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宿星錦繡──耕莘寫作會金慶研究班文集

二十八宿星錦繡──耕莘寫作會金慶研究班文集

  • 作者 / 許春風主編
  • 出版社 /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7
  • ISBN / 9789863263852
  • 定價 / NT$ 300
  • 優惠價 / NT$ 270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莊華堂 夏婉雲 羅任玲 羅位育 林黛嫚 林滋渝 楊麗玲 
蕭正儀 凌明玉 楊宗翰 鍾正道 於淑雯 陳瑪君 吳易芹
包垂螢 劉思坊 曾馨霈 許芳慈 王惠盈 奇 魯 許春風 
朱 天 馬千惠 藍曉鹿 林雪香 古煦清 白千翌 王詩儀

二十八位作家涵蓋詩、散文、小說與評論的創作,仿若二十八宿星,以風格各異的姿態,閃耀星空。

【內頁更正說明】
本書第49頁「我的三芝地圖是繪在童年記憶與夢的底片上的」和陳黎 〈 想像花蓮〉第一句「我的花蓮港街地圖是繪在記憶與夢的底片上的」極相似,
故修正為「三芝影像是捲在童年手繪的地圖裡」。


本書特色

§ 一部長達五十年的時光之書 見證台灣半世紀文壇發展 §

「耕莘五十」,沒有人能夠完整記錄這半世紀來的點點滴滴,本系列文叢收錄歷年寫作會作家之詩作、小說、散文、綜合文集,盡可能從多樣的角度呈現此中風華。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總序一】 眾神的花園/陸達誠(耕莘青年寫作會會長)

