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人偶輓歌
- 作者 /
哲儀
- 出版社 /
要有光(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10
- ISBN /
9789869356701
- 定價 /
NT$
260
- 優惠價 / NT$
234
那具人偶的形象與自己長相極度相似,志翔發現自己的臉上也映照出淡淡的綠光,和手中捧著的人偶表情幾乎一模一樣。志翔沒來由地開始張嘴大笑,而手中的人偶也張著上下嘴唇發出「咯、咯」的笑聲……
本書特色
作者具專業心理系背景,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線上老牌作家,實力備受肯定,銷售穩定,將持續長期合作推出續作。哲儀開創出本土唯一的「心理懸疑派」,承繼近年翻譯書流行的寫實家庭、社會式懸疑驚悚風格。2006年兩部在明日工作室的作品銷售各近萬冊,其獨家打造的驚悚文風廣受老少讀者喜愛。「心理系名探凌業勝系列」乃華文推理版圖中最不容小覷的一股新勢力!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各界名家好評】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我們怎能不承認說,當我們意志薄弱的時候,就容易受他人擺佈和操控,還鞠躬盡瘁扮演某種角色,落入被操控的命運無可自拔。
作者在貪婪和私慾的邊境,透過「人偶輓歌」反覆探討著意識的掌握和掏空。也就是,當我們受到童年的巨大創傷和對自我意識薄弱時刻,意識陷入茫茫渺渺的解離情境中,無意識的沉淪在他者操控的悲劇裡。
本書反覆探討著精神醫學中,病人於操控和被操控之間的懸浮狀態,這種狀態是抵擋於「我不想再成為別人手中的人偶」,卻無可自拔。在瞬間被掏空的意識,以及「假若我不是我,我還是什麼」的存有辯證。
而本書精彩之處,於作者帶領我們一窺精神醫療領域中,常見病患遊走於心靈扭曲和幻覺幻聽之間的主觀意識,並遊走在心理醫療中於使用治療技術的道德邊緣。正考驗著當你擁有更多的心理洞悉能力,到底是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慾,還是助人救人的工具,「助人」和「殺人」一念間的道德抉擇,抑或是更強烈病態的心靈扭曲!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將傳統文化的布袋戲偶,結合靈魂、記憶和心理治療,帶點科幻的成份,寫出微微但具後座力的推理小說。
──凌健豪(義大醫院兒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
台灣的布袋戲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紀泉州、漳州傳至台灣的掌中戲,之後布袋戲在中國開始沒落淍零,在台灣開始茁壯,直到現在台灣成為全世界布袋戲發展與保存的最完美的地方。這個故事和木偶雕刻環環相扣,作者對雕刻師的描述也很傳神,顯然做了不少功課。台灣有幾位雕刻師以雕刻真人的擬真偶頭聞名,很多雕刻師的創作想法都是來自於長相奇特的人,所以真實偶界裡,倒是沒有圈內人因為雕刻擬真人的偶頭而被排擠的現象,作者用刻的和病患一樣臉孔的布袋戲偶來做心理治療的替代療法,也是很有創意的連結。
三昧堂在台灣各世界各國巡迴展覽的這幾年間,因為協助很多布袋戲偶收藏者維修戲偶,也接觸到許多偶迷的真實故事,有些離奇到科學完全無法解釋。故事裡說到戲偶會吸人精血和靈魂,在我們遇到的個案裡,的確是有發生過。因為木偶的偶頭雕刻和神像很接近,有完整的五官,又有身體四肢,若以靈學的角度來看,的確是很有機會被「卡到」,所以我們的粉絲裡有遇過木偶會轉頭的真實事件,更讓我相信前輩們再三耳提面命的忌諱,玩布袋戲偶絕對不能拿香去拜它們,不然就會出事情。
《人偶輓歌》裡的刻的和真人一樣戲偶,在作者的筆下從一開始舖陳就讓人緊張萬分,最後證明只人偶只是被利用的工具,真正的恐怖在於人心。
若你要問我布袋戲偶會不會有自己的靈魂?我若回答「有」你也不會因此相信,所以等你遇到了就知道!
