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毛澤東在井崗山
- 作者 /
盧強、史補之 原著;蔡登山 主編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09
- ISBN /
9789869206440
- 定價 /
NT$
380
- 優惠價 / NT$
300
(優惠期限至2024/12/31)
井崗山壓寨夫人賀子珍、江青、毛澤東,有什麼愛戀糾葛?
實力派人物劉伯承與林彪如何崛起?
中共兩大巨頭,劉少奇、陳雲,如何以工運起家?
井崗山,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搖籃。高高在上的毛主席從這裡發跡,至今井崗山仍被視為革命聖山,為何卻鮮少史料記載毛主席如何從此脫穎而出?
本書特色
本書集結兩冊《毛澤東在井崗山》與《井崗山的烽火》,分別由盧強、史補之兩位作者近身觀察,以不同的視角敘述,記錄毛澤東在井崗山的日子;事件有詳有略,真實還原毛澤東崛起的過程。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紅軍的重要史料——毛澤東的發跡
蔡登山
民國十六年毛澤東領導的湘南「秋收暴動」失敗後,毛澤東不但失去了黨的地位而且受到嚴切的責難,但他富於英雄主義又有個湖南「驢子」的性格,當然不甘雌伏的,於是在這年冬天帶者那批殘兵敗將和地痞流氓約六七百人,經湖南茶陵、攸縣流竄到江西寧崗,並選定井崗山做為軍事根據地,所以井崗山可說是未來「紅軍」的發祥地。
井崗山介於湖南、江西兩省交界處,巍峨高山、巉巖峭壁,憑險固守,極難進攻。在毛澤東尚未落草前,就有土匪王佐、袁文才盤據於此。毛澤東運用流氓打交道的手法,滿口仁義道德,騙得王、袁兩人服服貼貼,都接受了毛澤東的領導,並委派他們予營長的職務,從此毛澤東便在井崗山立定了腳跟,井崗山附近的居民,也都稱他為毛司令。
而起初有王佐、袁文才的二百餘人和槍,加上毛澤東的部隊,還不到千人。後來朱德率領「紅四軍」來與毛澤東會合,朱擁有人員一千八百餘人,步槍八百多枝,另有迫擊砲四門,機槍八挺,手槍數十枝,於是井崗山聲勢大振。後來國軍的彭德懷、羅炳輝率領所部叛變,又攜來一批槍枝,井崗山的勢力從此坐大。
毛澤東當時在共產黨中央並不是重要的角色,當時黨中央一直在共產國際直接豢養的一批知識份子的手中把持著。毛澤東幾次想擠到黨中央去,但在共產國際不予賞識的情況下,始終沒有成功。後來一連串的暴動失敗後,黨中央的領導權發生激烈的爭奪戰,先是陳獨秀被踢開了,接著是瞿秋白也失勢了,之後是向忠發被捧上台,最後終於由在蘇俄受訓號稱共產國際忠實走狗的陳紹禹(王明)攫到了領導的實權。毛澤東在失望之餘,獨自跑到井崗山這塊沒有無產階級的地方,要實現自己領導無產階級革命的夢。
毛澤東在井崗山稱王,他著手創造所謂「中國工農紅軍」,並吸收中國歷代流寇作亂的經驗,創造了游擊戰的原則,就是一、「敵進我退」二、「敵退我進」三、「敵駐我擾」四、「敵疲我打」五、「化整為零,集零為整」六、「旋磨打轉,脫離敵人」七、「猛打猛追,速戰速決」八、「飄忽無常,乘虛避實」。這使得後來毛澤東的游擊戰確是神出鬼沒,他能從一群烏合之眾,最終能席捲天下,就是得力於他戰術的成功。