多年前,聯合報副刊前主編瘂弦先生曾戲稱副刊是「眾神的花園」,此稱殊妙,聯副的作者與讀者一致叫好。
  筆者初聞此語,立刻想到「耕莘青年寫作會」,這詞拿來形容本會再恰當不過。「眾神的花園」一語如憑虛御風般攜我們回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希臘,看到的是:香氣撲鼻的萬紫千紅、纍纍碩果、藍天白雲、和煦太陽。這些描寫的確突顯了副刊的特色,眾神遨遊其間,得其所哉。耕莘寫作會何嘗不是如此,眾多的神明(老師和學生)漫步遨遊其間,樂不思蜀。耕莘寫作會與聯合報副刊的規模固然不可同日而語,但確有類似之處。
  1963年耕莘文教院在台北溫羅汀文化區(台灣大學附近的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落成。院內除了住著在大學授課的十多位神父外,還有英美文學圖書館、心理輔導中心、原住民語言研究中心、多媒體教室、展演用的大禮堂、不少教室、中型聖堂、以及大專學生的活動場地。它很快地成為台北年輕人最愛的文化中心之一。
  四年後(1966年),耕莘創設了兩個社團:一個是深入山區窮鄉僻壤耕耘的山地服務團,另一個即是可譽為「眾神的花園」的寫作會。兩會的創辦人是美籍張志宏神父(Rev.George Donohoe, S.J., 1921-1971)。該二團體甫成立即為耕莘帶來大批青年才俊,使原本安寧、靜態的房子充滿了喧囂嘻笑之聲,一到四層樓變得年輕活潑。隨著各種講座的開設,文學的氣氛亦變得濃厚起來。
  為了解這個文學花園的特色,我們要稍微介紹這位創辦人。張神父創辦寫作會那年約四十五歲,在台師大英語所授課。他左眼失明,右眼弱視(看書幾乎貼鼻,他最後一次回美探親時,學了盲人點字法),聽覺味覺均欠佳。這樣一位體弱半老的人如何會有此雄心壯志,令人不可思議。
  張神父在1971年2月寒假期間,帶了一百二十位年輕人去縱貫公路健行,因躲閃不及被一輛貨車碰撞,跌落崖谷去世。追悼大會在耕莘文教院的教堂舉行,悼念的人擠得水泄不通。筆者願意引述下面數位名作家的話來說明張神父給人留下的印象。
  謝冰瑩女士用對話的口吻說:「張神父,您在我的心中,是世界上少有的偉大人物,您是這麼誠懇、和藹、熱情,有活力。」(《葡萄美酒香醇時:張志宏神父紀念文集》,1981,頁2)
  朱西甯先生說:「初識張公這麼一位年逾花甲的老神父,備受中國式的禮遇―那是一般西方人所短缺的一種禮賢下士的敬重,足使願為知己者死的中國士子可為之捨命的。命可以捨,尚有何不可為!我想,這十多年來,耕莘青年寫作會之令我視為己任,不計甘苦得失,盡其在我的致力奉獻,其源當自感於張公志宏神父的相知始。」(頁11)
  張秀亞老師記得張神父如何尊師重道。她說:「為寫作班講過課的朋友都記得,課間十分鐘的休息鈴聲一響,著了中式黑綢衫的您,就會親自拿著一瓶汽水,端著一盤點心,悄悄地推開黑板旁的小門走了出來,以半眇的眼睛端詳半晌,才摸索著將瓶與盤擺在講桌上。下課後,有時講課的人已走到大門外,坐進了計程車,工作繁忙的您,卻往往滿頭汗珠的『追蹤』而至,您探首車窗,代為預付了車資,然後又將裝了鐘點費、同寫著『謝謝您』三個中文字的箋紙信封,親自遞到授課者的手中,臉上又浮起那股赧然的微笑,口中囁嚅著,似乎又在說:『對不起!』」秀亞老師加了一句:「您是外國人,但在中國住久了,也和我們一樣的『尊師重道』。」(頁95-96)
  難怪王文興老師也說:「張神父未指導過我宗教方面的探求。但近年來,我始終認為,在我有限的宗教探索中,張神父是給予我莫大協助的三五位人士之一。」(頁18)
  張神父去世已有四十五年,今天是他創立耕莘青年寫作會50週年的大節日。五十年來,寫作會藉著多位園丁的耕耘,這個花園的確經歷過數次盛開的季節,也綻放過不少美麗的花卉和鮮甜的果實。而這個團體一直保持某種向心力,使許多參加過的學員不忍離開,因為我們一直有愛的聯繫。是愛文學、愛真理,穿透在我們中間的無形、無私、永恆的愛。
  為慶祝耕莘寫作會創立五十週年,我們聯絡到從第一屆開始的學員,他們中有些是已成名的作家,有些與本會有深厚感情,一起策劃了慶祝內容。
  在本會任教超過三十多年的楊昌年教授指導下,我們決定出版七本書及拍攝一部紀錄片。後者由陳雪鳳負責,聚點影視製作公司拍攝;書籍由夏婉雲擔任總主編,計有:1.凌明玉編《耕莘50散文選》、2.許榮哲編《耕莘50小說選》、3.白靈、夏婉雲編《耕莘50詩選》、4.陳謙、顏艾琳編《葉紅女性詩獎精選集(2006~2015)》、5.許春風編《二十八宿星錦繡―耕莘寫作會金慶研究班文集》、6.李儀婷、凌明玉、陳雪鳳編《你永遠都在― 耕莘50紀念文集》、7.我的傳記增訂版《你是我的寶貝―陸達誠口述史》,半年過去,七書陸續成形。在編書過程中,通過e操作,把久違的候鳥一一找了回來,從他們的文章中,我們看到他們從未離開過耕莘。這次,我們的文學花園因這慶典又回到當年的熱鬧狀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從他們的文章中我們讀到諸遠方候鳥對耕莘的懷念和認同。這塊沙洲是不會人滿人患的。新的神明不斷的還在光臨:我們每年舉辦的「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2006年開始)及「高中生文學鐵人營」(2010年始)吸收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秀。他們遲早要在文壇上大顯光芒。
  感謝五十年來曾在耕莘授課的作家老師,您們的努力使這個花園繁榮滋長,生生不息。張志宏神父在的話,一定笑顏逐開,歡樂無比。五十年來在本會費心策劃過課程和活動的秘書和幹部們,也是令我難以忘懷的。您們使寫作會一直充滿朝氣,使它成為名符其實的「青年」寫作會。
  感謝《文訊》雜誌的封德屏社長,為七月份《文訊》做耕莘50 的專刊,使耕莘能有發聲的平台。紀州庵還空出檔期,租借優雅場地給我們。我們永遠會記得「文訊」和「耕莘」密不可分的緣份。
  為這次金慶慷慨捐助的恩人,我們也不會忘記您們。您們的付出玉成了未來作家的文學生命的資糧。眾神的花園中因您們的施肥,花卉必將永遠地盛開,不停提供國人靈魂亟需的芬多精。
「眾神的花園」五十年來所以沒有解體因為其中有愛,愛是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泉源,為這愛而犧牲過的人都享受著真正的幸福, 相信讀者也感染這份愛的熱力。讓我們一起發揚這愛,滿懷希望地繼續向前邁進吧!


