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學術焦點》
陳丹丹:學、詩、史:民初上海遺民之學術與著述
張慧瑜:影院空間、主體分裂與現代性暴力:從魯迅的一次觀影體驗談起
金理: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史中的青年形象
黃雲明:論慧能禪學思想的經濟倫理價值
黑人文學研究先驅楊昌溪──對話楊昌溪之子楊遠承
本書特色
《東亞人文》是由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教授、前系主任樂鋼教授及該系東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魏若冰(Robin Visser)擔任主編,由該系訪問研究員韓晗博士擔任執行主編的國際中文學術年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該刊2014年卷雲集了紐約州立大學、佛光大學、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清華大學等高校的年輕知名學者的優秀著述,集中探討了東亞人文科學中若干重要的學術問題。
作者簡介
【主編】
樂鋼
男,1993年獲得俄勒岡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教授,曾任該系系主任。著有《The Mouth That Begs: Hunger, Cannib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Eating in Modern China, in the series of Post-Contemporary Interventions》(1999年,杜克大學出版社)。
Robin Visser 魏若冰
女,文學博士,現為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比較文學系合聘教授。著有《Cities Surround the Countryside: Urban Aesthetics in Postsocialist China》(2010年,杜克大學出版社)。
【執行主編】
韓晗
男,文學博士,現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訪問研究員,著有《新文學檔案:1978-2008》(2011年,電子工業出版社)等著述。
目錄
學術委員會
編輯委員會
發刊詞/《東亞人文》編委會
【專題:魯迅與王國維―中國現代文化的發生】
學、詩、史:民初上海遺民之學術與著述
影院空間、主體分裂與現代性暴力:從魯迅的一次觀影體驗談起
從日記和書信看蔡元培與魯迅的「六同」關係
【藝文】
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史中的青年形象
論中國當代詩歌的內在發展規律
為了人類尊嚴的視覺批判:《推拿》的價值立場
中國藝術與藝術家的地位變遷
【宗教】
耶墨並提:吳雷川的「耶墨觀」
高時代的精神低谷
論慧能禪學思想的經濟倫理價值
【異邦】
論日本奈良、平安時代的「布」和「布衣」
朝鮮人眼中的古代瀋陽文壇探析―以《燕行錄》為例
朝貢與創作―越南使節燕行詩文研究意涵探析
【讀書】
佛教新生活運動:臺灣入世佛教的日本化
──從《作為入世佛教的臺灣慈濟:起源、組織、訴求及社會影響》入手
【新聲】
盡在有神無神間:論毛澤東宗教觀的矛盾性
【現場】
上海社會管理狀況的調查分析(2013)
【對話】
黑人文學研究先驅楊昌溪―對話楊昌溪之子楊遠承
《東亞人文》年刊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