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文學小說
荷塘詩韻
- 作者 /
小荷
- 出版社 /
釀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12
- ISBN /
9789864451708
- 定價 /
NT$
280
- 優惠價 / NT$
252
「每首詩,均飽滿情感。情感與景色交融,構成意象。──旅人」
遠遠瞥見數朵清香綻放
生機一片
結成緘默的印記
蜷伏在微光裡
──節選〈荷塘詩韻〉
本書特色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推薦序】以美入情/旅人
▲天生的詩人與詩痴
小荷雖非文學本科出身,但觀其詩,充滿了美與情,的確掌握了「美與情」的詩特質及「以美入詩」的詩法而寫詩,是一個天生的詩人。又其醉心於寫詩,創作的質與量,均有可觀之處,是一個詩痴。在〈踏雪尋美〉一詩中,小荷如是寫著:「桐花如雪飄落五月的山顛/如蝶輕輕飛舞林梢/載錄人間歲月/諦聽挑碳古道沿途/桐花飄落的聲音/流轉一季心靈躍動的芬芳/深邃了遊客眸底的碧波萬頃」,寫出尋美的心境與蕩漾的情感。在本詩集的後記,小荷說:「大抵文字創作者心情都是孤獨的,如若不孤獨,他們就寫不出詩、散文或小說。有不少創作者無可否認,文字是情緒的出口。更正確來說,或是過往回憶,或是未來的理想,花開葉落,難免引發心思波動,堆疊的情緒需要寄託,有人選擇出外踏青,有人相邀去唱歌,有的藉繪畫、彈琴、書法,更有的藉著聚會,幾杯黃湯下肚,慷慨激昂大發謬論一番,也就獲得抒解。但還有一部份人,藉著駕馭文字,反觀內省,把情緒凝諸筆端,這過程由動到靜,再由靜到動,意念輾轉醞釀,終於躍然紙上,因此或說創作是孤獨的自我對弈一點不為過。也因此放緩腳步是書寫過程不得不的歷練,唯有回頭去審視所有曾經的閱讀及思維的飛越,方能沈澱出一篇好作品。」她指出一個人因為孤獨,才能寫出詩來,情緒方能獲得抒解。筆者以為孤獨,也是天生詩人與詩痴的表徵之一。從上段話看來,小荷在寫詩時,心情是孤獨的,說她是一個天生的詩人,是一個詩痴,尚無失見。
▲秀麗的詩句,繽紛不已
讀小荷的詩,是一大享受,享受她的繽紛不已的秀麗詩句。本詩集,從頭到尾,均可發現頗多的秀麗詩句,如流星雨劃下夜空,美不勝收。例如:
早春旋轉門
一抹天光
冷出馥郁春色
山櫻拍醒了酣睡山林
細雨中一碰就霧迷如梳
令人驚奇的想像,迸出秀麗的詩句,尤其末句「細雨中一碰就霧迷如梳」,更具朦朧美、迷離美。
荷塘詩韻
倏忽一場急雨
塘裡水聲潺潺
喚來春意闌珊無限
訪客步履緩緩
踩響幽幽曲徑
謬思甦醒
端凝柔波裡一枚自我倒影
末句「端凝柔波裡一枚自我倒影」中之量詞「一枚」,用得很生動。本詩之題「荷塘詩韻」,又作為本詩集之題,可見小荷特別珍愛「荷塘詩韻」一詩。
夢幻湖
風中的旅人啊!
