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

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

  • 作者 / 安奎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5-11
  • ISBN / 9789869212786
  • 定價 / NT$ 430
  • 優惠價 / NT$ 387
  有0人評分    分享:
  按讚:


國際權威──安奎博士,投身虎頭蜂研究長達40年!
淺顯易懂,收錄251張圖表,認識虎頭蜂的第一本書!

你知道虎頭蜂吃肉也喝水嗎?
你知道虎頭蜂是蜜蜂的天敵嗎?
虎頭蜂在身邊打轉時,切忌急速奔跑?
虎頭蜂攻擊時,站著不動或就地臥倒?


本書特色

1.臺灣第一本虎頭蜂專書。
2.國際權威──安奎博士,投身虎頭蜂研究長達40年!
3.淺顯易懂,收錄251張圖表。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相關影片

與虎頭蜂共舞-戳虎頭蜂的蜂窩

與虎頭蜂共舞 -黃腳虎頭蜂餵飼幼蟲

與虎頭蜂共舞-中華大虎頭蜂獵捕蜜蜂

名人推薦

人類與虎頭蜂可以達到和諧共舞/長榮大學前校長 陳錦生
虎頭蜂屬胡蜂科昆蟲,為臺灣常見危害蜜蜂和人類的害蟲,同時也是民俗文化(包括蜂療、藥酒、入神等)相關的昆蟲。在許多害蟲當中,虎頭蜂可說是最常登上媒體的新聞昆蟲。只要在中文網路上隨便Google一下,就可找到約3000則相關的新聞。其中大多為某某地區虎頭蜂螯人危害、消防隊或捕蜂達人如何摘除蜂巢的英勇記錄。最近的一則新聞,則是有關烘焙業者竟然開發出「虎頭蜂月餅」,在月餅外皮上放上一整隻油炸過後的虎頭蜂,蜂蛹則當成內餡販售,看起來就很有新聞性。雖然虎頭蜂和我們息息相關,但大多數人對其種類、生態習性、防治方法等知識卻非常匱乏,這也是牠之所以成為新聞寵兒的原因。
臺灣學術界研究虎頭蜂的學者不多,而一般大眾對虎頭蜂的瞭解亦僅止於報章雜誌的片段知識。虎頭蜂的防治,除了消防隊、專業捕蜂人外,一般學界甚少涉獵實務。而實務界則常常是師徒制的傳授各自獨門方法,有時變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況,反而使當事人涉入險境而不知。有鑒於此,筆者在安排坊間「病媒防治專業人員訓練」課程時,亦曾加入虎頭蜂的專題,但遇到的困難則是找不到好的教材可以使用。
安奎教授以其多年研究蜜蜂之餘,亦涉獵虎頭蜂的研究,完成這本既通俗又學術的大作《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其內容包羅甚廣,包括生態、分類、防除及預防、虎頭蜂與人類的關係等方面。其文筆流暢,深入淺出,蒐集資料之豐,加上自己多年的實務經驗,讀之令人欲罷不能。沒有一般學術論著的枯燥無味,可說是通俗科學的佳作,也可以做為學術界和實務界一起來研究虎頭蜂的主要參考。
蒙安教授厚愛,在本書付梓之前,得以先睹為快。欣見本書之出版,將有助於大家對虎頭蜂之瞭解。希望有一天正如本書所言,人類與虎頭蜂可以達到和諧共舞的境界。

長榮大學前校長
生物科技系講座教授
陳錦生
2014年9月15日


何序/國立臺灣大學榮譽教授 何鎧光
人類對於虎頭蜂之評價可謂「毀譽參半」。虎頭蜂具強烈之捕食性,在自然界,清除多種農林害蟲,幫助人類降低經濟損失;尤其虎頭蜂體內所含之蜂毒,為醫藥研究之珍貴材料,此為牠的有益之處。但其捕食習性,亦常捕食益蟲,蜜蜂即為一例。因此,臺灣的蜂農視虎頭蜂為蜜蜂之重大敵害。虎頭蜂具領域行為(Territorial behavior),當被其他動物(包括人類)騷擾後,會群起而攻之。被螫後,輕者痛楚不堪,會引起過敏反應,嚴重者可喪命,令人「談虎色變」,這是他的害處。
國立臺灣博物館前館長安奎博士,鑽研蜜蜂學四十餘年,與蜜蜂關係密切之虎頭蜂,當然涉獵亦深。今就其自身之經驗,及彙整所收集之資料,钜細靡遺,書就《與虎頭蜂共舞──安奎的虎頭蜂研究手札》。全書約九萬字,照片237幀。內容精彩,文字生動,極具應用價值,是不可多得的參考書。特於鄭重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榮譽教授
何鎧光
2014年9月24日

簡介

臺灣每年都發生虎頭蜂螫人事件,為甚麼虎頭蜂要螫人呢?

