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414頁的書,看起來算厚,啃起來不算很順, 分類是「史地傳記類」、「晚清史」,所以, 這是一本說歷史的書,說歷史的書往往有兩難, 到底是要把歷史說得比較像正式,還是說得像小說? 有理想有研究的作者都會想偏前者, 但是大部份的讀者拿起書來只是想看有趣的東西, 誰跟你一板一眼上歷史課啊? 所以… 這本書的書皮上寫得雖然很有趣的樣子, 整本書讀起來,並不覺得那麼有趣,因為有趣度降低了, 所以歷史的部份比較會讓人相信,像「明朝那些事」一樣, 把歷史寫得有趣又符合實際,實在是要很高的功力啊! 也因為這本書說的歷史讓我願意相信他寫的是真的,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 以前讀到的歷史教科書都是二分法,大部份事情非黑即白, 這樣的教育下,會讓我們就像是電影院的觀眾一樣, 進了電影院就要覺搞清楚哪個是主角,再來支持那個主角、反對主角的對手, 俺老杯常常看洋片一開始都會問一句話:哪個是好人? 哪個是壞人? 確定了好人跟壞人才能繼續看下去,偏偏老外的片子常常都是故事說完了, 好人也有點壞,壞人似乎也做了好事,那到底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分不出好人壞人的結果,就是「這部片不好看」。 作者藍弋丰,台大醫學系畢業,讀台大,還是醫學系,而且還讀畢業了, 如果以正常人的觀念來看,會知道兩件事:第一、他一定很聰明,不然就很用功, 第二就是他準備要發了,之後的日子就是天天看診,然後開雙B打高爾夫球, 有事沒事還可以虧個護士咩,不過作者竟然棄醫從事圖文創作, 最三條線的應該是他的父母吧… 於是書末再來個一問一答, 等於是用比較有趣的方式來介紹這個作者 (看到這裡才覺得這本書有趣了一點),在這段介紹裡, 這位「同學」轉述了作者說過的一句話: 「父母說什麼就做什麼,並不一定是孝順。很多人順從父母只是怕被罵,那其實是一種自私」 我看了以後… 忽然覺得句號後面那段話,這個「父母」二字, 也可以改成「長官」或是「老婆」哩! 當然,後面還有一句話:父母終究是希望孩子好,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走一條真正為自己好的道路,這才是真的孝順」 柯文哲醫師幫他寫了序,序的PS說: 「台大醫學系畢業沒有當醫生的,過去二十年,加起來不會超過十個。」 我說:「光是這個勇氣,就讓人欽佩了啊!」,作者是2002年畢業的, 以醫學系讀7年倒推,大概是1995年入學的,如果都沒重考的話, 大概還比我早一屆,這年頭熱血青年真的不多了, 大部份都是乖乖走乖乖的路,像我就是,偏偏走乖乖的路線的人, 雖然乖了,生活也未必比那些不乖的人快樂,難怪侯文詠要叫人「不乖」啊!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歷史的很多走向都是有它的偶然跟必然, 小時候讀的歷史教科書,或許有其政治背景、洗腦需求, 也或許當時的環境下,負編書的人自己也不太懂、也沒去深究, 或者不認為單純的我們能懂這些東西,於是就把歷史寫得很簡單很直線很二元化, 簡單之後,理解歷史的能力也漸漸退化了,反正別人給什麼我們就相信什麼, 事實上,多元文化還是有它的好處的,看起來是雜亂無章, 但那才是真實的世界,這類的例子在書中比比皆是, 例如林則徐我們都以為他禁菸,事實上他還一開始反倒贊成抽鴉片; 革命黨人搞革命推翻滿清,其實是不得民心而且跳針得很嚴重的; 光緒跟慈禧對於改革跟現代化的態度,也不像我們理解的那樣涇渭分明; 「國父孫中山領導十一次革命」這個大家都以為是真理的事情, 在書中更是被完全顛覆了,甚至連孫中山這個名字也是錯誤的, 如果對查明真相很有興趣的人,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 如果只是想看故事的人,就會問「我怎麼知道你說的是真的?」 BOD是啥? BOOK ON DEMAND,數位出版服務, 在這裡有清楚的說明, 之前就聽說過這東西,不過這好像是我看到的第一本BOD書, 目的是為了學術跟小眾出版,讓讀者可以看到出版社不會出的好書, 畢竟出版社是為了賺錢,傳統的紙本書都要有某個量以上, 才有出版社願意出版,有了秀威資訊的努力, 就能看到更多元的書,也是件好事,書商也不會積了一倉庫的書賣不出去 個人覺得,這本書一開始下了「橡皮推翻滿清」這樣的標題, 然後開始說晚清的世界經濟局勢如何影響到滿清的政治, 大概是他覺得這樣切入比較清楚明白,不過以我這個讀者來說, 我會覺得有點枯燥,一直到大概看了半本書,說到了甲午戰爭之後, 才開始有趣起來,清末革命的過程(就同場加映的那一段), 感覺才是這本書的精華,也是作者真正想說的東西, 可以看得出來整個文筆變得流暢許多,用辭也活潑了很多, 所以… 如果你看這本書看前面看到有想要把書閤上, 或者是你沒有很多時間慢慢看這本書,就從第330頁開始看嘍! 雖然作者有想要振興出版的宏圖大志,不過我是覺得以這本書而言, 他寫的歷史我會想要相信(這個很不容易),但是寫得有趣嗎? 倒不見得… 這類寫歷史的東西,明朝那些事兒是比較引人入勝的, 歷史的東西,本來就是各自表述,一件事情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 即使是同一個人面對同一個事件,或許五年十年後再來講述, 也會有不同的看法跟心情,所以我一向懶得太去考究什麼是什麼, 考究了半天,還不是在各自表述,重點在於這些是真實史實也好, 是虛構故事也好,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在面對做選擇的時候,會有更篤定而相對正確的決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摘&感想一下 很多現代人受到影視文化的影響,誤解古代專制王朝的運作方式,以為統治者可以為所欲為,事實不然,任何政治組織都要有個"根本大法",才能建立統治正當性,在現代的民主國家,這個根本大法就是憲法;而在專制王朝,除了要維繫天命,統治權的轉讓也有一定的規定,按照這個規定來,上自大臣、地方官,下至士紳、平民,才會認同其統治,這個規定,在清朝來說,就是慈禧口中的祖制。 狗曰:這段文字的前兩句,讓我想到最近看李安與龍應台對談中,李安說過的一些話… 可以說孫文在清末的革命中,專門從事收割,根本不事生產。 狗曰:被咱們蔣總統尊稱為國父的孫文先生,在這本書裡只得到這樣的註解,乖乖隆地咚,還好老蔣死很久了,不然作者保證有生命危險啊… 滿清的滅亡,也是一個患了許多慢性病的病人,動了好幾次手術,最後多重器官衰竭,終於搶救無效,無力回天的故事,而孫文一再於華南發 動徒勞無功的革命,就有如這個病人剛好同時患了香港腳。 狗曰:蔣公說:把作者再拖去槍斃一次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試閱心得
2016/10/24
漫天雪舞
天命的旅程-《狂魔戰歌:預言之子》
2015/07/21
小傻
橡皮推翻了滿清-橡膠與鐵路(1)
2014/05/22
秀威資訊
這是一本不一樣的愛情小說
2016/04/24
夏天
獵殺,開始了。
2016/01/29
紫萱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