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人文史地
立憲時刻──論《清帝遜位詔書》
- 作者 /
高全喜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2-02
- ISBN /
9789862218884
- 定價 /
NT$
200
- 優惠價 / NT$
180
不是所有的革命都意味著鮮血,也不是所有的「立憲」都可稱為「立憲時刻」。
現代革命的實質不在於要多麼徹底,而在於是否付諸於憲法,憲法出場,革命退場,這才是一個現代國家之構建的核心原則。
本書特色
本書選取百年中國歷史中一頁似乎久已被人遺忘的篇章——《清帝遜位詔書》,從政治憲法學的視角挖掘其中那份富有生命的機理,在走向共和的古今大變局中,現代中國的立國基礎,不單純是辛亥革命那種激進主義立憲精神。論述了遜位詔書所包含的政治憲法學要義,並揭示其對於當今中國憲制轉型的啟發性蘊含。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在南北和議、《清帝遜位詔書》頒佈之前,清帝國之疆域大有分崩離析的解體之勢。正是在此存亡危機之關頭,清王室能夠果敢地接受辛亥革命之事實,屈辱而光榮地退位,將一個偌大的帝國疆域連同他們對於清王室的忠誠、臣服,和平轉讓於中華民國,從而為現代中國的構建,為這個未來中國的領土疆域之完整和鞏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如此,現代中國的立國基礎不單純是辛亥革命那種激進主義的立憲精神。它的另一個精神基礎體現在《清帝遜位詔書》之中。遜位詔書雖不是一個形式完備的憲法文本,但它總結和承載了晚清以來若干次或被動或主動的改良立憲運動,有效地節制了革命激進主義的潮流,彌合了革命造成的歷史裂痕。可以說,《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清帝遜位詔書》,共同構成和發揮了現代民國的憲法精神。
作者簡介
高全喜
1962年生,中國江蘇徐州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研究方向為法理學、政治哲學和憲政理論。著有《理心之間——朱熹與陸九淵 的理學》(1992)、《法律秩序與自由正義——哈耶克的法律與憲政思想》(2004)、《休謨的政治哲學》(2004)、《論相互承認的法權——〈精神 現象學〉研究兩篇》(2005)、《何種政治?誰之現代性?》(2007)、《現代政制五論》(2008)、《從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論現時代的政法及其他》(2009)等。
目錄
目錄
前言
中華民國肇始之憲法創制
《清帝遜位詔書》的憲制背景
《臨時約法》的憲法短板
革命建國問題
人民制憲問題
從《十九信條》到《清帝遜位詔書》
《清帝遜位詔書》釋義
《清帝遜位詔書》之頒佈
《清帝遜位詔書》之憲法價值
「中國版的光榮革命」
「袁世凱條款」與帝制復辟
三個優待條件及憲法與文化蘊含
《清帝遜位詔書》語境下的「中華人民」
古今變局中的「天命流轉」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