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聽名字便覺駭人的一本書,將對人偶的想像與恐懼充分發揮,並挑選軍營與醫院這兩個鬼故事常見地點作為重要場景,讓我翻閱幾頁後,終究忍不住起身將窗簾拉上以迴避外頭漆黑的庭院。 取材於布袋戲偶,作者在書中詳盡交代傀儡的歷史淵源,楔子裡亦對人偶的雕刻與製作方法多加描寫,足見其具備豐富之偶戲相關知識。結合傀儡與心理學的催眠治療,創作而成的《人偶輓歌》,既滿足讀者推理密室殺人案的好奇心,為查緝真兇的過程感到緊張萬分;也帶領我們一窺在各種靈異話題裡流傳已久的人偶傳說,因替身傀儡即將取代人類而驚恐不已。 書裡的重要人物黃志翔,其錯綜複雜的記憶與身世背景,常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常陷入混亂。儘管手中握有再顯而易見的證據,仍不禁對自我感到懷疑,像一盤散落在地的拼圖,遺失數片使得整幅圖案曖昧難辨。志翔不能理解究竟眼前的畫面是真是假、究竟記憶裡那些片段是真實存在還是妄想,身為讀者,似乎也能感受其深沉的無助。 對我而言,結局的寫法有些可惜,過於手到擒來。不過整體來說是部將懸疑氛圍掌握得相當好的小說,其所要探討的主題也耐人尋味,值得在闔上書頁後花幾分鐘認真地思索。也期待這部作品能讓更多人關注到台灣的偶戲文化,想必作者創作時一定很認真地對布袋戲產業進行深入地了解與認識;此外,每個篇章皆引用各領域學者之言論,作為與內容極具關連性之開場白,看得見作者的用心。 小說可以展現一個國家的風俗民情,希望能有更多創作結合台灣的獨特文化,以文學推廣台灣工藝之美。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袁世凱的開場與收場
2014/11/25
秀威資訊
2014年《霧影莊殺人事件》
2014/05/23
海上綻放的血花:《沙瑪基的惡靈》
2016/07/02
齊曦
關於《狂魔戰歌:預言之子》─所謂的預言從何而來?
2015/07/21
月初
秀霖《考場現形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