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從「在地」到「台灣」──「本格復興」前台灣推理小說的地方想像與建構
- 作者 /
洪敘銘
- 出版社 /
秀威經典(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12
- ISBN /
9789869209793
- 定價 /
NT$
540
- 優惠價 / NT$
486
推理小說中的犯罪空間,是受害者、兇手與偵探的角力場域;在案件的謎團之外,作家們如何建造屬於台灣的故事舞台?
本書特色
●蒐羅台灣推理名家林佛兒、既晴、楊寧琍、葉桑的作品,並觀察其中對「台灣」的場域建構
●走訪著作中的案件,進入作家筆下的偵探身體,重回犯罪現場發現在地的軌跡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相關影片
20151205雨夜後的黎明──屬於臺灣推理小說的本格復興與未來(跨界相對論系列二)Part1
20151205雨夜後的黎明──屬於臺灣推理小說的本格復興與未來(跨界相對論系列二) Part2
20151205雨夜後的黎明──屬於臺灣推理小說的本格復興與未來(跨界相對論系列二) Part3
20151205雨夜後的黎明──屬於臺灣推理小說的本格復興與未來(跨界相對論系列二) Part4
名人推薦
【以「本土」為起點——台灣推理小說的再閱讀】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 黃宗潔教授
對於我這一輩所謂「五六年級」的世代來說,東方出版社的《亞森羅蘋全集》和《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可能是很多人最早的推理文學啟蒙書與集體記憶吧。僅管那時對於「偵探」、「推理」仍是似懂非懂的年紀,但是彷彿永遠多霧陰冷的倫敦、早餐桌上「新月麵包」(那時還沒有「可頌」這個詞)搭配熱咖啡的組合,就成了年幼時最早的異國想像。及長,克莉斯蒂筆下的白羅、馬波小姐……慢慢加入了這個由福爾摩斯領軍的名偵探系譜,他們共同形塑出當時的我對「推理小說」的理解,直到後來,接觸到松本清張的《砂之器》、錢德勒《漫長的告別》……我才發現推理小說迷人的另一面。
事實上,充滿著懸疑難解的謎團,以及無論華麗莊園、古堡密室、陽光海灘、火車飛機,都有可能(或者應該說「必然會」)出現謀殺案,謀殺手法則毫不例外機關算盡,只有最聰明的神探和最機智的讀者才能看穿……凡此皆是前述那以福爾摩斯為首(福爾摩斯並不是文學史上最早的名偵探,只不過他是多數人最先認識的那一位)一長串名偵探清單所建構出的推理小說主流景觀,在西方稱為「古典推理」,流傳到日本之後,則將承繼此種「正統」精神的寫作稱為「本格推理」。在這類作品中,推理是一場偵探與罪犯、作者與讀者智性上的華麗對決,它是愉快的冒險,追求的是精緻、聰穎、「別出心裁」的謀殺手段,破解罪犯設下的陷阱,就是偵探與讀者的任務。至於犯罪動機、犯罪的「現實性」,則非這些小說最重要的考量。
可以想像的是,這樣的敘事方式必然不可能讓某些作家與讀者感到滿足,其後,漢密特揭開了推理小說「美國革命」的序幕,他提出真正的犯罪是出現在「殘酷大街」(mean street)上的主張,不同於古典推理中「安樂椅神探」只要閉門家中坐,就可以運用「小小的灰色腦細胞」破案,這些冷硬派小說的偵探,往往必須在殘酷大街上直面黑暗,這類作品也因此更能反映現實。傳到日本,冷硬偵探固然也後繼有人,但更多作家將關懷觸角放置在各種社會問題的挖掘上,而有了「社會派」這樣的類別。
「古典vs.冷硬」、「本格vs.社會」這看似對立的小說風格,背後所牽涉的,其實是歐美推理與日本推理中,解謎趣味與現實關懷兩種精神價值的角力與對話。觀諸台灣推理小說的接受脈絡,不難發現這兩種價值的糾葛與拉扯不但始終存在,推理小說在台灣似乎還擺脫不掉另一個尷尬的議題,那就是,到底什麼才是「台灣推理小說」?同樣是吸收歐美推理的養份,但日系推理無論是「本格派」或「社會派」,似乎都很快發展出自己的風格印記──想想柯南和金田一裡面對「釣魚線殺人」近乎迷戀般的執著、總是斷水斷電的暴風雪山莊、西村京太郎最擅長的「鐵路謀殺」系列、宮部美幸對於少年犯罪的挖掘……彷彿都具有鮮明的「日系色彩」,那麼「台灣推理」呢?什麼樣的推理小說才是具有「辨識度」的台灣推理小說?成為台灣推理作家急欲解答卻又沒有共識的問題,也是本書作者敍銘思考的起點。
有趣的是,相較於歐美推理從古典到冷硬的發展路徑,台灣推理小說卻彷彿逆向操作,借用陳國偉的說法,早期台灣推理主要循著「歐美製造,日本加工,輸入台灣」的模式。但在輸入的過程中,歐美原初古典推理的養份已經被稀釋了,作為早期推理小說引介與創作重要代表的林佛兒,他推崇的是松本清張的社會關懷路線,並以此做為個人的書寫實踐,使得八O年代以來的台灣推理場域的主流價值,更傾向於表現風土民情、反映社會、貼近時代,甚至進而表現「台灣意識」的精神,推理小說在文類敘事上原本所著眼的謎團核心反倒成了其次的問題。因此許多推理讀者對於八O年代推理小說的不滿,也就在於裡面的「詭計」往往牽強荒誕,過度訴諸巧合或不合常理,違反了推理小說「原初」在智性上追求的價值。換言之,輸入時的錯位帶來了逆向的定位焦慮,於是二OOO年後的台灣推理文壇,出現了「本格復興」的訴求,強調推理文學在美學與敘事上應回歸到更「本格」的實踐,以確保文類性質的鞏固。
