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教你讀唐代傳奇──集異記
- 作者 /
劉瑛
- 出版社 /
秀威經典(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7-04
- ISBN /
9789869407199
- 定價 /
NT$
340
- 優惠價 / NT$
306
喜好志怪傳奇的愛好者,不可不讀的經典作品。
「怪事」「異物」一籮筐,
從唐代人物奇聞異事反映當代社會政治現實。
包含一代女皇「武則天」、宰相「狄仁傑」、七絕聖手「王昌齡」等人的故事,
唐代士人的小說作品,有人物,有情節,有高潮,
較之六朝志怪小說的單純述說怪異事物,更加引人入勝,值得一讀。
本書特色
√ 現存市面上收錄最完整的《集異記》!本書介紹唐代傳奇名著《集異記》,是國學入門書。對唐代傳奇之解讀有作者獨到的見解,是研究中國文學者不可不讀的作品。
√ 逐篇解析故事來由,詳加注釋難解詞句,帶你真正讀懂唐代傳奇!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導讀】
[一、前言]
六朝小說以志怪為主。所謂志怪,只是述說一些怪事異物,以我們現在的標準來衡量,其中勉強可稱之為小說的,實在太少。而以「異」為名的書卻層出不窮。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三十六中曾說:他頗有輯「百家異苑」之想。他列舉以「異」為名的書達三十餘種。《集異記》即列名其中。這些書的主題,都不外是「怪事」「異物」。
一般人都好奇,而志怪類的書、文,正是滿足人好奇心的產品。六朝固然如此,唐宋以後,猶復如此。甚至乎到了清朝,像蒲松齡的《聊齋誌異》,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誌的是異,記的也是異。和志怪一脈相承。
唐代有好些類似志怪的作品。其與六朝志怪相異之處,乃是:唐士人的作品,有人物,有情節,有高潮,也可說是唐士人幻設的小說。學者早有定論。即以《集異記》一書而言,其中的〈集翠裘〉、〈王渙之〉等,都是十分動人的小說。
〈集翠裘〉述說武則天臨朝之時,南海郡獻上「集翠裘」,是一件非常美麗而又非常珍貴的衣服。武則天把它賞賜給她的面首張昌宗。閒來無事,武則天和張昌宗兩個玩雙陸(一種賭博遊戲)。適逢宰相狄仁傑到來奏事。則天令昇座。因命狄仁傑和張昌宗兩個對玩。狄仁傑謝恩就座。則天問:「你們兩個賭什麼?」狄仁傑說:「爭先二籌,就賭昌宗身上所披的毛皮衣。」則天又問:「你拿什麼對賭?」狄仁傑說:「就拿身上的紫絁袍相衣對賭。」武則天笑說:「你不知道這一件毛裘價逾千金,你的衣服卻不值錢。」狄仁傑站起身說:「臣此袍乃大臣朝見陛下奏事所穿,昌宗的毛皮衣乃嬖倖寵遇之服。拿來和我的宰相衣相比,我還覺得心有不快呢!」
武則天既已處分了,便只好讓二人賭。其時張昌宗在氣勢上已輸了一大截,心赧神沮,連連敗北。狄仁傑當著武則天的面剝下張昌宗身上披的集翠裘,拜恩而出。到了光範門,狄仁傑便把集翠裘交給家奴穿。
這一個小小故事,有人物、有情節、有高潮,可稱得上是一篇非常動人的短篇小說。詞人固將它援引成典實,劇作家也看出它有賣點,因而編成戲劇型態搬演。
其次如〈王渙之〉一篇,述說開元詩人王昌齡、高適和王渙之,落拓江湖,時相過從。一日,天寒微雪,三人又到旗亭,賒酒共飲。忽然有女戲子一批十數人,登樓會讌。三人因而避坐到一邊,烤火,喝酒。作壁上觀。一會兒,又有妙妓四人,連袂而至。奢華冶艷,蓮步生姿。旋即開始奏樂、唱歌。
昌齡等三人相約說:「我們三人都有詩名,卻都不能評定,誰第一,誰第二。今天便以這些伶官所唱的詩來評斷。誰的詩唱出來最多的,便算優勝。」
當即有一位伶官唱:「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昌齡便在壁上畫一道。說:「一絕句。」
又一伶官唱道:「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昌齡又引手書璧曰:「二絕句。」