然而毛澤東也開始一連串地內鬥,有「富田事變」及和朱德的矛盾衝突、反「立三」路線等等。其中富田事變發生於民國十九年十二月初。富田是江西省吉安縣的一個大村莊,江西省行動委員會和紅軍第二十軍都駐在那裡。毛澤東認定江西省行動委員會內有一個AB團省總團部,便派李韶九和古柏帶人前往富田捉拿,捕去省行委段良弼、李伯芳和紅二十軍政治部主任謝漢昌等,立即開始刑訊,邊審邊抓,抓了一百二十多人,處決了廿四人。這是毛澤東要剪除異己的作法,他要在江西蘇區擁有絕對的領導權,樹立他列寧的地位和形象。反AB團運動可以說是毛澤東以運動方式殺人的一個開端。此後,延安的整風運動,以及建國後的三反五反、反右、文革,連綿不絕,都是此「紅色恐怖」的延續。民國二十年十一月毛澤東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自任蘇維埃政府主席,以瑞金為赤都,完成他「稱孤道寡」的美夢。
民國二十三年國軍更番不斷的五次圍剿,在內外交迫之下,毛澤東遂不得不忍痛放棄那盤據七年的老巢,去渡那前路茫茫、托身無所的流竄生活。其處境之窮蹙、命運之險惡,是不難想像的。
井崗山的落草,是朱毛兩人「成家立業」的起步,這期間如共軍的改編,游擊戰術之創始,分田鬥爭之暴政,都在此時完成其初步的試驗。但觀之以往的任何書籍文件均無詳細之記載,而中共方面更加諱莫如深。筆者找到盧強及史補之的著作,兩位作者從不同的面向來寫毛澤東在井崗山,事件有詳有略,但都有近身的觀察。或許作者是當年參與剿匪之人,或許聽聞口述材料,總之可看出其材料之珍貴,尤其在中共比較諱言這段不光彩的日子,總是寥寥數筆帶過,則《毛澤東在井崗山》一書就更顯出它的價值所在。
作者盧強目前不知其真正身份,只知他一九四九年後移居香港。他的書在一九五一年由香港的自由出版社出版(此出版社為美方支助的第三勢力所創辦的,幾年後旋告解散)。史補之,用的恐是筆名,即是對歷史想「拾遺補闕」之意,他在文章中說:「抗戰中期,筆者于役遂州,曾由當地仕紳鍾士桓君陪登井崗山。」又他在重慶時見過「七君子」中的唯一女性史良大律師,而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六年史補之因事過滬,見到「七君子」中的王造時,史、王兩人給他都留下極為不佳的印象。史補之的文章先後在六0年代的香港《春秋》雜誌連載過,其後在一九六四年也出版單行本。
而對於史補之書中的〈派系鬥爭楊永太被刺〉一章,所言大抵是正確的,但由於最近有新的資料出土,暗殺的兇手終於出現了,筆者特寫了一篇〈楊永泰被暗殺的內幕〉可補該書之不足,轉登如下:
北伐成功,訓政之始,需才孔殷,時黃郛方息影於莫干山,蔣介石一再挽其復出,黃郛堅決婉却,乃薦楊永泰(暢卿)自代,他向蔣介石稱道:「楊暢卿才識卓越,好學不倦,世界古今政治、經濟、社會、軍事,俱有深厚研究,足以佐治。如以郛有一具之長,則暢卿具備之,而暢卿所能者,郛有時還不及。訓政伊始,繁難正多,望破格延攬之,免失去此一在野之幹才。」一九三0年楊永泰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議,參與密笏。一九三一年五月,寧粵分裂,楊以粵人,曾奉派到香港對粵軍進行策反工作,頗著勞績。同年,兼軍事委員會秘書長。一九三三年任軍委會委員長南昌行營秘書長。一九三四年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司令部秘書長。嗣任軍委會武昌行營秘書長、國民黨候補中央執委。被蔣介石稱為「當代臥龍」。據楊永泰的舊友陶菊隱回憶當時楊永泰得寵時的情形說:「同年(指1933年),我由南京回長沙掃墓,便道到南昌去看他(指楊永泰)。