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意識的代價(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2016-02-17 at 10:07   發表人:Julin
神的載體

神的載體

  • 作者 / 游善鈞
  • 出版社 / 要有光(秀威資訊)
  • 出版日期 / 2016-02
  • ISBN / 9789868951655
  • 定價 / NT$ 300
  • 優惠價 / NT$ 270
分享:
  

每坪百萬起跳的豪宅內,發生了一起命案,不僅駭人聽聞的手法,與二○
二○年前的「蛇蛻事件」如出一轍,女性死者兒子的未婚妻,居然還是當
年大難不死的十一歲女童,無獨有偶,就在豪宅命案隔天,1109紀念公
園裡出現另一具死於相同手法的男屍。

儘管是接連發生在二○三○年的幾起命案,但由於實在無法不和十年前的
「蛇蛻事件」做聯想,連同吳浩鋒警官在內的幾名檢警小組成員,因此再
次集結,並依據當年的經驗展開偵查,不過,讓吳警官很不以為然的是,
警用科技研發所(科發所)、甚至是『人工智慧』的介入,因為他始終覺得
“人心並沒有那麼簡單”。

或許正是為了讓讀者察覺人性的複雜面,閱讀的過程中,舉止言談也好、
內心獨白也罷,多少都能感受到,作者對人物角色情感意識的細膩描寫,
同時,從無論是名為〔Forest Friend〕的交友APP,抑或是人工智慧的
體現〔Eva〕,都窺見了科技及(潛)意識結合、人體與意識分離的可能性
(包含爭議)。

事實上,關於這個議題,作者並不是沒有自己的設想和答案,以此延伸出
貫穿《神的載體》的情節發展的主要脈絡,也不像是在爭取讀者的認同,
除了運用這些元素,巧妙地強化懸疑的氛圍外,更多時候,像在引導讀者
進行深入的探索思考。

融入當前的時代背景,佐以個性(特色)鮮明的人物,《神的載體》讀起來
帶點熟悉感卻更具新意,循著犯罪事件、朝破案解謎的方向發展,乍看是
不折不扣的推理小說,然而,藉由科技這個媒介,卻又讓人感受到神話、
科幻等充滿想像力的色彩。

從驚駭的命案出發,連結到科發所的科技運用,再由這個點,透過所謂的
『人工智慧』,延伸到潛意識及人性的探討,儘管最後對於謎團的剖析,
陳述上似乎稍嫌倉促(可能是自己的理解速度不夠快),但出乎意料的結局
發展,仍舊使人有意猶未盡的感受。

只不過,真相並未讓人因為謎底揭曉而感到雀躍,反倒有著無限的感概,
關於書裡強烈的情感意識所付出的代價,儘管這也是身為人類最珍貴的,
倘若不管是愛、恨、情或仇,在分寸拿捏上能夠收回來一些些,或許就不
會造就憾事而是更圓滿的結果。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沒有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