王渙之自以為享詩名已久,應該不會沒人唱他的詩。因對昌齡和高適說:「這些都是潦倒的小伶官。所唱的不過下里巴人的俚句!陽春白雪之曲,她們當然不會懂得唱。」因指眾伶官中最年輕貌美的一人說:「假如這位姑娘唱的不是我的詩,我便終身不敢和你們二位爭高下。若她唱的是我的詩,你們二人便得拜倒我座下,奉我為老師。」說完,微笑著,耐心等待。
不一會兒,這位美貌姑娘發聲唱歌。她唱的分明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渙之聽了,即揶揄二人說:「鄉巴佬,我說的可沒錯吧?」
三人相顧,哈哈大笑。
他們的笑聲,驚動了這些伶官。便有幾位好事的伶官過來問究竟。
這些姑娘們得知原委後,紛紛過來拜見。說:「俗眼不識神仙。難得三位大詩人在場。務乞屈駕,俯就筵席。」
三位大詩人覺得盛情難卻,和這批伶官喝了一天的酒。
這也是一個有趣的短篇小說,描述詩人的風流韻事。在士林傳誦。遂成典故。文人引述, 歷久不衰。且搬演為戲曲。像:明鄭之文的〈旗亭記〉傳奇、清張龍文的〈旗亭燕〉雜劇、盧見增的〈旗亭記〉傳奇,都很賣座。
[二、《集異記》其書]
《集異記》一書,《新唐書》卷五十九〈藝文〉三子部小說類有著錄:「薛用弱《集異記》三卷。」其下註云:「字中勝。長慶光州刺史。」(按:長慶是唐穆宗年號。只有四年。由西元八二一至八二四年。)
《宋史》卷二百六〈藝文〉五載:「薛用弱《集異記》一卷。」似乎《集異記》三卷,到了元代,只遺下一卷了。也可能是三卷併成了一卷。
而宋代晁公武讀到的《集異記》仍是三卷本。他所著的《郡齋讀書志》卷三下有「《集異記》三卷」一條。其後註云:「右唐薛用弱撰。集隋唐間詭譎之事。一題《古異記》。」晁公武讀到的三卷本,到元朝脫脫等編寫《宋史》時,三卷又變成了一卷。但同時代的馬端臨(西元一二二八年至一三二二年。此公竟活了九十餘歲。)所著《文獻通考》,他的書大部分是依據晁公武的《讀書志》,是以也列為三卷。
清《四庫全書總目》列「《集異記》一卷」。註云:「記凡十六條。首載徐佐卿化鶴事。」《四庫全書提要》稱此書:「敘述頗有文采,勝他小說之凡鄙。」
我們現在讀到的是世界書局〈世界文庫〉〈四庫刊要〉本。乃根據顧氏文房小說《集異記》校錄的。全書分為兩卷。所載的也只有十六事。首為〈徐佐卿化鶴〉。書後有「陽山顧氏十友齋宋本重刻」字樣。又有商務《萬有文庫薈要》由吳曾祺編的《舊小說》,其中採載自《集異記》一書的共四十六篇。《太平廣記》中注有「出《集異記》」者共七十七篇。而另有註明為「出《廣德神異錄》」的〈徐佐卿〉,其實也是《集異記》的一篇。合共七十八篇之多。可能宋太平興國年間李昉等編集《太平廣記》時,三卷本的《集異記》還在。這七十八篇是否便是三卷本《集異記》的全貌,我們不敢斷言,但相信與原書相去不遠。
此外,《廣記》中還有注出於其他書者,我們也未列入。例如,卷三百四十六的〈劉惟清〉一條,原注「出《異聞錄》」。而其後又注云:「明鈔本作出《集異記》。」又如卷三百四十二的〈趙叔牙〉一條。原注「出《詳異記》」。其後又注云:「明鈔來作:出《集異記》。「後注」都是今人校勘《廣記》各版本後加上去的。像這類不能確定其出處的篇章,我們都未計入。
我們共找到《集異記》的篇章,《廣記》中有七十八篇,《舊小說》 中四十五篇,世界《集異記》十五篇。除去相同的篇章,他二書中,共有四篇,《廣記》未列入。我們一共找到了八十二篇之多。這八十二篇是否就是三卷《集異記》的全貌,我們不敢肯定。但我們相信,應該也差不多了。
還有幾篇出處不十分確定的,如〈葉法善〉,或云出自《仙傳述遺》,我們也未列入。
[三、《集異記》的著者]
薛用弱是《集異記》的著者,自來已有定論,但薛用弱的生平事蹟,除了〈新唐書〉〈藝文志〉中所說的「字中勝、長慶光州刺史」之外,其他的典籍,如〈舊唐書〉、〈登科記考〉、〈唐會要〉、〈唐詩記事〉等,都沒有一字提到薛用弱。《唐才子傳》中也未列名。皇甫枚所著的《三水小牘》中有一篇題名〈徐煥〉的,轉載於《太平廣記》卷三百一十二,提及薛用弱:
