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十月三日毛彥文女士以一百零三歲的高齡,病逝於國泰醫院內湖醫院,我是從報紙上得知消息的,那是我當年在電影界的師友也是北平香山慈幼院旅台校友會會長常錫楨先生發的消息。在這之前我研究吳宓,當然熟悉毛彥文,只是我不知她就住在臺北內湖,錯失拜訪請益之機會。但若見面她恐也不太願意再提起這段「往事」的。後來我找到常先生問可有毛女士的資料,常先生給我毛女士親撰的回憶錄《往事》,上頭還有她老人家訂正的錯字。此書據說於一九八七年就自費印成,一直收藏於她的住處達十年之久,到了一九九七年才分贈給少數至親好友,因此市面書店是買不到的。 後來大陸的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簡體版,可惜文中有若干刪節,圖文也做了調整,與原來版本有些差距。北京大學歷史學者歐陽哲生得知我手上有作者親自改定本,他三番兩次提議我復刻出版,但我總覺得當時毛女士自費出版時在編排版型上並不太講究,若要重新出版則除不動到內文及她所附的熊希齡書信墨寶外,需重新打字排版校對,甚至要重新設計封面。此事蒙責任編輯陳佳怡小姐不辭辛勞,終底於成,在此特別感謝。 《往事》從毛女士的家庭狀況說起,敘及百年往事,巨細無遺,仿如日記一斑,詳細而正確。只是在與吳宓交往過程卻刻意從略了,因此我補寫了一篇近萬字的長文至於前頭,將此一段公案做一解讀。大陸湖南藏書家原版迭戈在他的博客也說這是一本完整版了,蔡先生的導讀,更加值得一讀,是一篇很不錯的文史稿。建議大家看看這個版本。 聽說當年毛女士內湖住所的客廳牆壁上,掛著胡適先生送給她的墨寶,寫的是王安石(荊公)的著名詩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對照於毛女士的前塵往事及她晚年的淡薄自守、雍容風度,此兩句詩無疑地是最佳的寫照。斯人已去,常留回想!在她仙逝十六年後,重新出版此書,算是對她遲來的懷念!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杜月笙秘書的親歷親聞,珍貴而真實
2015/03/29
蔡登山
這不是BL小說的推理劇場(疑?!好像撞梗///艸///
2016/05/17
Jan冀
恐懼的背後,會是?
2015/12/22
紫昀
北京语言大学李玲教授为本书写的序,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本书的特色
2015/01/13
王炳根
適合給所有經歷過單戀和曖昧的人閱讀!
2017/03/16
朱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