【總序二】 文學的因緣與際會/白靈(詩人/1975年參加寫作會)

◇筆下二三稿紙,胸中十萬燈火

  很少人會再記得,在台北的城南,紅綠燈繁忙的兩條路交叉口,曾站起一棟十幾層的大樓,十幾年後地牛翻了個身,轉瞬它又從地表消失。它曾是花園,旁邊大路更早之前是一群日式建築和蟬聲鳴叫的巷弄,現在上頭是停車場,下方是日夜車流穿梭的地下四線通道。
  這棟樓的地下二樓,曾被整修為一座小劇場,演了近十年的舞台劇,間雜幾次詩的聲光,許多人的演員夢、導演夢從那裡沒來由萌發,把汗和淚都揉雜在裡頭。與劇場息息相關的是這棟樓的地上第四層,那是一間可容納百餘人的大教室,最靠近交叉路口的那方,一長條黑板,兩邊是褐色粘貼板,左邊寫著「在心靈的天空/ 放想像的風箏」,右邊寫著「筆下二三稿紙/胸中十萬燈火」。
這間大教室,除了暑期,通常白天人少,夜晚人多。入了黃昏,一棟白日堅實穩固的大廈轉瞬間會像一柱鏤空的大燈籠,開始向這城市散發出它的光華。更多的大廈更多的大燈籠被感染,不, 被點燃了,於是或強或弱或高或低的幾百萬盞燈,這裡百簇那裏千團,整座城,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由城南這棟樓開始,像星雲般爆出無數的光芒來。
  這棟樓曾存在過,現在不在了,像一盞、十盞、百盞、千盞曾在這裏點亮過的燈,實質的還是心靈的,現在不在了,那他們的光芒就此消失了嗎?還是去了我們現在看不見的地方,還在繼續地前進?
  那座小劇場、那間大教室都曾是耕莘青年寫作會的一部份,現在的確都不在了,但寫作會卻要在它們消失了十三、四年後,慶祝創會五十週年。而且深深感覺:十萬燈火正在一個團體裡默默發光,即使別人看不見。