當我到行營二樓秘書長室時,看見對面一間就是委員長(1932年,蔣介石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室;同時得悉,在行營內,秘書長的名次僅居委員長之下,而居參謀長之上。像這種排列法,在軍事機關中是無前例的。因此可以說,這時蔣對楊是信任有加,幾乎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名報人雷嘯岑(馬五) 也說:「楊氏以其先天的智慧與後天的學養,在擾攘紛爭的中國政治界,北走胡而南走粵,馳驟一二十年,對於縱橫捭闔之術,經驗充足,而於撥亂反正的因果關係,亦具有獨特的見解,不愧為一代突出的謀臣策士,殆如王闓運所謂『名法家』之流,很容易膺受一般要想建大業、打江山的英雄豪傑之士的賞識親近。」
受到寵信的楊永泰已開始拉幫結派了,從南昌行營內的黨政委員會六個處長名額就可看出,其中五個竟是楊永泰推薦和與楊有密切關係的政學系人物,這一點引起了CC陳立夫、陳果夫兄弟大為不滿。後來楊永泰甚至想當行政院長,於是國民黨內好多高官也紛紛彈劾楊永泰,蔣介石也感到楊永泰政治上野心太大,於是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把楊永泰放出去當上湖北省政府主席兼任省保安司令。
楊永泰以才氣縱橫,鋒芒畢露,易遭人忌,他自己確也深知,只是生性使然,無法自行抑制。他出任湖北省主席後,亦隨時警惕戒備,非遇開會拜客,很少外出,遇必要外出時,亦必著防彈衣,以防意外。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楊永泰在漢口江漢關輪渡碼頭遇刺殞命。關於楊永泰被刺經過,據當時也在現場的關棠的回憶:「美國駐漢領事夫婦曾預約楊主席夫婦、漢口市長吳國禎夫婦、漢口特別管理局局長郭泰祺夫婦及我夫婦於民國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正午在家裡共進午餐。……屆時暢公夫婦偕我夫婦同坐省府差船過江,抵碼頭吳市長已備車在等候。午餐完畢,適值大風雨,差輪很小,不宜乘坐,楊夫人提議暫不宜過江,……堅持改乘普通乘客輪渡江,楊夫人力阻不聽。刺客早已在碼頭左右守候,瞥見暢公並無衛士跟隨,且在普通輪渡碼頭乘來往乘客擁擠之際更易動手,遂趨前連放兩槍逃匿。楊夫人偕司機急送同仁醫院救治,因彈中要害(當天因匆忙,並未著防彈衣)旋即逝世。」
陳布雷在次日日記中有很簡短記載:「今日閱報知楊暢卿於昨日下午在漢被狙擊逝世,即電唁其家屬,暢卿為人自負太高,言論行動易開罪於人,一般對之毀譽不一,然其負責之勇,任事之勤,求之近日從政人員中亦不可多得,竟犯非命,致足惜也。」陳布雷是否知道被殺內幕,從日記中看不出來,但楊得罪人太多他是知道的。
楊永泰被刺,蔣介石聞訊,尤為震悼,急電湖北省府治喪公葬,優典飾終,並親撰輓聯云:「志慮忠純,治績永為江漢式;謀謨直諒,艱危長念范韓才。」褒揚備至。並嚴令緝兇追查主使。當時戴笠正任執軍委會調查局,他親自主持此案的偵查工作。抓獲兩名刺客龔柏舟、陳夔超,供出幕後指使的是胡漢民的得力幹將劉蘆隱。一九三七年初,得知劉蘆隱從香港回到了上海,「藍衣社」在法租界密謀綁架未遂。他們通過淞滬警備司令部與法租界進行交涉,最終將劉蘆隱引渡到了武漢。不久,南京政府秘密偵查廳正式對外公告,楊永泰遇刺案結案,判處陳夔超、龔柏舟死刑,判處幕後指使者劉蘆隱十年徒刑。