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網路書店
- 旅遊
彌漫在秋光裡的法國香頌──旅遊文學集
- 作者 /
楓子
- 出版社 /
釀出版(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1
- ISBN /
9789864450688
- 定價 /
NT$
300
- 優惠價 / NT$
270
去找尋
去體驗
去分享
楓子所感受到的快樂
我的人生理想是一半時間在書房,一半時間在路上。
讀書可以使我獲知世界上那些不能抵達的地方的人和事。
行路則使我得以親身去驗證那些從書本裡獲悉的知識和經驗,感知生命中最鮮活最生動的點滴事件。
本書特色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名人推薦
行走於書裡書外
楓子囑我為她即將出版的新書寫一個導讀。「由你來寫是最合適的,」她說,「所有這些文章都是在我們的共同見證下誕生的,也是一段我們共有的美好回憶。」正是這句話打動了猶豫再三的我。是的,作為該書內文的第一位讀者和編輯,我應該寫點什麼,讓讀者更好地瞭解楓子和她的書。
我與楓子相識的日子不短了,越來越覺得她是一個極為真誠、熱情而又富於浪漫情懷的人,一個孜孜不倦地追求心靈成長的年輕作家。對於充溢著精神性的美好文字,她有著一種近乎執拗的虔誠。這種虔誠引領著楓子行走於書裡書外,去拜謁一座座文化、思想的聖殿,與此同時,也拿起筆,一字一句地構築著屬於自己的精神之塔。
本書中的十九篇文章其實是楓子擔任加拿大文化雜誌《此時此刻》專欄作者時的作品結集。專欄名稱叫「讀書行路」,是楓子擬定的,誠如她在〈莎士比亞書店〉一文中所說:
這個欄目的名稱寓意著我的人生理想:一半時間在書房,一半時間在路上。讀書、旅行,是我生命中最快樂的事情。讀書可以使我獲知世界上那些不能抵達的地方的人和事,讓我的視野更廣闊,心胸更包容,豐富智慧上和道德上的想像力。而行路則使我得以親身去驗證那些從書本裡獲悉的知識和經驗,感知生命中最鮮活最生動的點滴事件;而反過來那些親身獲得的經驗又會促使我去閱讀更多相關的書籍以尋找堅實的理論依據……樂此不疲。
讀書行路,這是楓子(我相信也是任何人)精神成長的路徑。讀書能夠開啟一個個嶄新的世界,而行路,又將書裡與書外、理想與現實連接在一起。毋寧說,當我們人在書房,心靈已經在路上,去到無遠弗屆的地方,任意翱翔。正是自由不拘的心靈,使楓子的文章有了一種隨意、流暢、變幻的特點,不同的閱讀、拜訪,帶給她不同的感受,心由境生,意隨筆到,於是她的文字時而深沉蘊藉,時而輕快活潑,時而像春花般明媚,時而似秋雨般濁重。讀書與行路,在她的筆下又是相互交織,綿密一體的。書中大部分文章,既不是傳統的遊記,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書評或讀後感,而是書裡書外兩個世界交相呼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坐在花神咖啡館,品味著《女賓》裡薩特與波伏娃的驚世愛情;讀了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就一路追尋到他的家鄉貢布雷小鎮……楓子用自己細膩的心靈感受力、豐富的思維想像力連綴起這兩個世界,遊走其間,興味盎然,也將閱讀和行走的快樂,通過她的文字傳遞給我們。
楓子無比深摯地熱愛和眷念著歐洲文化,它的文學、音樂、建築、繪畫……滋養著她,豐富著她的心靈。那塊古老的土地既是她的精神培養基,也是她心心所向、夢魂所系。本書中的十九篇文章,大部分都是關於歐洲文化的,而其中,介紹法國文化的更是占了大半。本書最後定名為《彌漫在秋光裡的法國香頌》,我想也是因為那流淌其間的法式浪漫,最能代表楓子的文風並體現全書的意境之故吧。法國可以說是楓子的心靈故鄉,許多人讀了她的文章,都以為作者必定長期在法國生活過,因為她筆下的法國,是那樣的親切稔熟,老舊的左岸香頌,巴黎的陳情往事,還有那些咖啡廳、博物館抑或長眠著名流佳士的墓園,都可以如數家珍般地娓娓道來。當楓子告訴我她迄今為止只去過兩次法國,加起來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我真覺得難以置信。
不過,深入一想,又覺得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楓子生活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在這塊與歐洲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土地上,她時時處處都在感受著歐洲的風韻,經受著歐風美雨的濡染。魁北克是曾經的「新法蘭西」,而她居住的蒙特利爾,是世界第二大法語城市,號稱美洲「小巴黎」。與法蘭西一脈相承的文化精神,每天都躍動在她的視野裡,滲透於她的生活中,並化為筆下濃濃的法式情懷。她與歐洲的距離看似遙遠,其實很親很近。
