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父母國──安琪詩集
- 作者 /
安琪
- 出版社 /
釀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09
- ISBN /
9789864450411
- 定價 /
NT$
360
- 優惠價 / NT$
324
本書特色
中外詩人回憶家人的詩歌多的是,但很少有像安琪在如此孤寂的境況下娓娓訴說她對家人的懷念,她藝術地營造了一種感動讀者與她分享苦苦思念的感情場。
──張子清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序】 與詩歌同呼吸共存亡―讀安琪的詩/張子清
花了連續四天的時間讀安琪的詩。我被這位自我流放北京的詩人執著追求詩歌的精神深深打動,她確確實實是一位少有的到了與詩歌同呼吸共存亡的地步的詩人。她為了詩途的發展而北漂,毅然決然地離開南方溫暖的家鄉,放棄舒適的工作,但她畢竟是凡人,除了在詩歌領域擴大視野和創作取得進展而產生喜悅之外,常人的悲歡苦惱她也有,她在詩裡自然地流露了身在異鄉的孤獨感,尤其在舉目無親的節日裡。她說:「所有的節日都是對你的懲罰/放逐自己的人理當得到餘世的孤獨。」(〈純粹感性批評〉,二○○九)正是在這種難耐的孤獨勾引她深情地回憶她的丈夫、女兒、父母、兄弟、姐妹、外公外婆等家人,回憶在北京機場接從福建飛來見她的女兒時的喜悅和內疚。中外詩人回憶家人的詩歌多的是,但很少有像安琪在如此孤寂的境況下娓娓訴說她對家人的懷念,她藝術地營造了一種感動讀者與她分享苦苦思念的感情場。例如,她在孤獨中禁不住感歎道:
我背井離鄉已經太久
我不叫爸爸媽媽叔叔舅舅已經太久
我不叫姐夫妹夫老公孩子已經太久
我不叫哥哥不叫弟弟,已經太久。我的生命詞彙
喪失了這麼多稱謂,已經太久!
―〈我要從你身上找出所有親人〉,二○○九
詩人總是自甘清貧,但面對清貧的老父總不免愧疚,她在〈爸爸,我看見你鬆弛的小肚微微感到心疼〉(二○○七)一詩中慨歎:
很安慰我沒有死在你的前面在接待電視臺
採訪我的午餐上你說
你有了一個錄製成光碟的女兒,她足以匹敵
你所有老朋友的孩子們貢獻出來的房子
車子。爸爸,我也很想貢獻給你物質的晚年
但我已不能
但我已踏上不能的不歸路
詩人一方面為自己的精神財富感到自慰,似乎以自己的詩歌掙來的名氣可以讓老爸感到自豪,但另一方面更多的卻是愧疚,想讓老爸晚年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已經無能為力。你對此能不感到心酸嗎?說實在的,我至今對安琪如此拋棄一切個人福祉而橫著心北漂,依然無法澈底理解。但安琪就是安琪,不是我等俗人能完全理解的。她以簞食瓢飲為樂的顏回為榜樣,把寫詩當作「唯一休閒,唯一娛樂」(《女性主義筆記》,二○○九)。平常我對有些功成名就的名人的題詞「耐得住寂寞」一貫持懷疑態度,總覺得此種名言水分不少。安琪卻以實際行動實踐的「耐得住寂寞」,我百分之百相信,她坦誠地說:
畫地為牢,自甘困頓。我本質是個
孤絕的人我自絕於
元旦五一,自絕於
中秋國慶,自絕於
除夕元宵。一切與歡樂有關的
事物全部與我無關我自絕
於歡樂並獨自享用
這份自絕―
我的孤獨之心
我祕密養育它已有四十年
―《我本質是個孤絕的人》,二○一○
如今中外詩壇上像安琪這樣甘於寂寞的詩人真是少之又少。她對自己說:「在路上的你,追趕時間的你,欠死亡抽你揍你的/你,女性主義的你,你還想要什麼?」(《菜戶營橋西》,二○○九)凡熟悉安琪的人,都知道詩歌是她的第一需求,其他的一切都退居其次。她說:「我知道道路萬千我已走上最歧異的一條/(如果歧異也可以視為一種財富)」(《除夕有感》二○一一)儘管如此,安琪畢竟是凡人,她在節假日裡深感離鄉背井產生的寂寞,寂寞中寫的詩篇因而首首動情,它們是安琪詩歌的華彩部分,最能緊扣讀者的心弦,也是最吸引我讀安琪詩歌欲罷不能的部分。
安琪誠然意識到她所選擇的寂寞之路,使她抵達生命體驗頂層的路,因此而變得堅定而堅強,在荊棘叢生的詩歌創作道路上勇往直前,她對我們披露說:
我性格中的激烈部分,帶著破壞
和暴力,沖毀習見的堤壩
使詩歌一瀉千里,
滔滔不絕。
―《我性格中的激烈部分》,二○○七
果不其然,如果她性格中缺少激烈部分,她不可能在三十五歲時就同遠村、黃禮孩合作主編兩卷本二千六百五十頁的《中間代詩全集》(二○○四),也不可能寫出宣言式的序言〈中間代〉,以至於一時攪動了詩歌界和評論界,在當代詩歌史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章。安琪現在正處在創作高峰期,用她的話說:「對我而言,寫詩是件手一伸就能摘到果子的事……」(〈女性主義筆記〉)如果說安琪早期主要投身於先鋒派的試驗詩創作的話(例如:〈任性〉一九九九、〈輪回碑〉二○○○等),那麼現在的她似乎回歸到傳統的自由詩的藝術形式上來了,一種當代化的有別於五四時期流行的自由詩。
眾所公認的,安琪是她這一代(或曰中間代)出眾的優秀詩人之一。她發表了眾多讀者喜愛的詩篇。安琪詩歌的藝術特色至少在五個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安琪自白式的抒情是與讀者敞開心扉的抒情,真心,誠摯,毫無虛飾,更無故作、多情或無病呻吟或言不由衷。她給讀者展示自己,剖析自己,揭示自己的心路歷程,而在揭示感情生活的體驗上,坦率得幾乎可以與美國自白派詩人比肩。她的自白甚至突破了中國人自覺或不自覺遵循的「子為父隱,臣為君隱」和「為君諱恥,為賢諱過,為親諱疾」的傳統,例如,她愛爸爸,但痛悼父親的去世時沒有掩飾父親生前的欠缺:
你是這麼揮霍生命的一個人你揮霍一生的金錢,和光陰。
你揮霍你一生最愛的煙酒,和女人。
你揮霍你曾有的刊登在《解放軍報》上的文學才華於曾經贏過
最終卻輸得一無所有的生意上。
你揮霍母親曾經的愛最終卻以恨收尾的冤家聚頭。
你揮霍你的軀體于夜夜遲歸的紙醉金迷你揮霍你的狂妄
你的虛榮你的
壯志未酬。
……
爸爸,我想問你這一生你還滿意嗎但你已不能回答
我想問你當你清楚自己即將長辭人世你害怕嗎
但你已不能回答
現在你的軀體永住在一個瓦罐裡它曾經被我小心翼翼抱在胸前
如果這個瓦罐中的骨殖真的曾經生育過我那麼爸爸
請還原出那個生育過我的你。
―〈每個詩人一生都要給父親寫一首悼詩〉,二○一一
詩人雖然數落父親生前的諸多不是,但在她直抒胸臆中充滿了對父親的熱愛和刻骨的思念,其格調迥異於美國自白派詩人普拉斯的〈爹爹〉(一九六六)。普拉斯的父親去世時,她視他為上帝,可是後來以為他是納粹分子(其實不是)而母親更可能是猶太人,這就使她對父親產生了愛恨交加的複雜感情。普拉斯沒有隱晦她的這個感情,可是在表達上十分誇張,例如,該詩的最後一節:
你肥厚的黑心臟裡有髒物,
村民們從來就不喜歡你。
他們在你身上跳舞踩踏。
他們總是知道腳底下是你。
爹爹,爹爹,你這混蛋,我完了。
這正好驗證了中美文化之間的差異,但是在對內心世界的揭示上,安琪似乎與普拉斯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相似性。不過,安琪悼念亡父的方式超越了絕大多數中國人沿襲的倫理觀,因此這種悼念詩在中國,可以說是安琪的首創。
二、安琪因寂寞引起濃濃的惆悵最能感染讀者,但她特有的幽默也會使讀者不由得會心一笑。例如,她在〈孔廟拜先師〉(二○一四)裡說:
先師先師
我來自福建,現居北京
我寫詩已近二十載,迄今才思枯竭
懇請您午夜托夢
賜我妙筆一支
先師先師
我有夫名子林,現居北京
他已寫有論文多篇,與您有關
懇請您繼續助他靈感
繼續寫您
先師先師
我有女名宇,有外甥女名璐
現居福建
懇請您讓她們茅塞頓開
學業精進
此時清風徐徐,拂我髮絲
風哦,只有你一如既往,游走於古今
只有你見過先師
只有你
能把我的默禱,傳遞到他耳中。
又如,詩人想尋找理想(到北京尋找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耳背的姥姥卻聽錯了,把「理想」誤會成「離鄉」,詩人以此自我打趣自己的離鄉背井:
拐個彎撞見姥姥,我說,給我理想,我要深入
「什麼?」姥姥問,「離鄉?