周德偉在其回憶錄《落筆驚風雨》一書中說:「劉(蘆隱)乃一木訥無能之人,向不接近群眾,且亦無嘍囉,有何能力行暗殺之事。此事係CC系首腦陳果夫、陳立夫忌楊居蔣之左右,勢力日張,乃使中統局之秘密人員殺之。此事蔣知之,亦不過問。CC系乃造為劉蘆隱主謀之說,幽禁之於四川,無從申辯。此已成為公開之秘密。」一九三八年,陳夔超、龔柏舟被轉押到武漢行營準備處以極刑,死刑尚未執行,正好趕上日本對武漢大轟炸。兩人又被轉往陪都重慶,行船途中龔柏舟抱著必死的決心,借著霧大水急跳江僥倖逃脫,陳夔超被押解到渝,慷慨就義。這樁懸案總算將就著有了一個不算是答案的答案。
而在一九九六年,這樁懸案經過半個世紀之後,曾經是軍統別働總隊的一員,後因提出「若能攘外,內則自安」的主張,被總隊隊長康澤下令密捕,而潛逃至上海,組成「中華青年抗日鋤奸團」的陳有光(1910-1996)在彌留之際,道出此案是「中華青年抗日鋤奸團」所為,並由他策劃。他說:「是月二十五日下午二點過鐘,發現楊與其妻由武昌過江到漢口,赴日本駐漢口領事館之宴。但因江面風浪大,未坐差輪而改乘普通輪渡。除平時的警衛人員外,又增加了四個武裝警察護送,戒備非常森嚴,無法行動,只能眼巴巴地看楊坐上汽車揚長而去,護送的警察完成任務後便回武昌去了。我們暗將車號記下,將行動人員暫時撤離,寄望於楊返回武昌的機會。下午四時,行動人員準時回到預定位置等待。五點過鐘,楊乘車到江漢關輪渡碼頭,下車偕同妻子走下碼頭的石階,龔柏舟、陳夔超(譚文信)二人箭步跟上狙擊,連發數槍,楊應聲倒地致命,其妻被驚駭得呆若木雞,警衛人員不知所措,江岸行人聞槍生而四面奔跑,龔、陳二人乘人群混亂之機,按預定路線撤退。陳卻在慌亂之中,走錯了方向,背道東行,孤軍無援,到了江漢路就被逮捕了。龔雖順利地到達預定地點,並安全地轉移到南京,但後來仍不幸被捕押送武漢。」
有人說:政治上只有勝敗的定評,而沒有是非的定評,因為政治上許多黑暗內幕,除了雙方當局者深切瞭解外,局外人是無法知道的,有時弱的方面一旦落在強的手中,其是與非,雖然恰與事實相反,但一經指證,百口莫辯,「莫須有」的冤案,於焉造成。由此觀之,劉蘆隱應是蔣介石剷除異己的替罪羔羊罷了。
我常覺得歷史是由許多的人與事構成的,這些人與事可謂複雜而多端。因此面對如此情況,「秉筆」寫歷史的史家如何「直書」,一直以來就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即如世稱良史的司馬遷,他書中所言的史事,鑿如就在眼前,而這果如鑿鑿乎?實在不能不令人有此疑問。等而下之者,如「史傳」中的本紀列傳、「家傳」的事略行狀、甚至「自傳」的回憶錄、口述歷史等等,常常不是失之於略,便是病之於蔽,甚至於詭譎虛假,顛倒是非,不一而足。
但有些親歷親聞的記載,有時總會適時給後來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方向,當然你也不必、也不可全部採信,因為有些人發表回憶錄時,已年屆八、九十的高齡了。記憶難免失真,敘事更難免錯誤,對於他所口述的有關史實,正需要代筆撰寫回憶錄之人多多費心查核訂正,否則就難免出錯了。
《毛澤東在井崗山》一書,提供了較為不為人知的一段史實,也可說研究紅軍的珍貴史料,面對這些史料,恐年遠代湮,特加以整理校定重新排印,以為後來者檢尋之便,微意如此。
簡介
你看見過史達林同志,進過克林姆宮嗎?「土包子」!你只曉得鑽山,你配領導革命?!
