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抗戰回憶錄──上海報人的奮鬥
- 作者 /
趙君豪原著、蔡登山主編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09
- ISBN /
9789865729950
- 定價 /
NT$
350
- 優惠價 / NT$
315
珍貴史料,抗日戰爭的第一手回憶錄
上海新聞界知名人物傳記~趙君豪、張似旭、朱惺公、金華亭
不只是上海報人,更是全中國的抗戰奮鬥史
本書特色
1.抗日戰爭的第一手回憶錄。
2.台灣新聞界的重要人物。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陳序
趙君豪先生這一本著作,描寫上海報界同人堅持正義,臨危不屈的精神,使我們未曾親歷其境,或僅憑朋輩傳聞,只悉其一鱗一爪者,得知上海陷為孤島以後,報界同人奮鬥的全貌。這一本著作的內容,已有我的老友和報界前輩邵力子先生作詳細的介紹,我覺得無待贅言。
趙先生是我在望平街服務時代的同業,而且是精勤專一於新聞工作的一位極可欽佩的記者。回想當時常相過從切磋的情形,至今尚悠然神往。這十餘年來,我脫離了新聞崗位,人事變遷,舊遊零落,像金華亭先生之壯烈殉職,就是上海報界同人持正奮鬥血淚史中的一頁。金華亭先生的犧牲與趙君豪先生的奮鬥,不僅是《申報》的光榮,也是我們上海報界的光榮。
我還記得故友張季鸞先生在民國三十年對我說的一段話:「我們中國在抗戰中著實有進步,新聞記者也隨著抗戰而進步,我們中國新聞記者愛護國家民族的熱誠,至於不惜生命,這是可以對民族祖先,對世界人士而無愧色的。我們想到在淪陷區在敵偽迫害下新聞界前線鬥士的艱危困苦,只覺得我們在後方工作者絕對說不上艱苦,我們只有慚愧,只有感奮。」這也是上海報界舊人的公言,我在閱讀了趙先生大著以後,覺得只有這幾句正氣懍然的話,是最恰當的題跋。我只有慚愧,只有感奮!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九月十八日 陳布雷
邵序
中國第一個大史家是司馬遷,中國第一部大史書是史記,而中國過去最偉大的時代也可以說是史記裡所記敘的時代。我們閱讀史記時,常有一點特別的感覺,就是太史公描寫偉大的人物,偉大的事蹟,從來不曾耗費太多的筆墨,對於常人視為細微的情節,他不特不曾忽略過,反而寫得特別生動詳盡,使閱讀者也特別為之感動,覺得巨大人物的豐功偉業不只全從那細微的情節裡表現出來,而因微知著,即小見大,更令人想像其豐功偉業有非言語所能形容的。這是寫偉大時代的一個最好方法,讀偉大時代的歷史者也必須明瞭這一點。我國此次神聖的抗戰,其間偉大的人物,與偉大的事蹟,不知道可用多少筆墨來描寫,但我們要明瞭此空前的大業,實係無量數人愛國的精神與血肉所造成,如果我們對於某一個地方,某一個時間,與某若干人物,能賦予以最有生命力的描寫,那我們就可以從這一部的描寫,推見全中國八年以來,無量數人物的慷慨忠勇,有時候更可從尋常人所視為微小不知道的人物的崇高行為中,看出我們這一代的國民如何高頂了。雖然僅僅是上海一地,但即從上海這一角已可窺知全中國的抗戰意志如何的百折不撓了。上海自淪陷為孤島後,日寇雖則異常跳樑,但滯留在上海租界的新聞記者,依然揮其如椽的大筆,對敵偽作無情的打擊。後來太平洋戰爭發生,租界也寫敵偽所控制,如一般愛國記者仍能於魔掌之下,盡其可能,利用敵偽間的矛盾,宣傳我抗戰的意識。他們以為與其退卻,還不如在文化戰線作堅強的游擊戰鬥。直至報館被敵人接收,記者被敵人撤換,真正無法可施時,他們才脫離報館,或歸鄉務農,或投奔大後方,繼續抗戰工作。上海報人在抗戰中的奮鬥史,實在可歌可泣。雖只是僅僅上海報人的奮鬥,但從之即可窺知全上海的愛國者如何奮鬥,更可窺知全中國的愛國者如何奮鬥了。