◇沒有人能夠完整記憶這個團體

  與大多數的台灣文學團體最不同的是,這是1966年由美籍耶穌會士張志宏神父創立的純民間寫作團體。關於張神父如使徒般犧牲奉獻的服務精神,都記載在已經印行第五版的《葡萄美酒香醇時―張志宏神父紀念文集》中,那種「不為什麼」的服務熱誠歷經鄭聖沖神父、到現在已擔任會長逾四十載的陸達誠神父,均不曾流失。他們只談文論藝、偶而說說哲學,宗教情懷從不口傳,乃是透過身體力行、心及履即及的實踐方式,無形中成了這個團體最堅定的精神支撐。
  進入寫作會的成員一開始都不是作家,只有少數後來成為作家。大多數都在學生時代成為會裡的學員,有的機緣來了,成為幹事或輔導員,有的待了幾學期後成為總幹事或重要幹部,有的勤於筆耕,成了講師或指導老師,待得更久的乾脆留下來當秘書,不走的成了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後來理事會解散,2002年寫作會隸屬基金會,老會員乃成立志工團,繼續志工到現在的不在少數。有百分之九十幾的成員始終是「純粹」的文學愛好者,卻可能是醫生、工程師、廣告人、美工設計者、記者、出版人、畫家、護士、老師、演員、律師、警察、推廣有機食材者……,這並不妨礙他們繼續信自己原來的宗教、繼續自由貢獻心力、繼續偶然或經常當志工、繼續為某個活動或文集自掏腰包或幫忙募款,而且僅出現在團拜或紀念會上。
  只因每個人對這個寫作團體都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記憶,聽了幾堂課、演了幾場戲、交了一兩個知心朋友,際會各自不同,像會裡常比喻的,這是一片自由的「文學候鳥灘」,有些晨光或夜光在灘上強烈反射,刺人眼睛,偶而看到自己泥灘上留下幾隻不成形的爪痕,不覺會心一笑,日後想起,雖是片段,也足回味良久。
  沒有人能夠完整記憶這個團體五十年的點點滴滴。佇足河邊再久,有誰能看清聽清一條河的流動呢?又如何較比今昔河灘究竟多了多少隻蟹或泥鰍?何況這是一條不曾停歇、心靈互動頻繁的時間之河。雖然上中下游都曾駐足過人,其後也都消失了,後來的人憑著過去留下的片言隻字、幾張照片、幾本文集,也不可能完整記載它的晨昏或夜晚,何況是曾經陽光強烈或雷雨大作過的午後?

◇一切都是紀錄片起的頭

  寫作會三十週年、四十週年也都辦過大型活動,但均不曾像這回這麼大規模。只因一個在法國一個在台灣的女性會員,臉書(FB)上偶然相遇,說起耕莘往事就揪了心。在台灣的那位乃揪了團去看陸神父,一年多前即大談特談如何過五十。然後臺灣兩個「熱心過頭」只偶而寫作的老會員陳雪鳳(廣告公司顧問)、楊友信(工程師/志工團團長)硬是將一部到現在經費都尚無著落的一小時紀錄片推上火線,一股腦兒就先開了鏡,動員邀請一大批多年曾來耕莘演講的老師、會內培養的作家、歷年秘書、總幹事,調閱存檔的無數照片、影片、旦兮雜誌、文集,包括詩的聲光(1985- 1998)、耕莘實驗劇團(1992-2002)的各種檔案,全部想辦法要塞進紀錄片裡,塞不了的就整理成口述稿、出成紀念文集。
  之後規模越弄越大,還要在紀州庵辦大型特展(7月14~31 日)、北中南巡迴演講、研討會、紀錄片放映會;同時要出版七本耕莘文叢,包括《耕莘50小說選》、《耕莘50散文選》、《耕莘50詩選》、《二十八宿星錦繡―耕莘寫作會金慶研究班文集》、《你永遠都在―耕莘50紀念文集》、《葉紅女性詩獎精選集(2006~2015)》、《你是我的寶貝―陸達誠神父口述史》等, 本來還有第八本《耕莘文學候鳥灘》,為數百期型式不一之旦兮雜誌的選文,但因牽扯到一百多位老會員的同意權,只得延後。所有這一切,其實也只像天底下的任何美事,憑任何一人,都無法獨立完成,是一群文學人,不論他/她是不是作家,齊奉心力的結果。