且止且行
奔赴南半球那一季冷冬
企圖凝視蒼茫水翠的
今生
由於古典語言與現代語言交織,使詩句更加秀麗。「且行且止」,是古典語言,其餘為現代語言。
▲即使是佛理,亦化入詩情
在詩歌中談理,不宜露骨地談,須將理化為情,方能感人,所以郭小川說:「詩是表現感情的,當然也表現思想,但感情可以說是思想的翅膀,沒有感情,盡管有思想,也不是詩。」(見魯德俊編著《什麼是詩──古今中外詩論集萃》頁五九)。本詩集,有不少的詩含有佛理,但即使是佛理,小荷亦化入詩情,這是她聰明、手高之處。例如:
山茶花語
歲歲又年年
梵音悠揚,滲入了窗扉
如是飛花搖落比貓還安靜的清晨
旅人漫步繁花夢土
證得無上菩提
末句「證得無上菩提」,具佛理,但配合上面其他情感句子,並不覺得在枯燥地談論佛理。
小葉欖仁
你是翡翠提琴
終年演奏溫馨曲調
讓蒸騰的天空逐漸沉浸酣熱
如傘 撐開一片涼蔭天空
協助眾生擺渡四季的的遞嬗
以及生命的無常
佛法有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末句「以及生命的無常」中之「無常」,即是諸行無常的佛理。在上引整體的六行詩裡,呈現大悲的救度情感,已將諸行無常的佛理,化入詩情,理與情融合為一。
飽滿的情感,與大自然景色交融
本詩集中的每首詩,均飽滿情感,而情感是詩的本質,向為詩家所重視。情感與景色交融,構成意象。寫詩不能失去意象之美,雖然有些後現代詩,是反意象的,但這不是詩的主流。小荷喜愛旅行,常到鄉村小住,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景色,並將自己的情感與景色交融成有鮮活意象的美詩。例如:
夏日東海岸
海闊天空豐富了生命旅程
啊!原來遙遠也可以是咫尺
天涯原來是無涯
而秋未至、海正藍
展翅飛越海平面
粼粼波光閃耀在浪尖上
心情千迴百轉,隨風漂泊
啊!潮去潮又回
詩中飽滿的情感,禁不住發出兩次「啊」聲,而「啊」聲與諸多的景色,如正藍的海、寬闊的天等交響,構成有節奏,有意象的美詩。
埡口雲海
二月循著季節的階梯而來
扣響天空之海
伸手摘一朵屬於冬春換季的雲
折疊成風景明信片
二月的天空之海,有雲在飄流,而雲可折疊成風景明信片,不美也得美。此美景,與小荷心中強烈波動的情緒融為一體。可見小荷的審美經驗,是非常豐富的,也因此美詩才能自然地呈現於讀者之前。
▲不能不欣賞的修辭之美
詩的各種積極修辭,能顯發各種不同的美,使讀者不能不欣賞,賞後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或陶醉不已。小荷在詩裡,運用了不少的積極修辭,例如用對偶的辭格,表現一種平衡的美,且觀下列詩句:
大花紫薇
紫是潺潺流過心隅的水聲
忽近 忽遠
踏花歸去的小徑
花雨絮絮飄落
澎湃連綿
第三行的「忽近」與「忽遠」是對偶。諦聽水聲忽近忽遠,自有平衡美的享受。
詩寫暨大校園
旅人如風 烙下腳印
更遠處 芒花如雪,點點蒼茫
若是夜遊如詩的校園
也許可以邀來星子漫談
或以茶代酒 煮詩話家常
芒花如雪,是譬喻中的明喻辭格。譬喻詞是「如」,用此字聯繫芒花和雪,形成一種聯繫的美,再加上「點點蒼茫」,予以形容,造成朦朧的美,如是美上加美,豈非更美!如詩的校園,亦是明喻辭格。譬喻詞是「如」,用此字聯繫詩與校園,形成聯繫的美。當讀者走進暨大校園,感覺一花一草,一木一柱,都如詩般的美,心情必然愉快,且必然常想來此憩遊。
霧非霧
霧湧江流
把朦朧意象倒進秋天
懸浮了季節
霧湧江流,是鋪張辭格,形成一種變化的美。通常是水才會湧江,但說霧能湧江,是非正常的現象,因為是非正常,才會有一種變化美的感受。至於「把朦朧意象倒進秋天/懸浮了季節」,亦是鋪張辭格,顛倒了一般人的想法,方有變化的美,嵌入讀者心裡。
綜上所述,本序用「以美入情」為題,並分「天生的詩人與詩痴」、「秀麗的詩句,繽紛不已」、「即使是佛理,亦化入詩情」、「飽滿的情感,與大自然的景色交融」及「不能不欣賞的修辭之美」等項,予以說明,回扣題旨,期使讀者多加了解小荷是一個怎樣的詩人(第一項說明)與其詩的特色(第二、三、四、五項說明)。哲學家孫正聿說:「人是尋求意義的存在,人無法忍受無意義的生活。」(見孫氏著《哲學:思想的前題批判》頁一三九)小荷今生已找到有意義的生活,即寫詩的生活,審美的生活。詩,使她的存在,詩意地棲居於大地。又哲學家葉海煙云:「文學藝術是層層上升的階梯,可以直達到不可說的宗教界,那就是精神的故鄉,我們生命的源頭。」〈見葉氏著《種子落地》頁四二〉冀望小荷在現有的寫詩成就基礎上,除寫向內覺醒的智性之詩外,也向外開拓關懷現實社會眾生的悲心之詩,嘗試寫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詩,以取得更高的創詩成就,從而日日「詩喜充滿」,沈醉於自得的審美境界。
簡介
詩人小荷第二本詩集,收錄2008-2012年作品,本書共分三輯:
★大自然的禮讚──泥親土親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草木有情,花能解語。清晨曙光下朝露如珠,小花小草抽長,而隨著季節更迭,展現風情的花草樹木各司其職,彩繪了大地,讓人目不暇給。禮讚中有人我關係的書寫,有自然觀察和生命情境,樸實無華的文字、意象與風格追尋著一種和諧與平淡之美,是人間來去,無我的自然風情之素描,有我之詮釋,人文與自然,人、大地,作者的詩書寫了這樣的生命縱橫觀!
