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人生

冷眼看人生

  • 作者 / 畢璞
  • 出版社 / 釀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03
  • ISBN / 9789865696788
  • 定價 / NT$ 310
  • 優惠價 / NT$ 279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用愛心去擁抱這個世界,
經常存著感謝的心。
你將會驚奇的發現:人生原來是這樣的美好!


本書特色

畢璞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為臺灣五、六○代最重要女作家之一。文筆清新簡潔,寫之有物,不論小說或散文,均感人至深,尤其散文作品對於當代社會現象的關懷,平淡中蘊含哲理,影響了當時文藝青年。因此將選出畢璞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重新編校出版,讓讀者重新回味閱讀帶來的感動。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老樹春深更著花/封德屏
一九八六年四月,畢璞應《文訊》雜誌「筆墨生涯」專欄邀稿,發表〈三種境界〉一文,她在文末寫道:
「這種職業很適合我這類沉默、內向、不善逢迎、不擅交際的書呆子型人物,我很高興我當年選擇了它。我既沒有後悔自己走上寫作這條路,又說過它是一種永遠不必退休的行業;那麼,看樣子,我是注定了此生還是要與筆墨為伍了。」
畢璞自知甚深,更有定力付之行動,近三十年來她持續創作,陸續出版了數本散文、小說、自選集;三年前,為了迎接將臨的「九十大壽」,她整理近年發表的文章,出版了散文集《老來可喜》。年過九十後,創作速度放緩,但不曾停筆。二○○九年元月《文訊》創辦的「銀光副刊」,至今刊登畢璞十二篇文章,上個月(二○一四年十一月),她在「銀光副刊」發表了短篇小說〈生日快樂〉,此外,也仍偶有文章發表於《中華日報》副刊。畢璞用堅毅無悔的態度和纍纍的創作成果,結下她一生和筆墨的不解之緣。
一九四三年畢璞就發表了第一篇作品,五○年代持續創作,創作出版的高峰集中在六○、七○年代。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七九年是她作品的豐收期,這段時間有時一年出版三、四本,甚至五本。早些年,她是編寫雙棲的女作家,曾主編《大華晚報》家庭版、《公論報》副刊、《徵信新聞報》家庭版,並擔任《婦友月刊》總編輯,八○年代退休後,算是全心歸回到自適自在的寫作生涯。
畢璞生性恬淡,雖然前後在報紙雜誌社工作多年,一九五五年也參加了「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可能如她自己所言「個性沉默、內向,不擅交際」,她很少現身文壇的活動。像她這樣一心執著於創作的人和其作品,在重視個人包裝、形象塑造,充斥各種行銷手法的出版紅海中,很容易會被湮沒遺忘。然而,這位創作廣跨小說、散文、傳記、翻譯、兒童文學各領域,筆耕不輟達七十餘年的資深作家,仍然筆力萬鈞,擲地鏗鏘,環視今之文壇,可說已是鳳毛麟角,珍稀罕見。在人們華服高軒、闊論清議之際,九三高齡的她,仍一如往昔,俯首案頭,筆尖不斷流淌出款款深情,如涓涓流水,在源遠流長的廣域,點點滴滴灌溉著每一寸土地。
感謝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文學出版業益顯艱辛的此刻,奮力完成「畢璞全集」的巨大工程。不但讓老讀者有「喜見故人」的驚奇感動,也讓年輕一代的讀者,有機會可以從快樂賞讀中,認識畢璞作品的全貌。我們也希望透過文學經典這樣的再現與傳承,向這位永遠堅持創作的作家,表達我們由衷的尊崇與感謝之意
民國一○三年十二月

簡介

收錄
社會百態/對轟動一時的花邊新聞和熱門話題的想法與回應。
教育與文化/各級教育與文化中知微見著的思想抒發。
父母子女/描繪母親對子女的擔心與盼望。
女性面面觀/對女性各種不同面貌的描繪小品。
生活漫談/對生活事物中感受與感想的隨筆。
共分為五輯小品散文,文筆細膩,清新雋永,體現作者對人生一切事物的看法!

作者簡介

畢璞
本名周素珊,原籍廣東中山,嶺南大學中文系肄業。
民國卅八年來台後,歷任《大華晚報》、《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家庭版主編、《公論報》副刊主編、《徵信新聞》家庭版主編、《婦友月刊》總編輯等職,現已退休專心從事創作。
從事文藝創作一甲子,作品橫跨散文、小說、兒童故事、雜文、評論、傳記等,也翻譯過英美的文學作品。
已出版的著作有《故國夢重歸》、《風雨故人來》、《寂寞黃昏後》、《心燈集》、《秋夜宴》、《綠萍姊妹》、《無言歌》、《清音》、《春花與春樹》、《明日又天涯》、《畢璞自選集》、《老樹春深更著花》、《有情世界》等三十九種。作品亦曾選入國中國文課本中。

目錄

目 次
【推薦序一】老樹春深更著花/封德屏
【推薦序二】老來可喜話畢璞/吳宏一
【自序】長溝流月去無聲―七十年筆墨生涯回顧/畢璞

輯一 社會百態
盛名之累
奇妙的世界
向狄斯耐致敬
生活水準
虎皮大衣
文明的代價
歌與影
醫德何在?
太多的自由
何必帶禮物
取義何必捨生
行人應優先
崇洋狂
虛偽的客氣
享樂主義
遏止奢靡
節約有成效
論身後事
還是這裡好
維護民族尊嚴
殘忍的藝術品

輯二 教育與文化
學童的營養
謝師宴
女生制服
社會大學
成人教育
民族自尊心
饞嘴的觀眾
耶誕真義
讀書風氣
讀甚麼書好?
純情與畸戀
請唱國旗歌
勿摧殘童真
反暴力
導人迷信的影片

輯三 父母子女
孩子眼裡的媽媽
母親的心
「黃媽時代」
勿忘曾是過來人
兩代之間
今之「孝子」
父母難做
還是女兒好
從打傘說起
中間的一代
母子的抬槓
做白日夢的孩子
童年的影響
母親抑祖母

輯四 女性面面觀
不做「花瓶」
閒能生病
中年婦女的就業
運動減肥
主婦的悲哀
節儉持家
一些數字
露西型的女人
女人的話題
小心眼兒
勿太自苦
真正的平等
新女性主義
家庭主婦
女性的典範
樹立女性風範
外表與身分
談內在美
穿的節約
談整型
人造美女
黑色的眼淚
負責你的面孔
自知之明
熱愛生命

輯五 生活漫談
感謝的心
平安是福
一週與一生
從串門子說起
培養責任感
青年與中年
談室內佈置
練字
勿為物役
禮多人不怪
黃昏美景
退而不休
古人之言
積極的人生觀
談看電視
培養幽默感
恢復儉樸
節約是美德
精神生活
談應酬
惜物與惜時
旅遊雜感
漫談寫信
回信的禮貌
書信與電話
借一杯糖
勞心與勞力
慾望的節制
動極思靜
時間的奴隸
四肢要勤
美的欣賞
簡化生活
尋回自我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