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村上春樹研究 輯二

國際村上春樹研究 輯二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村上春樹用自己的語言風格表達內在的自我,
像是在漫長的跑道上昂首前進,堅定地走自己的路,
自我詮釋這一路的風光,鋪陳出獨有的村上風文學。


本書特色

村上春樹的書輯雖受市場肯定,但卻遭到學術界一定程度的冷遇,至今也沒有研究專刊。《國際村上春樹研究》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本書共收錄13篇專文,並以《海邊的卡夫卡》焦點,翻譯多篇日本重量級學者的文章,以饗喜愛村上春樹作品的讀者。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本書共收錄13篇專文,並以村上春樹之《海邊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為研究重點。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黎活仁(Wood Yan LAI),男,一九五○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哲學博士。現為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研究員。著有《盧卡契對中國文學的影響》(1996)、《文藝政策論爭史》(2007)等。編有《柏楊的思想與文學》(2000)、《香港八十年代文學現象》(2000)、《柳永、蘇軾、秦觀與宋代文化》(2001)、《瘂弦詩中的神性與魔性》(2007)、《閱讀白靈》(2012)、《閱讀向陽》(2013)、《閱讀楊逵》(2013)等數十種,以及《國際魯迅研究》(國際學報)。本書總編輯。

林翠鳳,女,一九六六年生,臺灣彰化縣人。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著有《鄭坤五及其文學研究》(2005)、《王國維之商周古史研究》(2011)、《黃金川集》(2012)等。主編有《鄭坤五研究》(2004)、《臺灣旅遊文學論文集》(2006)、《洪寶昆詩文集》(2007)、《中華歷代巾幗詩人名作選》(2008)、《大彰化地區近當代漢詩論文集》(2011)等。

李光貞(Guangzhen LI),女,文學博士。現為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教授,山東省日本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二○○八年至二○○九年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擅長日本近現代文學、日本文化與文學等方面的研究,專著《夏目漱石小說研究》(2007),獲2013年山東省第二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多元視野下的日本學研究》(2010),獲2011年度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類三等獎。

目錄

黎活仁
【到北九洲訪尋村上春樹:我的文化苦旅】
序:北九州へ行って村上春樹を訪ね回る:私の文化苦旅
《海邊的卡夫卡》專輯/『海辺のカフカ』特集
邱雅芬
【村上春樹戰爭觀的集大成之作:《海邊的卡夫卡》論】
村上春樹戦争観の集大成作品:『海辺のカフカ』論
島村輝著,白春燕譯
【《海邊的卡夫卡》在日本如何被解讀──少年卡夫卡與《少年卡夫卡》】
『海辺のカフカ』は日本でどう読まれたか─カフカ少年と「少年カフカ」
松田和夫著,白春燕譯
【成長與自我破壞──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與法蘭茲•卡夫卡《在流刑地》】
成長と自己破壊─村上春樹『海辺のカフカ』とF-カフカ『流刑地にて』
德永直彰著,白春燕譯
【往黑暗的深處──以《海邊的卡夫卡》為中心】
闇の奧へ─『海辺のカフカ』を中心に
小島基洋、青柳槙平著,白春燕譯
【《海邊的卡夫卡》論──迷宮的卡夫卡】
『海辺のカフカ』論:迷宮のカフカ
白春燕
【村上春樹長篇小說《海邊的卡夫卡》的日本研究概況】
村上春樹長編小說『海辺のカフカ』に關する日本研究概況 付錄:
『海辺のカフカ』日本研究論文一覽
翟二猛
【重寫英雄原型:《海邊的卡夫卡》的敘事研究】
英雄典型の書き直し:『海辺のカフカ』の敘事研究
翟二猛
【少年卡夫卡的故事】
少年カフカの物語
【《挪威的森林》到《1Q84》】
『ノルウェイの森』から『1Q84』へ
黑古一夫著、林嘯軒譯
【《1Q84》批判──村上春樹去向何方?】
『1Q84』批判─村上春樹はどこへ行く
喜谷暢史著,孫立春譯
【跨越無望之愛的生者與逝者──論《挪威的森林》】
愛の不可能を超える生者/死者─『ノルウェイの森』論
風丸良彥著,吉田陽子譯
【從「青豌豆」至「青豆」──《1Q84》之後再讀《挪威的森林》】
「グリーンピース」から「青豆」へ:『1Q84』後に読む『ノルウェイの森』
徐忍宇著,李葉玲譯
【創作中的自我「介入」──〈蜂蜜餅〉論】
村上春樹「蜂蜜パイ」論—書いている自分への「コミットメント」
黎活仁、伍文芊
【〈出租車上的男人〉研究:以容格心理學「共時性」作一分析】
『タクシーに乗った男』研究:ユング心理学「シンクロニシティ」による分析
黎活仁
【總主編的話】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