──王明
這是一段不光彩的日子!一段不可說、被掩埋的過去!
本書集結兩冊《毛澤東在井崗山》與《井崗山的烽火》,分別由盧強、史補之兩位作者近身觀察,以不同的視角敘述,記錄毛澤東在井崗山的日子;事件有詳有略,真實還原毛澤東崛起的過程。沒進過染缸、沒吃過黑麵包,本土派小資產階級家庭出身的毛澤東,一直被流洋派共產黨鄙夷;卻在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征、富田事變與朱德的矛盾衝突、反「立三」路線……逐步掌握時機,一手創建屬於自己的共產王國。
兩冊各自記錄竄逃上井崗山的毛澤東一路上如何以怨報德、打擊異己;將別人的痛苦,煉成他快樂的基礎,全國人的哭泣,換取他個人的獰笑!
作者簡介
盧強
民國早期人物,目前不知其真正身份,只知一九四九年後移居香港。他的書在一九五一年由香港的自由出版社出版(此出版社為美方支助的第三勢力所創辦的,幾年後旋告解散)。
史補之
民國早期人物,「史補之」為筆名,即是對歷史想「拾遺補闕」之意,其文章先後在六○年代的香港《春秋》雜誌連載過。
目錄
紅軍的重要史料―毛澤東的發跡/蔡登山
毛澤東在井崗山
楔子
一、井崗山的形勢
二、坐山老虎
三、逃上井崗
四、狐虎親善
五、名士風流
六、「解放軍」的前身
七、打游擊起家
八、土地革命
九、被困與突圍
十、以怨報德
十一、富田事變
十二、和朱德的齟齬
十三、反「立三路線」
十四、與「中央局」的鬥爭
十五、洋共罵他「土包子」
十六、蘇維埃的幻滅
十七、開闢「新蘇區」的前夕
十八、「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上
十九、新人笑舊人哭
二十、雙重人格
二十一、傀儡與奴隸
二十二、「毛澤東思想」的破產
二十三、自己埋葬自己
井崗山的烽火
一、毛澤東初上井崗山
二、朱培德培朱德南昌暴動
三、范石生收放朱德的內幕
四、施詭計巧賺宜章城
五、冤家聚頭朱、毛喜會合
六、賀子珍做了押寨夫人
七、中美人計彭德懷投共
八、張輝瓚進剿慘死龍岡
九、富田事變與瑞金蘇維埃
十、國共兩軍鬥法捉迷藏
十一、調集大軍展開圍剿戰
十二、孫連仲部戲劇化叛變
十三、南昌艷窟的血案內幕
十四、全面總動員與保甲制度
十五、父以子貴周作孚任專員
十六、中共的「太上皇」李特
十七、派系鬥爭楊永泰被刺
十八、別働總隊的五花八鬥
十九、第四次圍剿戰中的插曲
二十、紅軍的陰謀與政治攻勢
二十一、抗日同盟軍與救國會
二十二、國軍第五次圍剿與中共突圍
二十三、爾虞我詐給紅軍漏網機會
二十四、政治保衛局的無上權威
二十五、十室九空的中共蘇區內貌
二十六、毛張分裂與徐向前劉子丹
二十七、「大湖南主義」中的核心人物
二十八、亂世英雄彭德懷與賀龍
二十九、實力派人物劉伯承與林彪
三十、風流儒雅的將軍政客陳毅
三十一、以工運起家的劉少奇、陳雲
三十二、李石曾成為中共人材的保姆
三十三、中共的問題人物李立三、陳紹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