◇從耕莘文集到耕莘文叢

  最早出現「耕莘文叢」這四字是1988年由光啟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說選《印象河》,及1989年的散文選《等在季節裡的容顏》, 依序編號為文叢一及二。但1991年的《耕莘詩選》以寫作會名義出版,並未編為文叢三。三本選集的主編均由會長陸達誠神父掛名。再一次出現則是2005年出版的「耕莘文學叢刊」:《台灣之顏》、及《那一年流蘇開得正美》,分別標為文學叢刊一及二,前者為耕莘四十週年紀念而刊行,後者大半收入楊昌年老師所開創作研究班之學員優秀作品,另三分之一為葉紅的紀念追思文集。
  在上述這些文叢刊行之前則曾出版過七集的「耕莘文集」,陸神父在上述兩本文叢的序文中即提及1981年8月由當時寫作會總幹事洪友崙策劃創刊的《志宏文集》,第二期起改稱《耕莘文集》(1982 年2月),前後共出版了七期。每期收有詩、散文、小說、評論、人物專訪等會員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文集的收支帳目均會擇時公佈,比如第四期的末頁即公佈了一至四期的收入(分別是36,730 /15,500/28,010/30,210元)及支出表(分別是36,515/21,998 /37,801/28,624元),收入主項為捐款及義賣,四期大致收支平衡。此期並公佈了第四期的「捐款金榜」,有二十六位會員共捐了30,210元。由此可以想見一個寫作團體自主運作之不易(台灣迄今仍不准以人名如「耕莘」申請立案為文學團體,因此無法自行申請公部門任何經費)、及會員長期支撐這個團體的力量是何等強大。
  這些文集主要是會員、會友、與授課老師之間的交流刊物,其性質一如1980年開始的寫作會刊物《旦兮》雜誌,雖然《旦兮》先後出現過週刊、月刊、雙月刊、季刊等不同階段,報紙型、雜誌型等迥異的面貌,前前後後、大大小小出刊了二百多期。《耕莘文集》與《旦兮》出版時也寄送圖書館、作家、出版社,但畢竟不是上架正式發行有販賣行為的刊物,一直要等到「耕莘文叢」之名出現為止。
  1988年小說選《印象河》收有十一位會員及張大春、東年兩位授課作家的十八篇作品,會員作品均經此兩位作家的審核方得入選。《印象河》作者群在此次2016年出版的《耕莘50小說選》(許榮哲主編)中仍重複入選的則僅有羅位育、莊華堂等二位,其餘新加入的林黛嫚、王幼華、凌明玉、楊麗玲、姜天陸、徐正雄、許榮哲、李儀婷、鄭順聰、許正平等是九○年代前後至新舊世紀交接時期崛起的作者,而黃崇凱、朱宥勳、Killer、神小風、林佑軒、李奕樵、徐嘉澤等則是近十年優異、活力十足的文壇新星。
  1989年散文選《等在季節裡的容顏》收有三十八位會員的四十八篇作品,作品均經簡媜、陳幸蕙兩位授課作家的審核方得入選。其作者群在此次出版的《耕莘50散文選》(凌明玉主編)仍重複入選的僅有喻麗清、翁嘉銘、周玉山、羅位育、白靈、夏婉雲、陸達誠等七位,代換率極大。新加入則往前推可至1966至1970年前後幾期的寫作班成員蔣勳、夏祖麗、傅佩榮、沈清松、高大鵬,至1980年的楊樹清、1990年後的林群盛、陳謙,之後就是前面提過的小說作者群,再就是新世紀才新起的一大批作者群,如許亞歷、陳柏青、王姵旋、李翎瑋……等。
  1991年《耕莘詩選》收有四十八位會員的七十四篇作品,其作者群在此次2016年出版的《耕莘50詩選》(白靈、夏婉雲主編)仍重複入選的有羅任玲、方群、白家華、林群盛、洪秀貞、白靈、夏婉雲等七位。新加入則往前推可至喻麗清、高大鵬、靈歌、方明, 八○年代出現的許常德、莊華堂、葉子鳥、陳雪鳳,九○年代後的方文山、陳謙、顧蕙倩、葉紅、邵霖、楊宗翰等,其餘就是新世紀才新起的一批作者群,如許春風、王姿雯、游淑如、洪崇德、朱天……等。而三十一位詩人中女性高達十七位,超過半數,為迄今任何兩性並陳的詩選集所僅見,也預見了女性寫詩人日漸增長的趨勢已非常明朗,這不過是第一道強光。