但是此一「復興」的過程,卻也不免讓人產生更多疑惑:將暴風雪山莊換成台灣「在地」的地點,將小說中的謎團詭計置入一些「本土」的元素,就謂之走出台灣推理獨特風貌了嗎?或者這只是一種換湯不換藥的「日式推理再加工」?另一方面,「社會關懷」與「本格精神」兩者難道就註定只能非此即彼、難以融合嗎?「城市/鄉野」、「本土/異地」、「日常/異常」這些同樣看似二元對立的概念在台灣推理小說中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運作?敍銘認為,要回答上述問題,必須先釐清台灣推理小說在地的實踐,而這又勢必要將眼光拉回八O年代的推理世代,方能更全面地重省推理小說這個文類在台灣在地化的過程與困境。因此,他選擇以「本格復興前台灣推理小說的地方想像與建構」做為切入的視角,藉由細緻地梳理八O年代以來台灣推理小說創作的內涵,試圖找出「本土」、「在地」、「台灣」這幾個語彙在推理小說譯寫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當地名、街道做為辨認小說場景的訊息時,這些地方究竟只是一個可以隨意替代的「符號」,還是可以因此召喚我們的地方想像甚至本土認同?在這些較早期的作品中,又有哪些線索可以成為我們理解與追求台灣推理小說辨識度的價值?凡此,皆是敍銘本書探尋的重點。
記得敍銘在大學時修習我所開設的「大眾文學」時,就已展現他在表達與思辯能力上的優異特質,到了研究所,他更是少數對於研究議題能試圖開展出自己一套論述系統的學生。與其說指導他撰寫論文,不如說是共享了一趟台灣推理小說的閱讀之旅,我也因此認識了許多過去不見得細讀,卻非常有意思的小說。如今敍銘的碩論即將付梓,深感與有榮焉。相信無論就台灣推理小說的研究場域而言,或是從「空間」與「地方」的概念切入,將推理小說作為台灣文學在建構主體性時的一種實踐形式來思考,本書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祝福敍銘這本書。
簡介
本書將從本格復興前的台灣推理小說敘事中,反映出人自身透過日常經驗界定「地方」,進而連結「台灣性」的現象,探討台灣推理在地化的發展歷程中,如何轉化外來推理的典範,並確立台灣的本土文類與文化主體性。在此過程中,小說中的「地方」與推理敘事之間的相互扣連,使得在文學作品的閱讀之外,更可以延展出早期台灣推理小說對「台灣」的書寫嘗試與理解可能;這樣的取徑角度,又對應當代台灣推理文學場域的景觀與空間敘事,將形成對台灣推理小說新的認識與閱讀視角。
作者簡介
洪敍銘
1987年生,現於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攻讀博士學位,曾獲華文文學系碩士學位暨畢業成績優良獎、「斐陶斐榮譽學會」榮譽會員、第二屆楊牧文學研究獎、東華文學獎小說、散文獎、東海岸文教基金會徵文獎等,曾主編《同聲與變奏——國立東華大學中文能力與教養學生作品集》、《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
現為《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主編、東華大學「閱讀書寫」工作室召集人、課程講師。
目錄
【推理研究不易,銘聰慧難得】
【以「本土」為起點──台灣推理小說的再閱讀】
【彭序】
【自序】
【第一章 探討的起點】
第一節 世代推移中的本土書寫
第二節 「本土推理」與「在地性」釋義
第三節 台灣推理研究綜觀
第四節 在地性取徑與本書架構
【第二章 「本格復興」前台灣推理小說的面貌與演變】
第一節 台灣推理小說的創作脈絡與系譜
第二節 台灣推理小說的面貌
第三節 「台灣推理」的想像
【第三章 台灣推理小說的「在地性」建構】
第一節 建立「區位」:在地性的邊界
第二節 「場所」精神:在地性具象化的場域
第三節 「地方感」的形構:在地認同與身分
第四節 在地性的反思:從地方性到台灣性
【第四章 台灣推理小說中的城市與犯罪空間】
第一節 描繪推理場景:城市的想像與追尋
第二節 構築推理場景:城市的界定與建構
第三節 推理的線索:城市中的在地性物件與元素
第四節 尋找犯罪空間:日常/異常的再現
第五節 錯誤的推理:偵探身體與在地空間的角力
第六節 推理的結局:現代化下的「台灣性」建立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台灣推理小說的再認識
第二節 台灣推理文學書寫與研究之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