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的紅與灰

2014-05-23 at 16:51 │ 原作者:桃源民 │ 資料來源:桃源民   發表人:秀威資訊
紅與灰

紅與灰

  • 作者 / 昆吾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3-10
  • ISBN / 9789868994607
  • 定價 / NT$ 340
  • 優惠價 / NT$ 306
分享:
  


小說的核心在於敘事。這部薄薄的小說,借助主人公蕭鳴的視角,講述了幾個年輕人在一年之中所發生的情愛故事。其中有質樸而隱秘的單戀,有純粹而綿長的真愛,有因物質和虛榮而誘發的情感糾葛,也有狂野和離奇的性愛經歷。這部小說還隱藏了一件間隔數年的兇殺懸案,以及一環套一環的暗室陰謀。
  
  這部小說,雖然文字流暢、敘事節制、情節緊湊。在這部以十七大之後、奧運之前的北京為背景的小說中,我們似乎可以感受到十九世紀俄羅斯小說所常見的那種悲劇氛圍,幾個被侮辱與損害的年輕人,不甘於順從與沉淪,依然心懷理想,掙脫“囚籠”。他們,如同黑暗之中,透出的一絲微弱亮光,給眾多平民階層帶來了一點希望。
  
  今天的中國社會,階級分化日漸嚴重,代表權貴的紅色階層與代表平民的灰色階層,在日常生活中,短兵相接,有支配與從屬,有算計與反抗,上演著殘酷的劇碼。這構成了小說《紅與灰》的核心內涵。除了情愛、懸疑、陰謀的敘事之外,小說所指向的政治象徵性,也可以帶來另一重維度上的獨特閱讀體驗。
  
  小說中,有樸素的國家主義者,真誠、粗魯、熱衷暴力、崇拜毛澤東,他會因為對電影《色戒》的不同態度,而與陌生人大打出手;也有日漸走紅的自由派公知,虛榮、誇張、自以為真理在握,他樂於享受年輕女性崇拜者的獻身;也有普通的中產職員,有知識,有理想,依然記戀著心中的“女神”,但對現實無能為力;也有突發善心,要為文革期間自己作為紅衛兵時所犯下的暴行而道歉的紅二代;更有出賣恩人賣身求榮的投機者;當然,還少不了幕後策動陰謀、巧取豪奪、費盡心機耕植關係網絡的權貴代表。
  
  小說蘊含了豐富的政治意向,但無論對待哪一派,作者都保持著一種冷眼旁觀的態度,譏諷和懷疑多於讚揚和肯定。這大概代表了作者對於當前中國思想與政治論爭的態度吧。
  
  在眾多有政治意味的小說中,人物臉譜化是比較容易出現的毛病。這部小說,起碼在中心人物芷琪身上,規避了這種毛病。芷琪是一個無法進行簡單歸類的人。貌美、優秀,但卻歷經滄桑,以至於內心變異,喜歡上了一種怪異的性癖好。在對芷琪成長的敘述中,簡約的文字背後蘊藏了大量的資訊,得以告知我們,在時代巨變的背後,一個備受傷害的美麗姑娘,為何會搖擺、困惑、沉淪、受難……而小說的結尾,反抗失敗的芷琪,告別了對權貴的依附,重新站立起來,投身公民社會,陽光下的畫面,令人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新人”。
  
  其實,由於《紅與灰》內容的豐富性,即便跳過所有關於政治的討論,這仍是一部充滿小知識份子情趣的愛情小說,還是一部情節變化出人意料的懸疑小說。
  
  目前在中國,最成功的小說,依然是描寫農村和軍隊題材的小說,看看歷年來茅盾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就知道。或許是由於中國城市短期內的變化過於頻繁,未曾建構出一套成熟的文化。所以,雖然有很多人在努力,但仍缺少成功的、針對當下城市進行藝術創作小說作品。昆吾捕捉到了北京城市建築的兩種普遍色彩“紅”與“灰”,以及北京居民的兩種階層分化,紅色權貴與灰色平民,開啟了城市文學的一種新嘗試。他未來的寫作,值得進一步關注。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