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晚清新小說簡史
- 作者 /
歐陽健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10
- ISBN /
9789863263456
- 定價 /
NT$
350
- 優惠價 / NT$
315
本書特色
一、按晚清歷史的變易和小說創作的特點,揭示了晚情小說發展的階段性。
二、重新評價前人論述過的名著。
三、對新發現的大量作品,作了公允的實事求是的評介。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自秦漢以來,與世界接觸最緊密、聯繫最頻繁的中國學術非當下莫屬,這是全球化與現代性語境下的必然選擇,也是學術史界的共識。一批優秀的中國學人不斷在世界學界發出自己的聲音,促進了世界學術的發展與變革。就這些從理論話語、實證研究與歷史典籍出發的學術成果而言,一方面反映了當代中國學人對於先前中國學術思想與方法的繼承與發展,既是對「五四」以來學術傳統的精神賡續,也是對傳統中國學術的批判吸收;另一方面則反映了當代中國學人借鑒、參與世界學術建設的努力。因此,我們既要正視海外學術給當代中國學界的壓力,也必須認可其為當代中國學人所賦予的靈感。
這裡所說的「當代中國學人」,既包括居住於中國大陸的學者,也包括臺灣、香港的學人,更包括客居海外的華裔學者。他們的共同性在於:從未放棄對中國問題的關注,並致力於提升華人(或漢語)學術研究的層次。他們既有開闊的西學視野,亦有扎實的國學基礎。這種承前啟後的時代共性,為當代中國學術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動力。
「秀威文哲叢書」反映了一批最優秀的當代中國學人在文化、哲學層面的重要思考與艱辛探索,反映了大變革時期當代中國學人的歷史責任感與文化選擇。其中既有前輩學者的皓首之作,也有學界新人的新銳之筆。
作為主編,我熱情地向世界各地關心中國學術尤其是中國人文與社會科學發展的人士推薦這些著述。儘管這套書的出版只是一個初步的嘗試,但我相信,它必然會成為展示當代中國學術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窗口。
韓晗
2013年秋於中國科學院
簡介
是什麼原因導致晚清小說如此繁榮?幾乎占了中國小說史──一千二百年總量的一半!
寫小說幹什麼呢?我一心要找到,是什麼原因激發了晚清作家的創作熱情?──歐陽健
本書對晚清史料的直接把握和大量晚清小說作品的深入剖析,用改革開放的眼光重新審視晚清小說的豐富遺產,揭示改革是晚清小說繁榮的根本原因,從而萌生了構建以「新小說」的概念來取代「譴責小說」、突破晚清小說研究中的思維定勢的想法。
作者簡介
歐陽健
曾任中國大陸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明清小說研究》雜誌主編,現為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其研究特點一是重視版本文獻,二是以「發現」的眼光研究古代小說。專業從事古代小說研究三十餘年,出版專著三十種,發表學術論文三百餘篇。
目錄
「秀威文哲叢書」總序/韓晗
一、晚清新小說的生成
二、新小說的發軔(1902-1903)
(一)新小說的開山之作《新中國未來記》
(二)以外國歷史為題材的改革小說
(三)從最貼近距離寫庚子國變的《鏡中影》
(四)新小說的愛國主義主題
三、新小說的第一個高峰(1903-1905)
(一)《文明小史》:西方文明的引進與反彈
(二)《官場現形記》:改革背景下對官僚體制的諦察
(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改革眼光對社會現實的全方位掃描
(四)《老殘遊記》:愛國志士對於改革維新的深層思考
(五)《孽海花》:一代名士從晦蒙否塞到開眼世界的心路歷程
(六)《癡人說夢記》:以正面理想人物為中心的長篇
(七)《市聲》:民族資產階級初登歷史舞臺的心聲
(八)《新石頭記》:傳統文化對現代文明的介入和超越
(九)《洪秀全演義》:討伐「滿洲偽業」的民族英雄的頌歌
四、新小說的第二個高峰(1906-1909)
(一)立憲小說:改革的深化及其面臨危機的紀錄
(二)《新三國》:政治體制改革方案的抉擇和預見
(三)《新水滸》:社會經濟改革的超前描摹
(四) 《宦海潮》、《宦海升沉錄》:革命清議的《春秋》和《綱鑒》
五、新小說的餘波(1910-1911)
從《新中國》到《血淚黃花》:改革終結的歷史見證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