「太和初,薛用弱自儀曹郎出守此郡(弋陽郡)。為政嚴而不殘。一夕,夢贊者云:『黑水將軍至。』延之,乃偉岸丈夫。鬚目雄傑,介金附鞬。既坐,曰:『某頃溺於茲水(指黑水河),自以秉仁義之心,得展訴於上帝。帝曰:「爾陰位方崇。」遂授此任,郎中可為之祠河上,當保佑斯民。』言訖而寤。遂命建祠設祭。水旱災沴,禱之皆應……」
《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卷十九「禮部郎中」條便根據《三水小牘》將薛用弱列入。如此而已。
此處所稱的弋陽,不是江西省的弋陽,而是河南省潢川縣西南之地。
至於《集異記》的文章,《四庫提要》說:
「敘述頗有文采,勝他小說之凡鄙。」
明人胡應麟說:
「薛用弱《集異記》文采尚出《玄怪(錄)》下,而山玄卿一銘殊工,蓋唐二百年,如此銘者亦罕睹矣。豈薛生能幻設乎?余舊奇此作。讀洪景廬《(容齋)隨筆》亦以為青蓮。叔夜之流。不覺欣然自快。」(《少室山房筆叢》卷三十七〈二酉綴餘〉下。)
今人汪國垣編《唐人小說集》。在《集異記》之下註云:
「此書雖為小說家言,然唐宋以來,其所以流傳不廢者,實以文辭雅訓,搜奇述異,雋永可觀。其中如徐佐卿、蔡少霞、王右丞、王渙之諸條,詞人援引,遂成典實。固唐人小說中之魁壘也。」
我們認為汪辟疆氏的這番評語,較為中肯。
簡介
唐代乃中國古典文學的輝煌時期,有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開創詩歌黃金盛世的唐詩;唐代詞人並開啟後世宋詞的蓬勃。而唐代傳奇則以文言文短篇小說的形式呈現,上承六朝志怪小說,始創於初唐,大盛於中唐,衰落於宋代,內容有愛情、志怪、俠義、歷史四類。
本書收錄薛用弱所著的《集異記》共八十二篇,包含:武則天與張昌宗遊玩雙陸的〈集翠裘〉與開元詩人王昌齡、高適和王渙之,落拓江湖,從而相遇的〈王渙之〉等。作者研究唐代傳奇有長達三十幾年之久,對唐代傳奇之解讀頗有新意,是研究中國古典文學者不可不讀的經典作品。
作者簡介
劉瑛
字慢卿,一字尚鴻,筆名漫輕,江西南昌人。台大法學士,南斐大學哲學所博士班研究生。任職外交部四十年整,由薦任科長、簡任司長,爬升至特任代表退休。平素愛好文史,兼愛寫作,畢生研究唐代傳奇。撰寫之散文、小說、論文等常在報章雜誌中刊出。退休後仍筆耕不休,不知老之將至。
著有《俺是外交官》、《中華民國外交官列傳》、《外交生涯四十年--外交幹將劉瑛回憶錄》、《論語的故事》、《大學的故事》、《中庸的故事》、《教你讀唐代傳奇1》、《教你讀唐代傳奇──博異志》、《教你讀唐代傳奇──聶隱娘》、《唐代傳奇研究》、《唐代傳奇研究續集》、《旅非散記》、《漫輕短篇小說集》等書。
目錄
導讀/劉瑛
一、王四郎
二、徐佐卿
三、李清
四、蔡少霞
五、玉女
六、趙操
七、符契元
八、茅安道
九、石旻
十、李子牟
十一、奚樂山
十二、阿走師
十三、邢曹進
十四、殭僧
十五、僧澄空
十六、蘇頲
十七、王安國
十八、汪鳳
十九、王維
二十、賈人妻
二十一、魏淑
二十二、李欽瑤
二十三、王積薪
二十四、孫氏
二十五、張鎰
二十六、高元裕
二十七、衛庭訓
二十八、崔圓
二十九、張光晟
三十、李納
三十一、沈聿
三十二、永清縣廟
三十三、凌華
三十四、劉元迥
三十五、馬總
三十六、蔣琛
三十七、陳導
三十八、蕭穎士
三十九、裴通遠家女
四十、鄔濤
四十一、李佐文
四十二、裴珙
四十三、金友章
四十四、于凝
四十五、宮山僧
四十六、劉玄
四十七、游先朝
四十八、李楚賓
四十九、張式
五十、徐智通
五十一、裴用
五十二、李勉
五十三、集翠裘
五十四、嘉陵江巨木
五十五、光化寺客
五十六、劉禹錫
五十七、韋宥
五十八、裴越客
五十九、丁嵓
六十、王瑤
六十一、崔韜
六十二、楊褒
六十三、鄭韶
六十四、柳超
六十五、盧言
六十六、田招
六十七、裴度
六十八、朱休之
六十九、胡志忠
七十、李汾
七十一、張華
七十二、崔商
七十三、徐安
七十四、僧晏通
七十五、薛夔
七十六、朱覲
七十七、裴伷
七十八、鄧元佐
七十九、王渙之
八十、韋知微
八十一、狄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