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知識分子與人文
- 作者 /
邵建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08-01
- ISBN /
9789866732645
- 定價 /
NT$
400
- 優惠價 / NT$
360
本書特色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以知識分子作爲書寫對象,主要研究知識分子的社會存在和文化構成。
知識分子的社會存在主要涉及知識分子與體制關係、大衆關係、它的存在本質或使命以及存在形態諸問題。並由此轉入知識分子對自身存在的反思,包括知識分子的自我體認、倫理反思和理想主義批判等。上編以「批判」貫穿,既強調知識分子批判責任,又凸顯知識分子自我批判精神。
知識分子的文化構成涉及三種文化形態,在宏觀審視當下文化格局的基礎上,分別討論體制文化的意識形態、大衆文化的意象形態和知識分子文化的意義形態。進而研究意義形態與其他兩種文化形態之間的關係。下編內容以「詮釋」爲要,既詮釋意義形態與其他兩種文化之不同,又強調「意義」本身在於詮釋。
作者簡介
邵建
南京人,南京曉莊學院人文學院教師。任教之餘,讀書寫作。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從事知識份子研究。本世紀以來,以胡適魯迅爲個案,從思想史角度作胡魯比較研究及胡適研究。
目錄
目錄
代序 一個需要不斷闡釋的對象——知識分子
上編 知識分子論
第一章 走向那誘人的地平線
──「知識分子社會」的形成
第二章 「政統」與「學統」之間
──「知識分子文化」的難局
第三章 「把人從奴役中解放出來」
──關於「知識分子批判」
第四章 專業、職業與志業
──知識分子的存在形態
第五章 於「後學」與「人文」之外
──「知識分子立場」問題
第六章 「知識分子死了」
──批判知識分子的自我批判
第七章 從柏拉圖的「洞穴敘事」開始
──索問「知識分子倫理」
第八章 「這裏就是羅陀斯……」
──知識分子的「理想主義」終結
下編 人文論
第九章 「一分為三」的文化地圖
──意識形態 意象形態 意義形態
第十章 作為一種「權力修辭學」
——「意識形態」說略
第十一章 「現實幻像」的眩暈
──「意象形態」描述
第十二章 「沒有終極的追求」
──「意義形態」勾玄
第十三章 話語權利,還是權力話語
──意義形態與意識形態
第十四章 精英「下課」以後……
──意義形態與意象形態
第十五章 數字化背景中的「第三種批評」
──意義形態與「個人話語」
第十六章 天之下、地之上、神之前
──意義形態與形而上學
結 語 跨世紀的文化選擇
──籲請「子學時代」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