義國家目標,形成「共產黨(國家、毛澤東)─作家(知識份子)─農村(農民)」的緊密結構。蘇敏逸認為雖然歷史證明了「農業集體化」路線的失敗,但是這些作品分別展現了具有農民身分意識的趙樹理,帶有左翼知識分子抒情性格的周立波,以及來自革命老區資深黨員的柳青,這三位作家如何將文學書寫與政治實踐高度綰合。回顧這段歷史,考察這段不脫實驗性質的社會主義體制的實踐經驗,如何更進一步探討「農業集體化」路線的失敗與作家烏托邦想像之間的落差,或許將能提供更多關於思想與體制的反思。
彼岸的社會主義實驗落空,從彼岸到此岸,吳舒潔的論文從陳映真早期的小說〈加略人猶大的故事〉改寫聖經中的猶大形象,探討尚未成為左翼青年的陳映真,在其中寄寓了身在此岸的他,對無法表述的彼岸革命理想視之猶如宗教信仰般的求索與思想困境。吳舒潔認為從閱讀魯迅與左翼禁書而盜得革命之火的陳映真們,因誰也不曾見過彼岸新世界的紅色祖國,他們的烏托邦裡只有抽象的理性和行動,但陳映真卻經由改寫猶大的故事,以宗教般的啟悟,渴求對彼岸新世界的召喚成為可見可感的實在,以落實他們的革命主體位置。就此而言,1950 至1960 年代分斷的兩岸左翼知識份子又似乎共享著同樣的烏托邦共同體的敘事?
誠然,談左翼文學無法與冷戰脱鉤。一方面它對臺港與東南亞左翼華文文學形成不小的冲擊,另一方面加速催生了當地的文學新地貌。六○年代或更早,現代主義文學在臺、港與東南亞的登陸與萌芽,隨着冷戰檔案相繼解密,文學史脈絡轉為更清晰。其中一個觸發點來自冷戰研究的興起,西方冷戰史學者如Frances Stonor Saunders, Andrew N. Rubin 的著作出版後旋即引起學界的重視,二書中譯本─《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帝國權威的檔案:帝國、文化與冷戰》先後推出,在華人社會引起不小的震撼。2010 年臺灣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春季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辦「中國視角下的冷戰與東亞文化政治工作坊」,期間各地相繼召開各種大小會議與工作坊等,彌補了過去東方學界研究冷戰期文學敘事的片面性。然而,仍有不少問題待有心人進一步挖掘與探討,譬如如何理解五、六○年代東南亞華人文藝敘事傳統的交替與審美品味的汰換、冷戰年代普遍存在的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筆戰現象,冷戰時期的文學跨界經驗與文學主體與文學共同體的辨證關係,以及冷戰華語文學敘事如何與當下全球化華語語系文學話語的焊接等議題,都有待進一步探究與釐清。
中共建政後,在東西冷戰氛圍中,中蘇協議分工在東方和歐洲承擔義務、擴展勢力,中共政權暗中向東南亞地區輸出革命。除了支援在地的武裝對抗,也在香港出版文藝雜誌與書刊,「面向南洋」,爭取東南亞華僑支持。陳偉中的論文從五、六○年代冷戰時期,探討了大陸出資的兩份左翼期刊如何以香港為中轉站,把中共左翼意識形態輸入南洋華僑社會,為尋求冷戰期間東西權力平衡的需要。文章點出了僑委會的關鍵性角色和冷戰的催化作用,為以往單向的反共話語提供了更為全面的視角。
許德發梳理了現實主義進入中國現代文學場域,得出它跟中國的近代危機息息相關的觀點,突顯了現實主義在清末民初至五四時期所發揮的文學力量「是與相當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相聯繫的」。他也認同當時中國文壇明顯誇大了文學理論的力量,梁啟超的「開啟民智」的工具論文學觀是有力的證明。許文在結構層次上有跡可尋,卻也不難看出其論述的推演以美國安敏成為獨好。由於論述上頗為頻密跳躍,限制了文章的縱深挖掘。在論及1920-1930 年代的南洋社會性質時,作者指出了它的內在原因,即文化根基的破碎化、淺層化結構性問題,因而無力抵抗文學的政治化。面對當時馬來亞殖民地情境,以及自身文化內在條件的貧乏,「那一代文人不重人道、道德、政治關懷恐怕才是問題。」間接點出了創作思想的選擇並無法自外於時代性質。在什麽時代底下,文人遵循何種美學風格,實際上並不難理解。脫離時代脈絡以及對時代性質的不理解,甚至把政治與現實置於美學對立面,而無視於審美的時代性,這就是當下所見對寫實主義的偏執性要求。
由此,我們想到當下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而作家迫切需要的又是一種怎樣的表達形式與思想?這也是策畫本專題「左翼文學的傳統與後傳統」之本意。許德發的論文敘述文學介入政治的後果之後,引鄭國慶看法,提出今人對待文學應有的態度:「文學『介入』必然是『文學』的,因此文學知識分子若要繼續保持文學回應現實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切合自身對現實的體悟與洞察的適當的美學形式。所以如何創造出闡釋個體對於人生與歷史發現的深刻的文學形式,其實這就是文學知識分子介入現實的方式。」一方面,他沒有棄絕現實,另一方面,他卻毫無保留地相信「文學」(或美學)的絕對自足與自主性,也許這是他樂於見到的與政治隔絕的寫實主義美學。但文學如何可能不介入政治(相對於文學的政治化或文學為政治服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性質的文學如何可能脫離意識形態,許文並沒有說明,值得其他研究者進一步探討。
本專題原期待能擴及上述各論點或議題,惟部分論文未能通過審查。又討論亦未臻理想,除了說明學界對議題的生疏,不排除當下的文學研究典範仍然根深蒂固,研究視角的轉換(或容許多元視角並存)在短時間內似乎並不容易調整過來。
簡介
一群愛好文學的夥伴,深覺現代文學的應用性高過於古典文學,據於時代的需要,應該更重視現代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於是共同發起成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期望凝聚現代文學的愛好者。為凝聚現代文學的愛好者,開發新世紀現代文學的新境界,《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2004年3月正式創刊。
*本刊為有審稿制度的學術性刊物,於每年六及十二月份出刊。歡迎投稿。
目錄
【專題論文:左翼文學的傳統與後傳統】
左翼文學的傳統與後傳統/莊華興、徐秀慧
建造社會主義烏托邦:從《三里灣》、《山鄉巨變》、《創業史》看中國五○年代「農業合作化運動」小說的結構模式及風格差異/蘇敏逸
左翼的信仰之難──讀陳映真〈加略人猶大的故事〉/吳舒潔
冷戰格局下「面向南洋」的香港左派文藝刊物─以五六十年代的《鄉土》、《文藝世紀》為例/陳偉中
文學如何「現實」?──馬華文學現實主義中的政治介面(1919-1930)/許德發
【一般論文】
雕像與流水:論馮至對里爾克詩風的接受和轉化/余君偉
東北之行、報人視角與穆旦「內戰」時期寫作的重構/姜濤
抒情與寫實:重釋也斯的「生活化」詩歌主張/王家琪
【前期篇目】
【稿約】
【撰稿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