你想離鄉?你不是不要爹不要娘
獨自跑到那個什麼毛主席呆的京城
你還要離鄉,你要去哪裡啊?」
哎,真是無法接受姥姥的耳朵
竟然把我的話拐了這麼大彎。
―〈拐個彎深入理想〉,二○○六
安琪的這類幽默詩如果改編成相聲或小品在春晚演出,肯定會引發觀眾會心的優雅的微笑,絕對不同於那些庸俗的相聲和小品作品給聽眾帶來廉價的哈哈大笑。幽默是人的天賦,安琪充分發揮了她的這種天賦。
三、安琪的不斷句的流水行安排巧妙,靈活,能輕易地把讀者的視線從上一行牽引到下一行,這就使得詩行長短不一,變化多端,打破了慣常的思維定勢,因而避免了單調,例如:
朝霞鋪陳開的紅色絲綢為我的山河增添壯麗哦我愛
這飄蕩著久遠氣息的雞鳴之晨!
我在夕陽中的行走不斷遇到樸素的問候因為我不是
無數人中的一個,我胸中藏著的萬千激流正為我
佈置一場美妙的柔情它糾纏,怦然。
―〈多年以後我住到南宋村〉(二○○九)
按照傳統自由詩的形式,詩行應當這樣安排:
朝霞鋪陳開的紅色絲綢為我的山河增添壯麗
哦,我愛這飄蕩著久遠氣息的雞鳴之晨!
我在夕陽中的行走不斷遇到樸素的問候
因為我不是無數人中的一個,
我胸中藏著的萬千激流
正為我佈置一場美妙的柔情
它糾纏,怦然。
這樣安排下的詩行也不錯,仍然能抒發作者看到絢麗景色後洋溢的感情,但詩味顯然不一樣。這個修改文本讀起來平穩,順溜,卻不免有些平淡無奇,而原詩則顯得先鋒,新潮,新鮮,儘管比安琪起步時寫的那種爬滿稿面的先鋒派試驗詩「規正」了不少,與傳統的自由詩藝術形式接近了不少。然而,在本質上,安琪現在仍然在激進的先鋒派詩人行列,例如她有許多爬滿稿面的詩篇。當然如果把安琪的這些激進的詩篇和金斯堡的長詩〈嚎叫〉(一九五六)相比,我們對安琪的激進就會感到習以為常了。如果把它們同美國後現代派時期的黑山派詩,例如查理斯.奧爾森的〈麥克西莫斯詩抄〉(一九七五),相比,我們也就不覺得安琪太激進了。黑山派詩完全拋棄了傳統自由詩的美學原則:正確的語法、邏輯發展、緊湊、詩節、適度的格律和押韻,等等,主要地訴諸即興和自發。安琪還是特別注重詞句的鍛鍊和邏輯的發展,不給讀者造成理解的困難。
四、安琪的文學文化積累深厚,生活體驗深刻,她的詩篇裡幾乎處處冒現閃閃發光的新鮮詩句:「後退吧,過去/亂七八糟的未來擠在局促不安的現在裡」、「牙疼隱含在牙裡」(表達愛恨交加到咬牙切齒)、「我不知道天為什麼時陰時晴愛人的臉/為什麼總不開花/全國人大為什麼總要開代表大會/他們究竟誰代表了我」、「不要的一天,天天過著,想要的一日/日日無望」、「樹葉掉落並非風的狂烈而是樹的不挽留」、「我選中了一款默默積蓄復仇力量的姿勢」、「風沒有身子/卻無處不在」、「也許我用盡一生的寫作只是一首徒勞的挽歌/只為埋葬/不為歌頌。」、「我曾經在新年看見一天地的雪,天哪/一夜之間新年/白了頭」……等等,詩人把它們輕易地摘來,鑲嵌在合適之處閃閃發光,它們含而不露的透闢與警示讓讀者回味無窮。