★素描歲月
月有陰晴圓缺,滔滔歲月如浪,生活裡不免有風有雨,充滿考驗,試著在彷彿被雨淋沖刷的夜裡,孵幾行詩句,浮雕生命,回溯的過程是一番深刻的心靈激盪。是呀!生活需要智慧,更需勇氣,才能隨時調整腳步,重新出發。
★旅人書懷
旅遊,放懷心靈出走。或島內漫遊,或腳蹤延伸至國外,拓展視野,每一步履都是優美的潮音,鼓風前行,是生活感懷紀錄,更是鏤刻山水景緻、人文風物及懷鄉念土,寧靜致遠中呈現了旅人內心千姿百態。
作者簡介
小荷
國立北師大畢業,從事教職,耕耘於特教園地,在孩子長大後得以重拾閱讀樂趣;文字流域裡大膽嘗試創作,塗寫生命的感動。生也有涯,學也無涯。詩詞撫慰了忙碌的生活,梳理了心靈的煩憂,更於閒暇時四處探索風土民情,腳蹤或近或遠,拓展視野,豐富了生活。一字一句正是熱愛大自然及生活的泉湧。書寫是一份喜悅,優游自在。因為喜歡荷花,筆名小荷,另一筆名詩韻,主持新聞台荷塘詩韻。文字散見各報刊及詩刊。
作品
《詩鄉行旅》(高雄宏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獲獎
2004年獲台中市風華徵詩新詩第三名
2008年獲得行政院客委會客語桐詩新詩優選
民國一百年獲彰化縣百載百詩獎
目錄
【推薦序】以美入情/旅人
▲輯一 泥親土親
早春旋轉門
山櫻花的呢喃
春日木棉
插秧
春山行旅
樹的三部曲
素描木棉
詩寫山茶花
林梢飛雪
踏雪尋美
山茶花語
小葉欖仁
荷田詩抄
慢活森林
賞青荷
高美溼地招潮蟹
行道樹隨想曲
花東風情畫
白鷺鷥
渠水荷韻
那山 那海
安平樹屋
問雲
荷塘詩韻
螢火蟲
大度山都會公園漫步
秀水益源古厝
大花紫薇
歸樵
詩寫暨大校園
秋楓
秋日海堤
大度山之夜
台灣風景畫三首
林田山風華
美麗的砂卡礑溪谷
蕨類
重瓣山芙蓉十二行
▲輯二 素描歲月
素描歲月
山寺
側寫母親
秋日記事
螢窗小語
相機
鐘響
公園靜坐十行
初春詠歎調
霧非霧
拾金
老兵娶妻
時間
歲月
古剎
深水
殷紅的想念
生命的渡口
台灣欒樹
豔紫荊
春日隨筆
秋臨奧萬大
黃金雨
詩情
觀世音
秋芒
丹楓有禪
坐聽蟬鳴
秋聲
冬至
半線走街仔先
日出
跋涉
▲輯三 旅人書懷
望安島
春日酢漿草
春日吉野櫻
夏日東海岸
大肚溪
山村隨筆
林間雲海
風起之日
手語人生
湖山巒翠
湖的清唱
阿里山縱走
夢幻湖
車過蘭陽平原
湖濱散記
踏青
向天湖
摩里沙卡風華
曙色
探索雪見
雲隙一瞬
埡口雲海
清晨南瀛公園
車過太麻里
遊集集攔河堰
合歡霧靄
訪武陵
小詩三帖
雪山天池
泛舟秀姑巒溪
九寨溝飛瀑
閒遊台江內海
武陵依舊晴光好
旅人書懷
洪荒太魯閣
雲南石林
溪阿縱走
書院風華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