  1988年由莊華堂策劃「小說創作研究班」(成員有邱妙津、姜天陸、楊麗玲等)開始運作,「研究」二字正式與創作掛勾。加上其後陳銘磻老師策劃十期的「編採研究班」(後三期改稱「研習班」)、寫作會主導至少七期的「文藝創作研究班」、及「散文創作研究班」、「歌詞創作研究班」等,「研究班」儼然成了耕莘培育作家的搖籃。楊昌年老師自1994年起即指定優秀研究班學員參與「作家班」,此後他開設了各種不同文類的創作研究班,以迄2011 年為止,可謂勞苦功高。此回耕莘文叢重要的結集之一是《二十八宿星錦繡―耕莘寫作會金慶研究班文集》(許春風主編),此集收有楊昌年老師歷年所開各項文學研究班中,特別優秀的二十八位會員的作品,也是楊老師多年在耕莘辛苦耕耘的一個總呈現。其實早在1995年4月寫作會會訊《旦兮》雜誌新三卷三期就做過一個專題「文壇新銳十八」,為「十八青年創作之跡也,六男十二女釆姿各異的彙集」(見楊老師〈「十八集」序〉一文)。在2016年的《二十八宿星錦繡》中則僅餘鍾正道、凌明玉、楊宗翰、於(俞) 淑雯四位,正見出進出耕莘的文藝青年追尋文學夢的真多如過江之鯽,能堅持不懈者著實是少數。而此集中的作者群卻至少有楊麗玲、羅位育、羅任玲、林黛嫚、莊華堂、凌明玉、許春風、於淑雯、朱天、夏婉雲、蕭正儀、楊宗翰等十二位的作品被收入前述小說、新詩、散文選集中,份量極重,表現甚為突出,其餘作者雖未收入,也均極有可觀。
  《你永遠都在―耕莘50紀念文集》(李儀婷、凌明玉、陳雪鳳主編)是此回五十週年的重頭戲,共分六輯,前兩輯收入紀錄片口述稿的原因是因在影片中受時間所限,每人只能扼要選剪幾句話而無法暢所欲言,故當初拍攝的聚點影視公司,先找人做成逐字稿,約十四萬多字,經許春風、黃惠真、黃九思等老會員多次一刪再刪,現在則不足六萬字。包括王文興、瘂弦、司馬中原、蔣勳(第一期寫作班成員)、吳念真、馬叔禮(八○年代擔任主任導師約七年)、簡媜、陳銘磻(九○年代擔任指導老師、主任導師約十餘年)、方文山(1998年參加歌詞創作班)、許常德(1983年參加詩組)……等作家口述稿,以及陸神父、郭芳贄、黃英雄、許榮哲、楊友信、莊華堂、陳謙、凌明玉、陳雪鳳、朱宥勳、歷任總幹事……等互動頻繁之寫作會重要成員的口述稿,唯實因人數太多, 不得不消減,最後共輯錄了十九位。其餘有早期成員如夏祖麗、趙可式、朱廣平、傅佩榮……等的回憶,和中生代、新世代作家均各為一輯,白日凌明玉帶領多年的婦女寫作班成員也另作一輯,再加上多年精彩的各式活動照片、寫作會五十年大事記、近六年文學獎得獎作品紀錄等,真的是琳瑯滿目,詳細地記載了耕莘過去的點滴和輝光。即使如此,它也無以呈現寫作會五十年真實的全貌。
  最後兩冊文叢是《葉紅女性詩獎精選集(2006~2015)》(陳謙、顏艾琳主編)和《你是我的寶貝―陸達誠神父口述史》(Killer編撰),前者是自2006年迄2015年舉辦了十年的「葉紅女性詩獎」得獎作品的精選,其形式和內涵所呈現女性詩特質,絕對迥異於男性詩人,足供世界另一半人口重予審視和反省。後者是寫作會大家長陸達誠神父口述史的增補修訂版,原書名《誤闖台灣藝文海域的神父》(2009),此回以「你是我的寶貝」重新命名,此與世俗情愛或父母子女親情無涉,而是更精神意義、完全無我、出於近乎宗教情懷的一種人對人的關照和親近,這正是自當年創辦人張志宏神父所承繼下來的一種情操和付出。

