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內的各個章節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給人多變的閱讀感受。 理性的部分描述得很寫實,也把感性的情感表達得十分深刻動人。 但更令人佩服的是,在一個案件中分成的兩邊世界,互相補述的剛好融洽。 整個故事也很符合四個章節標題「因Hetu」、「緣Paticca」、「業Kamma」、「報Vipaka」。 原本看似不一樣的事件,最後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默默的把所有線綁在一起,而不像其他推理小說:所有的線索皆有連貫性。 這反而讓閱讀時多了跳脫的趣味性,讓讀者也可以參與其中,思考著每件事之間的關連性及犯案過程的可能性。 小說內的故事似乎只會默默地埋在社會另一面,但仔細想想,它們其實就像四神湯一樣地貼近生活,而且近的超乎我們想像。 就像光照下來一定會產生影子一樣,黑暗和光明都是一體的,而且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書中的內容把社會的灰色地帶描寫得很令人印象深刻。 《詭辯》就是這樣反應現實社會的黑暗面,引人深思。
登入會員回應本文
我愛你,但不適合在一起
2015/11/27
小子白
著名銀行家陳光甫與《民初旅行見聞》
2015/03/25
蔡登山
科技始終考驗著人性
2016/05/24
李肯特
在巷弄裡傾聽感情世界的起伏
2015/11/13
Roy
是非江湖恩怨多,英雄兒女惹情長
2016/01/07
Irene
更多文章