基本上,虎頭蜂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會主動攻擊人們。只有受到騷擾或攻擊時,為了防禦才攻擊,只要盡速離開牠們的防禦範圍,虎頭蜂就會鳴金收兵。
本書帶領讀者認識臺灣七種虎頭蜂,教您辨識虎頭蜂的攻擊行為,人們誤闖虎頭蜂的防禦範圍時,要如何因應才能避免被蜂螫?此外,詳細介紹被虎頭蜂或其他蜂類螫傷後的緊急處理方式,運用手邊的工具或野外的植物來正確的處理傷口,可以舒緩痛苦和減少傷亡。並解說用寶特瓶製作簡易虎頭蜂誘集器、誘餌的配方及防除虎頭蜂的12種方法。
作者與虎頭蜂共舞四十多年經驗,與讀者分享。期盼虎頭蜂螫人傷亡事件減少,並呼籲「學習與虎頭蜂和諧共舞」。

作者簡介

安奎 博士
Dr. James k. An

現任
逢甲大學兼任教授
明新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臺灣養蜂協會顧問
臺灣蜜蜂與蜂產品學會監事

簡歷
1944年生,河南杞縣人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所學士、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農研所國家博士
教育部博士後研究公費留考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SA 博士後研究
Smithsonian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USA 訪問學者
Leicester University, UK 訪問學者
駐馬拉威共和國農技團團長
駐史瓦濟蘭王國農技團團長
國立臺灣博物館聘任館長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系兼任教授

著作
部編大學用書「養蜂學」

榮譽
中國文化大學傑出校友
中國視聽學會優良視聽人員個人黃帶獎
“Honorary Certificate” b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operatives, The Kingdom of Swaziland

目錄

推薦序 人類與虎頭蜂可以達到和諧共舞/長榮大學前校長 陳錦生
推薦序 認識臺灣虎頭蜂的一本好書/日本茨城大學名譽教授 山根爽一
推薦序 近距離看虎頭蜂/行政院農委會林試所前所長 金恆鑣
推薦序 何序/國立臺灣大學榮譽教授 何鎧光
推薦序 周序/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 周延鑫
推薦序 路序/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教授兼主任 路光暉
自序

Chapter 1 與虎頭蜂的一段情
1.1 與虎頭蜂結緣
1.2 被虎頭蜂追著跑
1.3 虎頭蜂的相關舊聞
1.4 嚴重的虎頭蜂螫人事件
1.5 拜訪虎頭蜂養殖場
1.6 虎頭蜂螫的滋味
1.7 戳虎頭蜂的蜂巢

Chapter 2 虎頭蜂的祕密
2.1 虎頭蜂的親戚
2.2 虎頭蜂的真面目
2.3 蜂類的螫針
2.4 神奇的蜂毒
2.5 虎頭蜂群的一年
2.6 虎頭蜂的採集物
2.7 虎頭蜂的行為
2.8 虎頭蜂獵捕蜜蜂
2.9 臺灣的七種虎頭蜂

Chapter 3 虎頭蜂的防除
3.1 日本製的虎頭蜂防護衣
3.2 摘除社區的虎頭蜂巢
3.3 研發虎頭蜂誘集器
3.4 虎頭蜂的防除方法

Chapter 4 蜂螫的預防及處理
4.1 蜂螫的痛
4.2 遇到虎頭蜂怎麼辦
4.3 蜂螫的處理
4.4 蜂螫預防的推廣

Chapter 5 虎頭蜂與人類
5.1 虎頭蜂與人類的關係
5.2 虎頭蜂螫人事件的省思
5.3 與虎頭蜂和諧共舞

附錄
謝辭


最新評論

會員評鑑等級 我要寫評鑑

無。

無。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