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藝價值觀流變史

中國當代文藝價值觀流變史

  • 作者 / 曹萬生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1-10
  • ISBN / 9789862217825
  • 定價 / NT$ 240
  • 優惠價 / NT$ 216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中國當代文藝價值觀之演變,分五個時期。政治本位主義、神本主義、人本主義、存在主義、消費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綜合政治、歷史、文化、文學,才能深層把握中國當代文藝思潮流變史,以呈現中國當代社會的重要側面。


本書特色

綜合政治、歷史、文化、文學,才能深層把握中國當代文藝思潮流變史,以呈現中國當代社會的重要側面。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簡介

中國當代文藝思潮,非常抽象地概括,就是從外到內,從政治到文學,從神到人,從大寫的人到小寫的人,從人到物的價值流變史。首先,政治本位主義,認為1949-1966年的文藝價值觀,是以政治為本,做政治的附庸。其次,神本主義,認為1966-1976年文革十年的文藝價值觀,是以神及其具體體現英雄為本位的文藝。第三,由神到人,文學回到自身,指1985年以前新時期的文藝價值觀,1976-1985年,這一時期的價值觀是人本主義,崇尚大寫的人。第四,存在主義,褪下神光的人,小寫的人,這是1985-1989年文藝的價值觀。最後,消費主義與後現代主義,資本物化的人,指1989到現在的文藝價值觀,這是一個多元的時代,這個主潮21世紀開始發生變化。

作者簡介

曹萬生,四川省學術帶頭人、四川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校詩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先後主持國家、教育部、四川省專案五項。出版專著十本、獲中國省政府獎五次,在《文學評論》等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多次被《新華文摘》等刊十數次轉載。

目錄

自 序
概 說
第一章 政治本位主義──先驗的人(1949-1966)
第一節 政治本位
第二節 政治文藝的內涵
第三節 反叛與彈壓
第四節 簡要的評價
第二章 神本主義──神化的人(1966-1976)
第一節 毛澤東神話與英雄神話
第二節 極權文藝的內涵
第三節 潛流與彈壓
第四節 簡要的評價
第三章 人本主義──大寫的人(1976-1985)
第一節 以人為本:文學創作的主潮
第二節 新時期人道主義理論及其論爭
第三節 人道主義文藝的內涵與評價
第四章 存在主義──小寫的人(1985-1989)
第一節 存在主義蓋說
第二節 薩特存在主義理論及其對中國文學的輸入與影響
第三節 存在主義影響下的中國當代文學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與消費主義-物化的人(1989-)
第一節 後現代主義與消費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
第二節 文學的解構與多元
附錄1 80 年代:新時期文學的邏輯起點
附錄2 當下文學需要什麼樣的思想?──2009 年12 月,在四川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09 年年會上的講話
附錄3 重建當代文學精神
後 記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