五、詩人善於運用通感的手法,使她所要表達的情感具體化,生動活潑,趣味橫生。例如:「風涼了,三尺厚的風/泊在北戴河的脊背上」、「單調和枯萎。每天我嘗試/二十五公斤的寂寞與無力,讓自己快步/行走在公交線路上。」、「正像你我此時此刻分居/南北,軀體百無聊賴在不同方向上/使力,沉默堆積成山/卻還是無人攀爬」、「我醒在第一個沒你的清晨/我神思迷離/不知此身何在/我看見陽光在窗外喧嚷」……等等,安琪可以隨手把它們拈來。有些詩人也刻意運用通感,但往往顯得生硬,不貼切,而安琪卻善於在特定的語境裡自然而然地造出混淆視覺、聽覺和觸覺的妙句來。
安琪是一個愛詩如癡如醉甚至如命的詩人,她先天的才華和穎悟力加上她後天不懈的努力,才取得了如此可喜的成就。我們期待她今後在詩歌領域裡再開闢大片的新土地。
二○一四―十―二十,南京。
簡介
《父母國》精選了詩人安琪創作於福建及北京時期的長短詩近百首,所涉題旨均與故土親人和故鄉風物有關。詩人2003年離開福建北漂至京,以自我流放的勇氣去追求她心中的理想,卻也飽嚐了身在異鄉的孤獨感和無法盡孝親人的愧疚。本部詩集每一首詩均註明寫作時間及寫作地點,為的就是便於讀者從中窺探到作者北漂前後截然不同的心境。耐人尋味的是,作者在福建時期的寫作大都以長詩為主,而到北京之後則以短詩為主,這裡面似乎有北漂生活對一個人的逼迫成分在——過於巨大的壓力總是無法讓一個人沉潛鋪展自己的詩思。
作者簡介
安琪
本名黃江嬪,1969年2月出生,福建漳州人,現居北京。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2006年,詩刊社)。曾獲第四屆柔剛詩歌獎(1995年),首屆阮章競詩歌獎(2014年)。作品被譯成英、韓、日等語言傳播。
出版有詩集《奔跑的柵欄》、《你無法模仿我的生活》、《極地之境》和隨筆集《女性主義者筆記》等多種。主編有《中間代詩全集》(與遠村、黃禮孩合作,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年)。
目錄
【序】 與詩歌同呼吸共存亡―讀安琪的詩/張子清
【短詩】
穿過熱帶雨林有熱帶雨林的雨
女兒醒在三點的微光裡
母親
老月亮
過完北京
像我這樣的女人
到機場接女兒
往事,或中性問題
青春行
七月回福建的列車上
好不容易
新年快樂
在路上
給妹妹
山海關
北戴河
月上中秋
在鼓浪嶼
鼓浪嶼
離開自己
拐個彎深入理想
北京往南
父母國
給外婆
始終未來的往事
我性格中的激烈部分
爸爸,我看見你鬆弛的小肚微微感到心疼
輪渡
極地之境
雨用什麼方式保護自己
找不到痛的出口
水的骨頭
西山上
許多葉子
海上紫陌
道路已經鋪平,還有一些灰塵在臉上
楓香林
楊家溪
我要從你身上找出所有親人
情動俄羅斯並致我的母親
我本質是個孤絕的人
除夕有感
崳山島
留雲寺
每個詩人一生都要給父親寫一首悼詩
早安,白薇
秋天回鄉
歸之於朗誦
有故鄉的人
夜晚的方向
鴉群飛過九龍江
孔廟拜先師
甲午年春,讀《史記》,兼懷父親
驟雨歇息
冠豸山
連城一中
【長詩】
第三說
南山書社
任性
失語
豔陽天
甜卡車
甜卡車筆記
加速度
九龍江
泉州記
東山記
在劫難逃―我的詩生活
武夷三日
雲水謠
澳角十六節
【後記】故鄉記憶
漳州,漳州
本名黃江嬪中「江」字的來歷
他不是你的父親,他只是我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