◇結語
  
近十年,耕莘的青年寫作者人數激增,光這六年,獲得全台各大文學獎的作品超過一百六十件(可參看《你永遠都在―耕莘50 紀念文集》的附錄〈近六年(2010-2015)文學獎得獎紀錄〉), 七年級八年級許多重要作者都曾涉足耕莘。這是小說家許榮哲、李儀婷伉儷與時俱進、經營網路、月月批鬥會、透過寒假十一屆「搶救文壇新秀再作戰文藝營」及暑期六屆「高中生文學鐵人營」的辛勤引領,耕莘文教基金會在背後默默支持,乃能培養出無數戰鬥力十足的新人,積累出驚人的輝煌戰果。而榮哲說:「沒有耕莘,如夢一場」,他說的,絕不只他一人,而是一大票人。然而寫作會所以能走上五十載文學之火的傳承之路,卻是從一位一眼近瞎一眼弱視的耶穌會士偶然的文學之夢開始的。
  常常穿梭百花園中的人,心中也會自開一朵花,坐在千萬盞燈火裡獲得溫暖的人,心底理應也自燃了一盞燈,「人不耕莘枉少年」(楊宗翰),指的就是一群浸染了一些文學氣息、走出耕莘後,自開了一朵花、自點了一盞燈之人,不論他/她寫作或不寫作。

簡介

1977年,耕莘寫作會研究班成立。無數文人作家於此談藝論文、耕耘一畝畝文學田,經過五十個寒暑,而今,正是藝穗飽滿豐收的金慶時節。
  本書為耕莘寫作會作品集,集結楊昌年老師多年於寫作班栽培、交流的當代文壇新秀,題材多元,有小說、散文、詩等創作形式。如:夏婉雲〈想我三芝的父〉、〈花蓮是一個聲音〉;蕭正儀〈遺忘〉;凌明玉〈對窗〉;於淑雯〈玻璃〉;楊宗翰〈給時間〉、〈生活的罅隙〉......等。

作者簡介

主編/許春風
對文壇盛會避之惟恐不及的幽靈人口,是個人出版工作室的(文字、美術)雜役,作家簡媜有另一種說法叫做「多功能處理機」。

目錄

【總序一】眾神的花園/陸達誠
【總序二】文學的因緣與際會/白靈
【本集序】卅年種樹見繁英 我與耕莘寫作會/楊昌年

☆莊華堂
等在季節裡的容顏

☆夏婉雲
想我三芝的父/花蓮是一個聲音/父親的陂塘

☆羅任玲 
雪色/雨鹿/明日的居所

☆羅位育 
出息男人/請愛用禱告

☆林黛嫚 
美麗的童話

☆林滋渝 
愛戀

☆楊麗玲 
蝸牛剋星,我是?

☆蕭正儀 
遺忘

☆凌明玉 
對窗

☆楊宗翰 
生活的罅隙─與卡夫卡〈蛇女士〉對望/有霧─林美山記事/給時間
妳可想像

☆鍾正道 
殺手

☆於淑雯 
玻璃

☆陳瑪君 
因為有妳

☆吳易芹 
喧嘩的殘像

☆包垂螢 
過生日

☆劉思坊 
習慣性潮濕

☆曾馨霈 
甬道

☆許芳慈 
首席畫者

☆王惠盈 


☆奇魯 
踏浪

☆許春風 
界線─讀一部傷痕美學氣質的《德語課》

☆朱天 
孤姑/逆母/星語

☆馬千惠 
中國式快餐/魔幻是這樣的

☆藍曉鹿 
在世界書香日說書

☆林雪香 
動畫《茉莉人生 Persepolis》教我們的事

☆古煦清 
晉江街的路邊食堂/過期/我願意為你焚舟

☆白千翌 
刀人

☆王詩儀 
風吹/殘/嘉年華/輪

編輯後記/許春風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