上海報人在抗戰中的奮鬥史,原是一堆血淚寫成的。多少有為的青年記者為國殉難了,其中有不少是我從前朝夕相見的知友,像《申報》記者金華亭先生就是一人。又有多少記者,個人生命固然置之度外,即妻女的飢寒也絕不顧慮,堅苦卓絕,始終與敵偽相周旋,幸而沒有落入敵偽之手,而得完成其使命,但其所備嘗的艱難,卻非筆墨所能形容,如正論社諸同志,即是一例,我們也不勝其同情。
《申報》記者趙君豪先生自滬上脫險來渝後,埋頭寫述上海報人的奮鬥事蹟,其中所述,雖以自身工作的《申報》為中心,但也涉及上海一般記者的奮鬥情形。他用著一腔熱血,抒寫他自己戰鬥的經過,和他親見親聞的情景,報館已在敵偽重重包圍之下,而記者們仍以大無畏的精神與之作殊死戰;敵偽已控制整個的上海,而記者們仍以極巧妙的技術,宣傳抗建國策;同時記者們更以其餘力所及,設法救濟戰後失學青年,寫得非常親切生動,幾令人不忍卒讀,而亦最令人興奮鼓舞,益堅定其抗戰必勝的信念。
民國八、九年,我在上海《民國日報》編輯〈覺悟〉時,趙君尚在上海交通大學求學,已屢屢投書和我討論種種社會改造問題,其後趙君進《申報》館,因同業關係,時有過從。趙君好學不厭,辦事幹練,素為同輩所佩仰,在此次神聖抗戰中,趙君堅苦奮鬥,卓然為一標準的愛國記者,這是我和趙君在重慶相見時十分欣幸的。現在他的新著《上海報人的奮鬥》出版了。我願以上海一報人的資格推薦給文化界的有志青年,從趙君個人,從上海報人這一方面,窺知我們全上海以至全中國的愛國人士的抗戰意志與行動。趙君這本著作裡,富有著最有生命力的描寫,是我敢於負責向讀者介紹的。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八月 邵力子
簡介
對日抗戰中有各種不同的回憶錄,上海《申報》名記者趙君豪寫下當年上海報人抗戰的忠實報導,不為日軍威脅利誘,甚至犧牲生命的英勇事蹟。其中有為大眾所熟悉的如《大美晚報》的主持人張似旭被暗殺;《大美晚報》記者朱惺公公然撰文抨擊漢奸,導致頭部遭轟擊而死;《申報》記者金華亭也遭敵偽漢奸狙擊而亡。此外,《申報》被敵偽投彈四次,還有許多報館自己築成堅固的堡壘,自行雇用巡捕在門口巡邏。然而,在這樣戒備森嚴之下,報社依然揮其如椽之大筆,從事忠實客觀地報導,對敵偽作無情的打擊,在世界新聞史上,是空前的。
本書作者趙君豪為知名新聞記者,以忠實的態度以及詳實的新聞手法記述在對日戰爭中親聞的事蹟,內容易讀,歷歷如繪,生動體現動盪大時代的真相,是了解抗日戰爭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作者簡介
趙君豪
生於1902年,卒於1966年,江蘇興化人。
民國9年交通大學畢業,翌年進《申報》工作,先後擔任過記者、編輯、編輯主任、總編輯。民國18年兼任復旦大學新聞系編輯課教授。日軍佔領上海時期,他進行愛國抗日宣傳,被日偽特務機關作為暗殺對象列入黑名單。民國30年珍珠港事變前夕到重慶,任職於國民黨中央秘書處專門委員會,將上海孤島時期愛國報人的抗日事蹟寫成《上海報人的奮鬥》一書(即為本書)出版。1949年(解放一詞請調整)他前往臺灣,為臺灣《新生報》主持人之一,公餘兼任世界新專、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化大學前身)等校教授。著有《中國近代之報業》、《上海報人之奮鬥》、《南遊十記》、《旅行譚薈》、《東說西》等書。曾擔任國大代表,民國55年癌症逝世於台北。
目錄
陳序/陳布雷
邵序/邵力子
第一章 大時代的來臨
第二章 十八個月的幽閉
第三章 無冕帝王的厄運
第四章 我們的奮鬥
第五章 敵人佔了租界以後
第六章 展開服務工作
第七章 陰影籠罩下的上海
第八章 上海的外僑
第九章 千山萬賦水歸來
第十章 六千里路的山河
後記
附錄一 趙君豪生平/關志昌
附錄二 痛哭君豪/趙吳靜波
附錄三 願《自由談》與豪老大名同垂不朽—謹悼老友趙君豪兄/陳紀瀅
附錄四 灑淚君豪哭/欣冷
附錄五 念豪老/歐陽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