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購新書,我最關注的就是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秀威兩家出版社,因為這兩家出版社經常會出一些料想不到的好書(社科、歷史類),他們出版的書,基本是中肯、客觀的忠於歷史的書,更多是根據史料整理或者研究,雖然在當時的環境下,難免有些意識形態的東西,但畢竟是歷史,為研究貨愛好者提供真實的史料以便鑒別。 作為史料,是不能篡改,但可以考證。作為觀點,應該容許百花齊放,在學術也是正常的方式。我一直是持這個觀點看待這些書籍的,如果借用歷史,去硬套現實,或者去聯想什麼,已經脫離了歷史研究的範疇,或者說是“思想者”幹的事,對此,本人毫無興趣。 蔡登山整理的這本書,我很喜歡。作者是臧卓,一個幾乎被現代所遺忘的歷史人物。記得我在前些年的博文中提到張伯駒與潘素的故事,其中就有潘素被營救的情節,而這個強佔潘素的中將軍人就是臧卓。後來臧卓還是放了張伯駒與潘素一馬,也可見其性格。 臧卓生前也算風雲人物,晚年因投靠汪偽政府,抗戰勝利後落魄,留居香港,以教書為生。該書在他生前曾在香港《春秋》雜誌連載,一直未彙編成冊,這次結集出版,算是蔡先生的一個功德,不知蔡先生是否會堅持做下去,於我來說,是非常期盼的。看見他影印的《大人》雜誌出版,心裡癢癢的,很多好的東西在那裡面,但也有很多東西已經結集出版,一套影印版,價值不菲,購齊實在不必要,真是為藏書而藏,脫離了我藏書的原則,以寫(述)帶讀,以讀帶藏。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好一個寫史說書人
2015/04/17
astraes
去聽美人魚唱歌~看她訴說著什麼?
2016/05/06
天使飛舞
層層堆疊的推理小說
2016/04/07
MRW
《神的載體》試閱心得
2016/02/18
漫天雪舞
《神的載體》試讀活動推薦文
2016/01/24
萊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