──小金老師(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行銷總監)
在地化的氛圍(國軍生活)搭配在地化的題材(布袋戲),輔以作者心理學的專業背景,造就出《人偶輓歌》這部優秀的本土推理長篇。書中洋溢著靈異超自然的氣息,卻又毫無衝突地符合推理小說的架構,著實令人激賞。
──陳嘉振(推理編劇、《布袋戲殺人事件》作者)
簡介
《控制》、《別相信任何人》、《雙面人魔》風潮之後,最原汁原味的本土心理懸疑派──磅礡登場!
人偶自古具有「替身」的意義,人們認為它們能夠成為自己的分身承受苦難。但若有心人士利用人偶作為媒介下咒或下蠱,那個人也將落入恐怖的地獄……!
在馬祖服役的新兵志翔,收到一具面部五官與自己極為相似的人形木偶,開啟了深藏他腦內的另一段神祕回憶,在陷入恍惚、頭痛的狀態後,志翔竟無意識地對欺負他的老鳥做出殘酷的報復舉動……被安排返家休養的志翔發現豪宅內的家人們變得十分奇怪,家中的電視是壞掉的、沒有任何報章書籍、甚至每一本存摺都沒有存款、沒有提領紀錄!人類怎麼可能這樣生活?莫非面無表情、行動詭異的「他們」其實是被操縱的「活人偶」……!?
志翔:「你們怎麼都坐在這裡?全部都在等我嗎?有什麼事情嗎?」
姊姊:「沒有,只是看個電視,消磨一下時間。我要回房間休息了。」
母親:「沒有,只是看個電視,消磨一下時間。我要去廚房煮飯了。」
父親:「沒有,只是看個電視,消磨一下時間。我要回臥室看書了。」
「我好像活在不真實的虛擬世界裡,記憶中充滿了謊言與假象……」
曾解決〈詛咒的哨所〉、〈染血的步槍〉等重大謎案的國軍排長凌業勝,因〈血紅色的情書〉事件負傷入院治療,卻在醫院裡遇上一起密室命案:在反鎖的廁所中疑似上吊自殺的老人,屍體旁還放著一尊頸上套著繩結的布袋戲偶……同一週內,五位彼此沒有任何關係連結的老人接連以車禍、落水、自焚等看似意外的方式喪命,但他們身旁卻全都有著長相酷似自己的詭奇戲偶。究竟是誰刻意製作了這些雕工精細、離經叛道的戲偶?志翔與家人們又在這一連串顫慄迷霧中扮演什麼角色?而恐怖的人偶詛咒螺旋將蔓延、擴散到何種地步?背後又躲藏著多麼令人膽戰心驚的邪惡獰笑?
十年磨一劍!台灣心理懸疑派第一人哲儀.醞釀十年話題力作,推理迷引頸期盼──「心理系名探凌業勝系列」長篇第一冊,終於問世!
作者簡介
哲儀
1979年2月生。高中時因綾辻行人的《殺人十角館》而成為推理小說迷。2005年以〈血紅色的情書〉勇奪第三屆人狼城推理文學獎,並於明日工作室出版《血紅色的情書》、《詛咒的哨所》兩部短篇集。2004年於《野葡萄文學誌》第014、015期發表〈動機心理學──淺談推理小說中的犯罪動機〉。擔任2007年少年推理王(由台灣微軟主辦)第二屆評審、2008年少年推理王第三屆出題委員及評審,2007年誠品推理季系列講座—─【解剖刀下的真相】講師,2008年受邀參加日本推理作家協會年會活動。2015年北醫文學季系列講座【人不是我殺的──誰是背後那隻手】講師。
《人偶輓歌》為他首度推出的長篇推理力作,現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
目錄
【導讀】幽闇心魔的悄聲吟唱——談哲儀的《人偶輓歌》/既晴
【各界名家好評】
零 楔子
第一章 站夜哨
第二章 痴呆老人自殺案件
第三章 懸在半空中的人偶
第四章 醫院裡的蒐證
第五章 陳舊日記殘篇
第六章 來者不善
第七章 奶奶的死因
第八章 光裸著身體的浮屍
第九章 爺爺的老朋友
第十章 變裝查案
第十一章 鎖在記憶資料櫃裡的圖像
第十二章 茉莉花香
第十三章 逐條驗證疑問
第十四章 催眠的受害者
第十五章 你只是人偶
第十六章 另外一位家庭成員
第十七章 完成最後的任務吧
第十八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