不過,也正是因為本書作者生活在加拿大,所以看待事物往往有著不同的視角,並在很多文章中都留下了北美生活的印記。例如〈到左岸咖啡館朝聖〉中,她將北美色彩斑斕的馬賽克文化與具有深厚歷史蘊含的法國文化進行比較;〈到百老匯看音樂劇〉中,專門提及歌劇《巴黎聖母院》中第一男主角扮演者是來自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展示一個城市的靈魂〉中,開首就提到「蒙特利爾國際藝術電影節」,並不忘在最後借受訪人之口誇獎蒙城是「一座很年輕很藝術的城市」。當然,作者還有很多特別的感受,也是不為亞洲讀者所瞭解的。比如〈歐洲一年〉中,楓子的願望是盼著孩子年滿十二歲,那樣她就可以隨意去聽音樂會了,因為加拿大的法律規定,十二歲以下的孩子不可以獨自在家,等等等等。這些內容,相信對於喜愛和希望瞭解北美文化與生活的讀者也會有所助益。
本書的篇目次序經過刻意安排,與在專欄刊登時並不完全一樣。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全書是以時間為經線來展開的,首篇〈歐洲一年〉,是作者理想中的「一年讀書行路計畫」,接下來,隨著時間、季候的遞進,依次展開一段段心靈之旅,以海外生活中培養的獨特視角,遊歷亞歐美時採擷的鮮活經歷,將生活、書籍、藝術、文化裡各樣的點滴資訊融匯交揉,附上自己的思考與詰問,成就一篇篇滲透著思想和智慧光芒的優美小文。而末篇〈莎士比亞書店〉,又可看作是對全書的一個總結和回顧。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楓子寫道:
我享受讀書,耽於讀書帶來的幸福。……得益於這一年半的專欄寫作,使我可以靜心讀書,在閱讀中享受那份與作者交流時身體的孤獨。那些智慧的語言把靈魂的生命向我敞開,被這樣的文字滋養時,我覺得自己變得又謙卑又富有,又多愁又幸福。所以我一直認為生活中最快樂的日子,就是在我讀書寫作的那些時候。
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彌漫在秋光裡的法國香頌》吧,去找尋、去體驗、去分享楓子所感受到的快樂―在字裡行間,在書裡書外。
林 錦
加拿大蒙特利爾文化雜誌《此時此刻》主編
簡介
有人說,最理想的生活就是,一半時間在路上,一半時間在書房。這也是作者的人生理想和信條。本書中的十九篇文章是作者以海外生活中培養的獨特視角,遊歷亞歐美時採擷的鮮活經歷,將生活、書籍、藝術、文化裡各樣的點滴資訊融匯交揉,附上自己的思考與詰問,訴諸筆端的是一篇篇滲透著思想和智慧光芒的優美小文。
作者簡介
楓子
加籍華人女作家,現居加拿大蒙特利爾。迷戀文字、藝術、旅行。著有《那一城楓紅楓綠——生活在加拿大的法裔社會裡》。
目錄
行走於書裡書外/林錦
1.歐洲一年
A Year In Europe
2.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3.海明威的那片海
That Sea as per Hemingway
4.春天裡的紀念―寫在芭蕾舞劇《春之祭》問世一百周年
“The Rite of Spring” Remembered
5.美妙五月的早晨
That Wonderful Morning in May
6.到南部去,去普羅旺斯
To the South, to Provence
7.海狸的愛情
Simone de Beauvoir and Satre
8.追尋普魯斯特的似水年華
In Search of Marcel Proust's Lost Time
9.吉維尼的暢想
Chasing Monet in Giverny
10.彌漫在秋光裡的法國香頌
Chansons in Autumn Lights
11.深愛如海―寫在Remembrance Day
A Love Deep as the Sea -- Written on the Remembrance Day
12.那一抹霧濛濛的「呼愁」―讀《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
Reading Pamuk’s “Istanbul: Memories and the City”
13.展出一個城市的靈魂―紀錄片《伊斯坦布爾收藏》觀後
The Soul of a City Unveiled: Watching “Istanbul Collecting”
14.純真的和感傷的愛情―讀奧爾汗‧帕穆克小說《純真博物館》
Love: Innocent and Sentimental
15.到百老匯看音樂劇
Enjoying Musicals on Broadway
16.巴黎石板路上的Je t’aime
“Je t’aime” Upon the Stone Pavement of Paris
17.瞬間與永恆―與王日昇博士探討音樂的特質
Instant and Eternity - Dialogue with Dr. Wang on the Essence of Music
18.到左岸咖啡館朝聖
Left Bank Cafés Visited
19.莎士比亞書店
Shakespeare and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